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如果父母在男生很小时不注意对他进行正确的性别教育,很有可能会影响他未来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
一位梁女士忧心忡忡地述说:“我儿子都5岁了,满口港台腔,说话嗲声嗲气,老是蹦出“嘛、啦、呀”这些语气词。我丈夫做生意,经常不在家,最近发现儿子喜欢撒娇,动不动就说一些十分女孩子气的话。”她很担心儿子这样下去会变成娘娘腔。无独有偶,一位何先生也表示,他的儿子性格欠刚强、不够独立,一遇到问题就哭鼻子流眼泪。
据有关资料显示,如今,在很多中小学中有近三成左右的男生有不同程度地缺乏“阳刚之气”,他们的打扮花里胡哨,说话细声细气,动作扭扭捏捏,性格文静柔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男生越来越多地成了“娘娘腔”,并且中性化形象大行其道。2006年,由上海东方卫视主办的《加油好男儿》全国演艺选秀过程中,那些外形阳刚硬气的选手纷纷落马,而“中性美男”却高歌猛进,硬是接连闯入“9强”“5强”。媒体的误导,商业的包装,乌合之众的嘈嚷下,很多人的审美标准正在被颠覆着,正在娱乐的狂欢中扭曲着自己的审视和认知。如果说女生的“野蛮”形象(比如,像男孩的李宇春在“超女”选秀中一炮走红)是社会的一种进步的话,那么,男生的“娘娘腔”形象恐怕没有那么乐观。
很多在幼儿园和中小学工作的老师说:“你只要到中小学校去看看,就能看到很多秀气文静的男孩,男生有不同程度女性化的倾向,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现象。”“有时想搞个活动,想选拔出一个像样的男孩子都难,现在的男孩子都怎么了?勇猛劲还不如女生。”一位高中学校的校长对这种现象也颇为担忧,他说,男孩子女性化的比例在逐年增大,初中、高中要比小学严重。这明显是性别教育缺失造成的。可怕的是,很多家庭,尤其是父亲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很多家长无原则地溺爱儿子,不让他干任何家务,不允许他顽皮捣蛋,家长都喜欢听话的孩子,老师也喜欢听话的孩子,在这种传统的“听话”教育中,不仅磨灭了男孩本应有的个性,还使他们的自信心受到重创,使得原有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受到严重的打击……前不久,就有报道称,一位学生因为有上课“乱发言”的“毛病”,在上海一重点中学上初中时被当作了“标准的差生”,受到了老师严厉的批评和指责。然而,在美国这种“毛病”却被称作“天才”而大受鼓励。美国的创新能力为何如此之强?据说,在美国,老师绝不会把听话当作学生的优点,他们甚至鼓励学生“恶作剧”,有些校园中还有专供学生“恶作剧”的场所,由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在科技领域的新发现中,美国科学家总是独占鳌头。我们不能把男生培养成一个听话的“娘娘腔”,要提早对他进行性别教育。
其实,男生的“阳刚之气”既是一种先天的气质因素,也是后天培养的结果。所以,当男生很小时就要有意识地在一些行为习惯上培养他的男子汉气概。要正确地引导和耐心地教育,引导男生参加体育运动,多参与家庭事务,多了解些“男子汉”的故事。当你的儿子乱发脾气或者动不动就哭时,不要一味指责“这样不对”、“再这样妈妈(或爸爸)就不要你了”,而应该告诉他“儿子,你已经长大了,要像个男子汉!”
在美国,凡是有孩子的家庭,几乎每个周末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斯密斯博士有4个孩子,他们都是从3岁开始参加体操训练,尤其是对两个儿子的要求更是严格。虽然那么小的年龄,学也学不到什么,无非是举举手弯弯腰什么的,但斯密斯博士从没让孩子缺席。当儿子长到四五岁时,又开始了足球训练,并且,在这个年龄段,在不同的季节,还安排了垒球、游泳、篮球等训练。他想从小培养儿子的顽强、韧性、胆量和责任心。
不要浪费男生先天的身体素质和智力,不要恶意破坏他们的天性和禀赋,让他们参与体育运动和集体活动,在活动中以及和周围人群的接触中让他逐渐找到自己的角色特点和性格特点,学会从男性的角度来思考和处理问题,懂得真正的“男子汉”应该做些什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