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人事,远鬼神,敬天保民 已经认识到“天道靡常”,周初王室就不再像殷人的君王那样自信一切权力都是“受命于天”,而是非常理性地认为天道虽然存在,但是并不偏袒某朝某代君王。获得天命之“常”的保佑,取决于是否保民。“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梓材》“用康,保民,弘于天。”《康诰》敬天与保民不可分割,敬天的根本在于保民,保民也成为敬天的基础,成为得到上天保护的前提。其中隐含的以民为天的民本思想也彻底改变了天子对待百姓的态度:不再是高高在上君临一切的人间霸主,而是能够与民休戚与共的谦谦君子。在《尚书》中,经常可以看到王室对子弟的告诫。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在臣民面前保持谦卑的态度。不仅要谦卑,还要懂得人民的艰辛,“知稼穑之艰难”。如此,才有可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也能得到上天的青睐。但是,身居权力高位,做到爱民保民实非易事,而将保民传统世代相传更不容易。和其强烈的忧患意识相呼应,《尚书》中经常有“不知天命不易”的担忧和对后人的提醒:“我有周即受,我不敢知日:‘厥基永孚于休’。”“我亦不敢宁于上帝命,弗永远念天威。”《尚书·君夷》这里告诉后人的是,虽然上天将江山从殷人手中交给我们,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永远拥有天下。因此,千万不要陶醉在上天的保佑上而忘记天命的威严。周王室敬天保民教育可谓深谋远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