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转轨时期中国低收入家庭教育投资分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949417
  • 作      者:
    谷宏伟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谷宏伟  1975年出生于黑龙江省穆棱市,2007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研究领域: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
    先后在《中国人口科学》、《中国劳动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评论》、《财经问题研究》以及《经济学消息报》上发表多篇论文,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主讲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处于特定的转轨时期,在教育领域,由居民家庭承担的教育成本迅速上升,导致一些低收入家庭“因学致贫”,这是一种暂时贫困,一旦学生毕业之后所获得的工资不足以补偿前期所支付的各种成本,那么低收入家庭的暂时贫困就会长期化。<br>    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一直强调教育对提高个人收入的积极作用,而本书的分析间接地表明,教育对个人收入提高发挥作用是有条件的,如果没有良好的政府政策和市场环境,教育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已有的贫富差距。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章  “教育致贫”的含义和事实<br>    第二节  “教育致贫”的基本事实<br>    一、事买<br>    统计资料表明,中国城乡居民家庭在教育上的支出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已经分别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第二、第三位(《中国统计年鉴》,2007),农村家庭在满足了衣、食、住这些基本的生活需要之后,余下有近一半的支出都用在了教育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显示,教育费用持续攀升大大强化了居民的储蓄意愿,城乡居民家庭消费倾向也因教育而发生较大转变。2006年的农村住户调查表明,在2005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教育和医疗支出在全部生活消费支出中分别占11.6%和6.6%(见图2—2),教育在全部消费支出中列第三位(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6)。<br>    不过,上述调查还只是针对全国的一般情况,鉴于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收入差距日益拉大,因此具体到个别地区和阶层,家庭所负担的教育费用是极不相同的。来自吉林省农村调查队的调查表明,2003年吉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而农村人均教育消费支出增长25.8%。西安市城市调查队对1800户城市居民的调查也显示,过去五年,西安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约6·7%,教育支出却增长160%,教育费用支出增速远远超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能够负担子女教育费用且经济犹有余力的家庭竟不到两成。在西部农村,一个4口之家的贫困家庭就算有3个身强体壮的劳动力,一年的纯收入也供不起一个大学生(杨东平,2005)。2003年对湖南某县的调查发现,该县农民人均现金纯收入只有691元,扣除家庭必需的生产和生活费用以后,剩下来可用于支付教育费用的货币就极其有限了,所以每到新学期,许多父母不辞辛劳地四处奔波,或者到市场上出售农产品,或者到民间金融市场上去借贷,这种现象在有高中生的家庭中尤为突出。该县高中阶段每学期的教育费用大约在1400元,一年就是2800元;而一个三口之家全年的现金收入也就在2100元左右,就算全家人不吃不喝,将这些钱全用来供一个高中生读书也不够,何况2800元还没有包括学生自己的生活费和交通费等费用支出(刘纯阳,2005)。<br>    从教育的社会影响来看,教育的贫困或者缺乏加剧了现存社会和文化观念造成的不平等,给弱势群体雪上加霜。<br>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br>    一、研究背景<br>    二、主要理论框架<br>    三、内容安排与创新之处<br>    第二章  “教育致贫”的含义和事实<br>    第一节  “教育致贫”的含义<br>    一、教育<br>    二、贫困<br>    三、教育致贫<br>    第二节  “教育致贫”的基本事实<br>    一、事实<br>    二、计算<br>    三、实证:来自黑龙江省两个自然村的调查<br>    第三章  主要分析框架:人力资本理论<br>    第一节  人力资本理论的综述<br>    一、人力资本的内涵以及理论渊源<br>    二、人力资本投资的类型<br>    第二节  对学校教育的人力资本分析<br>    一、学校教育的特点<br>    二、学校教育收益<br>    三、学校教育的成本<br>    四、教育收益率的核算<br>    五、一些收益率的实证研究<br>    六、学校教育投资的供给和需求<br>    第四章  人力投资与“教育”致贫<br>    第一节  对教育收益率核算公式的进一步解读<br>    一、贴现率<br>    二、投资者的年龄<br>    三、收入增量<br>    四、教育成本<br>    五、其他因素<br>    第二节  “教育致贫”的成本因素<br>    一、教育的公共投资<br>    二、教育的私人成本<br>    三、信贷市场不完全<br>    第三节  “教育致贫”的收益因素<br>    一、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约束<br>    二、教育的数量与质量<br>    第四节  结论<br>    附录1  “教育致贫”的社会背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br>    附录2  贫困、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基于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四国Panel Data模型的分析<br>    第五章  教育信号投资过度与“教育致贫”<br>    第一节  “信号”模型简介<br>    一、简单的“发信号”模型<br>    二、“信号理论”的修正和扩展<br>    第二节  高校扩张的特征性事实<br>    一、高校扩张的几个特征性事实<br>    二、高校扩张对学生学习成本的影响<br>    第三节  高校扩张后的均衡分析<br>    一、高校扩张前的均衡<br>    二、高校扩张后的均衡<br>    三、一个数值例子<br>    第四节  结论<br>    第六章  “教育致贫”的主要后果<br>    第一节  家庭的两难选择<br>    一、模型<br>    二、中等教育发展“瓶颈”<br>    第二节  “教育致贫”的主要后果之一:童工<br>    一、童工的现状<br>    二、中等教育发展“瓶颈”:对童工问题的另一种解释<br>    三、结论<br>    附录3  对BV模型的说明及扩展:考虑教育成本的BV模型<br>    第七章  结语<br>    一、基本结论<br>    二、政策建议<br>    三、进一步研究的方向<br>    参考文献<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