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变废为宝 自我改造
盖,本义是指用芦苇或茅草编成的覆盖物,这里做发语词,也有人称之为“提起连词”,没有实际意义。这种用法我们在中学学习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一句时老师曾经讲过。现在的普通话不这么用了,但在某些地方的方言中仍作为发语词使用。
此,左边是一只脚,右边是一个人,意思是脚踩在别人身上,为“跳”的本字,原表示“踩、踏”,后来用做指示代词,指“这、这个”——哪个?就是脚底下踩的“这个”。
这两句的意思是:人的肉身躯壳是由“四大”组成,人的思想道德要以“五常”为规范。
四大皆空
《千字文》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线的,基本没有佛家的东西,但这里出现了个“四大”,明显是从佛家那里搬来的嘛!
“四大”的概念虽然是由印度的佛教传人中国的,但并不是佛教首创。在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左右,古印度学者卡皮拉提出世界是由“地、水、火、风、气”五大元素构成的,这和我国古代认为物质世界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形态构成的“五行之说”相类似。大约一个世纪后,佛教兴起,借用了卡皮拉的这个说法,但也不好意思照抄照搬,就把“气”舍弃了,把“地、水、火、风”作为构成物质世界的四大要素。
其实,正常情况下,《千字文》的作者周兴嗣应该写“五大”而不是“四大”,因为在中国,佛教的“四大”远不如我们老祖宗原创的“五行”容易理解和深入人心。那么老周为什么不写“五大”呢?
原因很简单:条件所限。皇帝要求用一千个不重复的字,这里把“五”用上了,那紧接着的“五常”怎么办?不能减少“一常”变成“四常”吧?而把“五大”写成“四大”,既避免了重复,还能顺便卖个乖、讨个巧:皇帝萧衍不是醉心于佛教吗?我老周虽然是儒家的人,但对佛教也不是一窍不通,你看,佛教的“四大”我都知道!
佛教的“四大”理论传人中国后,也被中医医籍所引用,比如和周兴嗣同时代的隐士陶弘景的《补阙肘后百一方》,这是对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进行修订增补而成的医书。肘后备急,意思就是说放在旁边,急用的时候随手就能拿到。陶弘景是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佛教和儒学也很精通。在该书序言中,他写道:“《佛经》云,人用四大成身,一大辄有一百一病,是故深宜自想,上自通人,下达众庶,莫不各加缮写,而究括之。”这句话出自《佛说医经》和《智度论》,意思是说“四大”不调会引起404种病,那么“一大”不调便引起101种病,所以陶弘景才故意凑了八个中医药方。看来,用他这本书,只能治疗“一大”不调所导致的疾病,其他“三大”还治不了。后来,很多医学家尝试着将“四大”理论与“五行”理论结合起来,如唐代的孙思邈、明朱清初的喻昌等。
佛教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卣“四大”构成的,因缘聚合则生,因缘分散即灭,而人体生病的根本原因是“四大”不调。如果构成你身体的“四大”处于平衡协调的状态,那你就会生龙活虎、爬上跳下、东跑西颠,干什么都舒坦得很!如果“四大”不调,那你就惨了,整天病病怏怏的,“浑身肚子疼”,“满头牙疼”,哪儿都不舒服!如果“四大”不调到一定程度,那你就要俩爪抱脑袋——玩(完)蛋了。到了那时候,构成你身体的“四大”因为意识的毁灭而不再属于你自己,真的是“四大皆空”了。
千万不要误解,这样解释“四大皆空”并不符合佛教原意。“四大皆空”在佛学中应为“四大本空”,《佛学常见辞汇》是这样解释的:“四大是地、水、火、风,为一切万法的原素,一切万法均由此四大合成,四大分散,万法即归于坏灭,四大所成的一切法,没有真实的自体,所以说四大本空。”
“四大本空”的思想在《圆觉经》中有具体表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恒作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于火,动转归于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
《圆觉经》中的这段表述,南北朝时的僧肇曾用一句话将其概括:“四大元无主,五阴本来空。”意思是说我们的身体虽然是由“四大”构成的,构成的这个东西叫做“我”,但实际上这“四大”是经常变化的,最后尘归尘土归土,四大就没有主体了,这就是所谓“无我”。
