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育学者介入实践:探究与论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2450757
  • 作      者:
    孙元涛著
  • 出 版 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随着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开始介入教育实践,成为学校变革的参与性行动者。值得期待的是,教育学者介入实践,可能为中国教育学孕育出新的发展空间。但是,当教育学者穿行于两种不同的生活场域之间时,意味着他在学术场域中不能免责、减责的情况下,又必须承担起适度的实践责任,理性面对由“介入”这一立场和行动的变化所催化和衍生出来的诸多新的挑战。因此,在“介入实践”这一研究立场的选择背后,尚有非常复杂的理论问题需要论证。本书在对教育学者介入实践的合理性论证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表现出出色的理论素养。作者逻辑严谨,思路清晰,文笔流畅。行文中所表达出的对教育学的学科认同和对学科“内立场”的坚守,尤其难能可贵。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叶澜
    中国教育研究空间的探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书作者把握住教育学者介入教育实践的发展趋势,从历史与现实经验,以及逻辑可能性出发,多角度论证了教育学者介入教育实践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表现出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进一步探讨了教育学者介入实践的角色定位、立场选择、合作伦理、潜在危险和现实障碍等,为我们展示了这一可能新空间的拓展前景。从本书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一名青年学者对中国教育研究发展空间认真探寻的学术责任担当,其开阔的学术视野、扎实的理论素养、细密的考辨论证、个性的书写表达,均能给阅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在书中直言:“教育研究的发展空间其实更多地操控在教育学者共同体的手中。”对此,相信各位读者也会赞同吧?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如密
展开
作者简介
    孙元涛(1975-),教育学博士,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基础教育改革研究。迄今已经在《教育学报》、《高等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与李如密教授合著)。
展开
内容介绍
    《教育学者介入实践:探究与论证》作者把握住教育学者介入教育实践的发展趋势,从历史与现实经验,以及逻辑可能性出发,多角度论证了教育学者介入教育实践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表现出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进一步探讨了教育学者介入实践的角色定位、立场选择、合作伦理、潜在危险和现实障碍等,为我们展示了这一可能新空间的拓展前景。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旁观者”与“行动者”:两种不同的研究立场
    在从事教育研究时,教育学者究竟是否应该介入教育实践,这既是一种研究方式的选择问题,也包括着教育学者在实践问题上基本立场的分歧。分歧的背后,涉及研究者与其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它与教育学者对教育研究性质的认识有关,自然也包含着教育学者关于研究伦理的考量。笔者认为,就教育学者在面对实践问题时研究立场的选择而言,我们可以区分出两种不同的立场:旁观者立场与行动者立场。两种不同的立场在研究方式上可能有交叉,但其立场上的分歧是明显的。也就是说,旁观者立场未必不行动,但其行动依然是为了“旁观”。在立场选择上,它凸显的是一种“非介入”姿态。在这种立场下,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是由不同的行动主体分别承担的活动,教育学者只承担研究责任,而研究以不干预、不扰动教育实践为准则。行动者立场不能全然拒绝旁观,但在立场的选择上,教育学者却倾向于介入实践、影响实践。介入实践既是为了更好地获得研究资源,达到对研究对象的更为深刻和真切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是为了实践自身的变革和优化。而且,这两个过程恰恰可以融合在一起,在介入中促进变革,在介入中生成理论。因此,在行动者立场这里,教育学者不仅不回避“扰动”,而且还抱持一种积极介入的心态和姿态。
展开
目录
导论
论题解析
研究思路与理论追求
学者的复位
从“中国”出发
聚焦“教育”
预期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本书的基本结构

第一章 “旁观者”与“行动者”:两种不同的研究立场
旁观者
场外“旁观”
场内“旁观”
行动者
“似介入”
作为“参与性行动者”的“介入”

第二章 “应为”与“能为”:“介入实践”的合理性论证
“寻访”其他理论
杜威:从“旁观者认识论”到“行动认识论”
伽达默尔:回归实践哲学
布迪厄:“实践逻辑”
莫兰:“干预性研究”
“体察”学术生态
专业化框架中的“两歧性”选择
全球化背景中的本土建设
教育实践变革中的“学术介入”
“聚焦”研究品性
教育研究作为事理研究
教育研究指向“成事成人”
教育研究“走近”事理的两种可能方式
“审度”实践可能性
逻辑论证
经验论证
论证之外的“论证”

第三章 “自识”与“自持”:介入实践的角色定位与伦理考量
自识明辨与角色定位
介入前的自识与明辨
“介入”中的双重身份
介入伦理
坚持互惠性原则
谨守学术边界
责任担当
潜在危险与现实挑战
两种文化的冲突
不断生成的新挑战
个体自觉可能招致的群体压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