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科学社会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847072
  • 作      者:
    刘珺珺著
  • 出 版 社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科学社会学》总结了科学社会学的全面内容,阐述了科学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特点、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以及学术渊源和规范方法的形成,说明科学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用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研究科学。科学社会学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来研究,并不注重科学作为知识形态的研究;它研究科学家和科学家共同体,即研究科学家共同体活动的社会形式和行为规范、科学奖励制度、科学家共同体内部的分层和权威结构等经典的、以默顿为代表的科学社会学的内容。本书还介绍了20世纪晚期出现的、以批判默顿学派为己任、标榜研究科学知识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观点和代表性著作、说明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微观发生学派引出了人类学方法研究科学的问题。
展开
作者简介
    刘珺珺,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社会学、科技人类学的创导者。曾任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后转入社会学领域,晚近从科学社会学走人科技人类学领域,指导多名博士生从事此领域的开创性研究。著译有《科学社会学》、《科学技术人类学:STS研究的新领域》、《物理与人理——对高能物理学家社区的人类学考察》、《科学的生命》、《元科学导论》、《科学技术史》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科学社会学》第一部分总结了科学社会学的全面内容,详细阐述了科学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特点、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学术渊源和规范方法的形成,说明科学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是用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研究科学的学科。科学社会学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来研究,并不注重科学作为知识形态的研究;它是研究科学家和科学家共同体的学科,即研究科学家共同体活动的社会形式和行为规范、科学奖励制度、科学家共同体内部的分层和权威结构等经典的、以默顿为代表的科学社会学的内容。本书还介绍了20世纪晚期出现的、以批判默顿学派为己任、标榜研究科学知识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观点和代表性著作,说明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微观发生学派引出的用人类学方法研究科学的问题。<br>    第二部分是科学技术人类学部分。内容有:用人类学方法研究科学的概述;真正意义下用人类学方法研究科学技术的文献(含网络研究);以及作者指导博士研究生用人类学方法研究科学技术的成果。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br>    本章主要从科学的地位和特点来说明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说明科学社会学与其他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有什么区别。<br>    1.1  从“什么是科学”谈起<br>    科学社会学是关于科学这种现象的社会学研究。这是本章的讨论重点,在后面两节要详细说明。为了使后面的说明有所依循,我们先要从“科学是什么”人手。<br>    自然科学诞生以来的几百年间,人们不断讨论“科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固然极不统一;但是,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知道,讨论及得到的答案是逐渐深入的。这个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br>    人们首先认识到科学是一种知识,也就是说,人们首先把科学定义为一种知识。这种知识,不是普通人的常识,而是系统化的、有条理的、说明自然规律的理性知识,要得到这种知识必须使用特殊的方法和逻辑手段。<br>     ……
展开
目录
    序  从社会人文角度研究科学<br>    前言<br>    第1章  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br>    1.1  从“什么是科学”谈起<br>    1.2  研究科学的诸学科陆续出现<br>    1.3  科学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年轻分支学科<br>    1.4  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br>    第2章  科学社会学的历史发展<br>    2.1  科学社会学的前历史发展<br>    2.2  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的前身<br>    2.3  科学社会学研究课题的出现<br>    2.4  科学社会学的成熟<br>    第3章  科学社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br>    3.1  科学社会学与科学学的关系<br>    3.2  科学社会学与科学史的关系<br>    3.3  科学社会学与科学哲学的关系<br>    第4章  科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br>    4.1  引文分析<br>    4.2  内容分析<br>    4.3  集体传记研究<br>    第5章  科学家角色的出现和科学社会体制的形成(上)<br>    5.1  科学家社会角色是历史的产物<br>    5.2  科学家角色的孕育<br>    5.3  科学体制化的开端<br>    5.4  科学专门化的第一步<br>    第6章  科学家角色的出现和科学社会体制的形成(下)<br>    6.1  科学活动的专门职业化<br>    6.2  科学体制化的进展:进行科学研究的德国大学教师<br>    6.3  科学体制化的进展:美国大学中的系和研究生院<br>    6.4  工业实验室及政府机构中的科学家<br>    6.5  小科学发展为大科学<br>    第7章  科学活动的社会形式和科学家的行为规范<br>    7.1  社会体制的一般概念<br>    7.2  科学活动的社会形式:科学共同体<br>    7.3  科学活动的社会形式:无形学院<br>    7.4  科学家行为的社会规范<br>    第8章  科学奖励制度与马太效应<br>    8.1  科学史上的优先权争论<br>    8.2  科学的奖励制度<br>    8.3  科学中的“马太效应”<br>    第9章  科学中的权威结构及其他<br>    9.1  科学中的权威结构<br>    9.2  科学中的年龄结构<br>    9.3  科学中的性别问题<br>    第10章  科学知识社会学<br>    10.1  英国的科学知识社会学:马尔凯<br>    10.2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强纲领:巴恩斯和布鲁尔<br>    10.3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人类学方法:拉图尔<br>    10.4  评价<br>    第11章  走向科学技术人类学<br>    11.1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催生作用<br>    11.2  科学技术人类学是研究现代生活的必然产物<br>    第12章  科学技术人类学文献综述<br>    12.1  专著:人类学家对高能物理学实验室的田野调查<br>    12.2  两本论文集<br>    12.3  SVCP网页综述:硅谷文化课题<br>    第13章  我们对科学技术人类学的工作实践<br>    13.1  工作报告<br>    13.2  问题讨论<br>    参考文献<br>    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