一般来说,比较长的诗歌大概都有一段本事,即故事,就是发生了什么。这首诗的故事很简单:一个即将要结婚的女子一天早上突然接到马伯勒公爵亲笔写给她的一封信,她的未婚夫(叫Hartwell爵士)在战场上阵亡。读完这个噩耗后,她吩咐给送信的人一些吃的,然后自己走进了自家的后花园,回忆起了他们浪漫的恋爱情景以及她现在的处境。
值得一提的是,故事的交代并非是一上来就开始的,而是接近诗的尾声才出现。读者读到的先是她的心情,慢慢才知道她的心情是由她的痛苦引发的。换句话说,叙事的手法不是按照时间顺序的线形走向,而是倒叙,这是欧洲19世纪之后现代主义诗歌及其他文学体裁惯用的手法,它使作品中的意象更加迷离和丰富。
诗是什么?诗的主要功能是抒发情感,这首诗中的“故事”并不重要,它只是提供了一个悲剧框架而已;重要的是女主人公面对突发事件的内心反应和她的情感变化。而且我们也看到,诗歌的大部分篇幅的确在描绘她的感受,似乎她在花园里独自上演着一出独角戏。时间顺序上的非逻辑性也正是为了突出女子的内心活动,为了给她的内心情感提供一个充分流露的空间,并给读者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女子在花园中为我们呈现出的是一个怎样的情感世界呢?是痛苦。但她的痛苦是以诗的语言表现出的痛苦,不是散文形式。若用白话的形式表现就很简单,可以说:某天清晨她得知未婚夫战死在沙场,于是她结婚的梦想突然幻灭,所以陷入极大的痛苦之中。
这不仅是逻辑的语言,逻辑的顺序,也是一种直白的不能给人留下任何深刻印象,在情感上无法打动人的叙事方式。这首诗不同,它看重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主人公的感受,譬如悲剧的现实与欢快的过去的对比,未婚夫之死给她精神及未来生活带来的影响等等。而她内心的活动也不是以直白的语言道出,而是以种种具体而微的意象烘托出来的,直到最后达到高潮,让她喊出了抗议的最强音:能够让我从“模式”中解脱出来的人死了,在战争这个“模式”中死了。天啊,“模式”到底是什么?
在诗的一开始,我们看到的是欢快:美丽花园里姹紫嫣红;女主人公的服饰华美艳丽,长裙曳地,但这种种美丽的景象都因她未婚夫的突然死亡而变得让她窒息、痛苦起来。她蓦地觉得她长裙里的紧身胸衣(whalebone and brocade)箍得她透不过个个人为的“模式”,让她从身体和心理上都感到不自在,不舒服:
Not a softness anywhere about me.
Only whalebone and brocade.
接着,她内心的痛苦愈演愈烈,乃至要从窒息她的“模式”中挣脱出去:For.my pas-sion/Wars against the stiff brocade.(我的情感与僵硬的锦缎长裙进行争斗。)然后在第三段里,她责问:身着漂亮的锦缎长袍是怎样的一种夏天啊!(What is Summer in afine brocaded gown!)倘若她把内心悲痛和“控诉”仅仅限于她自己的小悲伤,小天地,恐怕也就失去了文学作品的普世价值;主人公从自己的亲身感受进而联想到了更大的“模式”,联想到了战争,那不也是一种人为的“模式”,残酷地夺去并正在夺走许多年轻人的生命吗?
女主人公的联想又激发起了读者的联想,既然战争也是一种模式,那么一切非自然的、对人加以束缚的体制和现象,不都是摧残人性自由发展的模式吗?我们所有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是都是所谓“模式”的牺牲品呢?
我们越往下读,越发觉得这首诗的每一个细微的小部分都和“模式”这一主题有机地联系了起来,在这连接的过程中,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变化也变得越来越清晰,她的思考也越来越邈远深刻,具有了普遍意义。
这就是诗歌的细节或象征对读者的思维和情感所起到的一种特殊的作用,它留给我们的不是空洞的说教或口号,而是一系列的意象——花园小径、花圃、裙子的紧身褡、锦缎、纽扣、花边、被漂亮的服装紧紧裹住身体的女人……这些意象合力组合成了一个主题,让我们感受到人为之物对自然人性的束缚和摧残。由于它们打动了我们的情感并激发了我们的想象力,便使我们印象深刻,久久不忘。
还有批评家说,这首诗隐晦地说出了作者想要突破传统诗歌创作的束缚,开辟蹊径的愿望。当然这也是可能的。诗歌诉诸于感性,而感性是自由驰骋的,如何理解和感受一首诗,一部小说,完全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不必人云亦云。
最后顺便说一下,意象派是现代英美诗歌中的一个流派,是美国新诗运动中最早、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派别。它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其目的是使诗歌摆脱浪漫主义的感伤情调和无病呻吟,力求使诗具有艺术的凝练和客观性;文字要简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