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读点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8031907
  • 作      者:
    朱正琳著
  • 出 版 社 :
    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近三十年来,我一直在为改变自己”思想贫乏”的状况而做努力。在我看来,能做的努力依然只有读书,尤其是读过去读不到的和有意无意被忽视了的书。尽管有某种“先天不足症”难以根治,但情况还是能有所改善的……我很感欣慰的是,这两三年我的阅读终于摆脱了职业的压力和事业的诱惑。于是.读书的那点原初的动力(那点追问、那点关怀……)又回来了,我的读书生活又与我青少年时期的读书生活完全对接。不敢说还是那么如饥似渴.但也常会如痴如醉。而且,阅历让我牢牢记住了“书是人写的”这一点,因而每次开卷就都仿佛搬了把椅子坐到了作者的对面.那真是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呐!……
展开
作者简介
    朱正琳,1947年生于贵州。1983年获北京大学现代外国哲学专业硕士学位。1986年起在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并任《德国哲学》副主编。1989年赴德国汉堡大学访学。1993年参与《东方》杂志筹创.任常务副总编。1996年参与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栏目筹创,任策划多年。后任中央电视台《半边天》策划,并兼任中央电视台《五日谈·读书时间》策划。著有《布拉德雷评传》、《弗洛伊德评传》、《砍大山余响》,《哲学是爱智慧》、《读书是私事》和《里面的故事》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读点》是以书评为主的文集,对近年来我国出版的有较高学术,思想和文化价值的几十种图书做了深入,全面的评价。《读点》也可以说是作者几十年与书相伴的故事。作者的青少年时代物质和精神都极为贫乏,书本对他来说是“贪婪”以求的东西.而他付出的代价是极其高昂的四年含冤的铁窗生涯!上世纪80年代以后,作者如愿以偿,进入知识的殿堂,成为一名以读书写书为使命的学者。90年代以后,作者又成了以现代化方式传播知识的文化人。作者认为,“读书是私事”,在生计或职业需要以外的自由阅读才能真正丰富自己,而阅读高品位的好书.就是与那些思想和文化高手的对话或“过招”,久而久之,自然能提高自己。作者的故事和感受,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也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轨迹。
展开
精彩书摘
    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这是一个新型的国家,孕育于自由,致力于人人生而平等的主张。”(林肯语)自由与平等,人类这两大古老的价值诉求,成为美利坚合众国通过宪法直接对每个个体公民做出的两大承诺。自由是“法治下的自由”,而平等则首先是“法律面前的平等”。“没有任何形式的平等比法律面前的平等更具根本性,以至于美国的政治学和法学经常把它视为其他价值观的基石。”<br>    这样一种开篇为整个故事定下的基调是:“美国平等的历程”是美国宪政史中的一个故事。“宪政”的确是一个关键词。它标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或者说是提示了故事叙述的语境。前文引述的“六个平等的类型”和所有争取平等的斗争,都应放在这一背景或语境中来理解。宪法的制定并没有一蹴而就地实现了保障平等(和自由)的承诺(当时美国南部甚至还.存在着奴隶制),但却仿佛为人们争取平等(和自由)预留了空间和储藏了动力,人们在此后两百年间的思想争执和政治论辩中总是毫无例外地会回到宪法所确立的各项基本原则。对于我们而言,这个故事里最值得注意的情节也许还不是各种发自民间的“民权运动”,而是与立法部门和行政部门分立的法院所做出判决的一个个案例,尤其是出自联邦最高法院这个“美国价值观的‘永久卫士”的判例。