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课中问——课中问的目的和意义
教育现象纷繁复杂,教育工作者需要一双慧眼、一对聪耳,不闭目塞听、不充耳不闻,才可以看到、听到真相和真言。拨开云雾见天日,知道现象的由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鉴别教育现象需要正确的判断;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众多选择性方案中选择最佳的方案,筛选教育行动方案需要正确的判断;教育行为是正确的还是失误的,教育效益是优良的还是低劣的,评估教育效果需要正确的判断,而这一切判断都是通过教师的“问”来实现。
愤、悱,才可以启、发。我能在课堂上察言观色,判断学生的学习情绪状态吗?饱满的情绪和郁闷的状态,我能一眼洞察吗?我在课堂上花费15分钟讲述成都的地理位置,而且讲解不清,是不是浪费学生时间?当学生需要给予思维点拨的时候,我包办代替,是不是有点“越位”?学生是“口能言”,我不给人说话的机会反而絮絮叨叨,是不是制造噪音?下课铃响了,我还喋喋不休,是不是很“唐僧”?
课中,这些问题要时刻萦绕在教师的心中,也即为“课中问”——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对课堂中发生的出乎意料的问题扪心自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
展开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要寻求并找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
课堂是艺术的天堂,这一园地应该百花齐放。一个教帅,要紧的不是忙着用这种教法去否定那种教法,不是证明多种教法的没道理,更不是糊里糊涂的照搬某种教法到自己的课堂上,不加任何改变就用。他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家魏书生
我的教学悟性和灵性从哪里来?从实践中来,从读书中来,从思考中来,从艺术中来。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家于永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