既然都“四大本空”了,那我们要怎样做才有意义呢?佛教说要“离相见性”,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是说要舍弃表象,认清本性,不要心有所取、刻意强求,要自然、随缘,这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观点有点类似之处。
作为佛教的门外汉,在此胡乱解释“四大皆空”,真是自取其辱,大家姑妄听之吧。
五常为本
常,原指旗帜,《尚书?周书?君牙》中周穆王对大臣君牙说:你爷爷和你老爸“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太常”是什么东西呢?《孔传》解释说:“王之旌旗画日月日太常。”古代有大功的要写在太常旗上的,是对立功人员的一种精神奖励,其功效相当于现在的光荣榜或荣誉证书。古代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称太常寺,其主管官员称太常卿,位列九卿之首。
五常,有三种解释:
一是指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基本道德准则,像五面永远飘扬在灵魂深处的旗帜一样。
二是指五伦,即封建宗法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人伦关系。
三是指五行。
在“四大五常”这句里,用的是第一个意思,讲的是自身修养需要遵循的道德准则,后面的几句还要具体进行高标准严要求。
从化学成分上来看,人和垃圾没什么两样,除非你以“五常”为道德准则来进行自我改造,所以说“五常”是人之根本,是人区别于垃圾的标志。那么“五常”是谁规定的呢?为什么如此权威?
孔子曾提出仁、礼、孝、悌、忠、信、义、智、勇等道德准则,但他老人家并没有把这些准则进行归类汇总,这么多道德准则乱七八糟地摆在那里,让人有点无所适从。孟子一看,这哪行啊,就将其条理化,归纳为仁、义、礼、智作为道德的四项基本准则。《孟子?告子上》中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可以看出,孟子的理论是建立在人性本善的基础上的。仁、义、礼、智就是人的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的具体表征,孟子认为这些都是娘胎带来的,天生就有的,根本不用去考虑的。
五常中的“仁、义、礼、智”已经提出来了,“信”还没露面。孟子没怎么重视“信”,把它排除在思想基本准则之外,与孝、悌、忠辅助准则放一起了。
孟子虽然首先进行了“五常”的研制开发工作,但他只造出了个雏形,完整的“五常”概念是西汉的董仲舒提出来的,他在《天人对策》中说:“夫仁谊(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董仲舒还把五常与五行进行配对,纳入他的天人合一理论中去。
东汉后期,马融在其《论语注》中最先把三纲五常并提,封建纲纪和处理这种纲纪的伦理道德原则开始结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在隋唐以后,“三纲五常”的提法已经普及了。到了宋代,理学家朱熹将“三纲五常”这一伦理道德体系发展到了极至,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但朱老先生却在很多细节之处违背了自己制订的道德准则,成为“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典范,被政敌抓住小辫子告了黑状——这些我们在后面还会谈到。
一直以来,一提到“三纲五常”,我们脑袋里蹦出的念头肯定是反感和反对,是封建社会的糟粕、愚弄人民的工具、束缚思想的教条……根本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希望有新的道德准则将其替代,可惜,晚了,不可能了。几千年根深蒂固的思想难以在短期内完成改造,即使花很长时间、很大气力完成了表面的改造,也很难撼动文化的根基,而且会导致思维混乱、行为失控等得不偿失的社会反应,比如当前社会的物欲横流、道德沦丧、蔑视法律等思耳矣。”
展开
——月黑风高鱼在飞
江湖兄弟这一好文,以千字文为线索,将许多传统文化穿插起来,语气轻松活泼,符合现代潮流,上应天意,下合民心,真乃50年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力作也!一旦付梓刊印,定然洛阳纸贵!
——RELOCATION
要的就是思想、有主见、有分析,有一个字一个字刨根问底精神的趣解。
要的就是旁征的博引、口若悬河、普及文化,全是真凭实据的趣解。
要的就是古今中外事、上下五千年、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把零散的知识碎片联起来的趣解。
——一生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