所有判例都对“平等的观念”做出了辨析,从中我们可以生动地看到这一观念在美国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发展变化,也可以较为真切地体会到“宪政”的含义。<br>    我们缺乏生活在宪政体制下的个人经验,我想这会增加我们读解这个故事的难度。所以,谨记“宪政”这一关键词大概不是多余之举。简单举一例言之。当“机会平等”意味着通过政府干预来促进某些权利的实现时,会与“自由”这一价值观念互相冲突(见前面引文),这一点乍看上去就有可能让我们费解。但我们细心领会就会发觉,这种冲突在具体个案中发生时,美国人争执的焦点问题往往是:政府的干预行为是否违宪?宪政的要义不仅仅在于立宪,而且在于要使政府的权力受到宪法的制约,因为宪法承诺保护的是每一个个人。从这里稍为说远一点,当我们大而化之地谈论西方政治思想中“自由”与“平等”的冲突时(譬如说起左派偏重平等、右派偏重自由时),一定得记住“宪政”这个前提。而在脱离了宪政来谈论我们自己的故事时,就更得小心掉进轻率比附的陷阱。<br>    毕竟是远观,我们多半很难领会这个故事的诸多细节包含的精微意味,但有一种总体印象却无论如何会是很鲜明的,那就是:“美国由于它自己所宣称的理想,成为平等问题一个动荡的但在某种程度上幸运的检验场地。”尽管“与已经取得的相比,总是有更多需要做的事情”,但从我们这个角度看过去,宪政民主确实为追求这一古老的人类理想提供了稳定的保障和持续的动力,打破了某种历史循环。或者说,打破了黄炎培先生当年所说的“周期律”。<br>    因此,这个故事实际上是一个未完待续的故事。“平等的观念在其漫长而时常充满暴风骤雨的历史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含义。在早期的历史中并不能找到所有这些含义。产生了道义平等思想的古代世界并未设想到个人会向社会提出权利要求。然而权利平等是美国启蒙运动和欧洲启蒙运动思想的关键,被纳入了美国的政治原则。机会的平等在一个正在扩张中的经济中成为一种应者云集的召唤。无论是扩张还是周期性地收缩,那种经济永远不会认真考虑确立一种平等分配商品的稳定制度。适用于一个简单而静态的社会的‘纯粹的’平等观念,只能是哲学家们的玩物,或是道义主义者们的理想,却不可能登上改革的议事日程。”作者按:本文中的引文引言凡未注明出处者。<br>    ……
展开
目录
我已经读了很久(代序)<br>开卷篇<br>在“法律下的自由”这个概念的烛照下<br>雷蒙·阿隆的精神气质<br>远距离看“美国平等的历程”<br>执着地关注哈耶克——读《哈耶克评传》<br>读了一点施特劳斯<br>不相信“文化”这个词<br>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怀<br>为穷人开辟一个进入市场的通道<br>峻峭而又俊俏的文字<br>巴别尔的小故事<br>注意马内阿<br>9·11之后想起安徒生<br>卷入老钱的精神之旅<br>描写自己的一种尝试<br>相遇在“语·音·画”<br>《无穷动》不是一个馒头<br>多带一只眼睛看时尚<br>我是一个老麻瓜<br>隆重推出范竞马<br>成功与成长<br>到底是谁的生活——《独生子女》的警示<br>子尤的笔<br>《可怕的科学》很可爱<br>读一读人类这个物种的“自传”<br>最后一章是人类<br>掰开“卖点”找“读点”——小书评系列<br>掩卷篇<br>书若有情书亦老<br>让思想冲破牢笼——我的70年代三段论<br>我想写下那种真实——写在《里面的故事》出版之后<br>关注被历史忽略不计的个体生命——就《里面的故事》笔答记者<br>80年代的文化关怀<br>《三联生活周刊》“史前史”的一些片断<br>老字号的老——我与三联<br>《东方》:我现在可以说的一些事情<br>两重纪念:这个名字和这个人<br>王小波说过的常识有必要一说再说——《南都周刊》访谈<br>李敖来过了<br>2001年版:有偏好的回顾<br>想起一本说一本——2006年版图书回顾<br>要感谢那些劳作者和有心人——2007年版图书回顾<br>探本溯源有所关怀——2008年推荐几本学术书<br>世界读书日:冷眼看冷遇<br>世界读书日:媒体可以做什么<br>从岁末扔书说起<br>有书就有读书时间<br>多余的忧虑<br>多给孩子们一点读书时间——六一节笔答记者<br>阅读的概念——三十年读书生活回顾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