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欧美传播与非欧美传播中心的建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8065627
  • 作      者:
    赵晶晶(J.Z.爱门森)编译
  •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J.Z.爱门森(赵晶晶),美籍华人学者。在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赴美国留学。曾先后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密西根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等中外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任助教、讲师、副研究员、研究员、教授、访问学者等职。现为浙江大学教授,美国China Media Research主编。该学术季刊乃国际上第一个聚焦中国传媒研究的全英文连续出版物,由美国中国传媒研究协会和浙大传播研究所联合主办。
    J.Z爱门森博士的主要学术研究领域是文化与传播。有《清空的浑厚》、《新声一段高楼月》、《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传播理论的亚洲视维》等专著、译著多种。近年来在周游世界、长期考察研究中积累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基础上,引进国外教学模式,集中精力在国内大学开设用双语教学的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世界比较文化等课程;并应国内学科状况,从事跨文化传播著述的翻译引进和教材编著,为使跨文化传播的学科建设先与国际接轨继而再创中国特色。
展开
内容介绍
    在全球化的矛盾(global Paradox)——包括根文化认同与文化多元、大众性和独特性、世界文化同质化和地方文化异质化、传播的欧美中心的强势渗透和非欧美传播中心的觉醒强化的同步进行等背景下,既有的空间、时间、文化假定和人类社会的结构范畴与功能,已经并将会更加深层次地被突破。
    尽管欧美传播理论的强势曾造成非欧美国家和地区未能在人类传播研究方面发展本土视角、本土方法一一因为从欧关进口理论与方法成为通行的做法,长久而来所谓的“人类”传播理论贴的是欧美的标签——但欧美传播理论当初乃至今日对整个国际传媒理论的开拓润泽之功仍不可没,何况欧美传播理论本身也在不断地自我批判和更新、滔滔向前。
展开
精彩书摘
    站在国际传播理论的前沿——《欧美传播与非欧美传播中心的建立》前言
    〔摘要〕本文为笔者所编译的《欧美传播与非欧美传播中心的建立》之前言。文中按全书的篇章顺序及内容,分为四大部分:(1)非欧美传播中心理论和有关传播中心主义观念的探讨;(2)欧美传播前沿理论采撷;(3)全球化矛盾背景下的跨文化传播;(4)中国传播理论面向世界的机会与挑战。四个部分中分别包含论文数篇,本前言对它们逐一展开简介,以期便利本书读者,起一个导引作用。
    〔关键词〕亚洲传播,亚洲中心,欧美中心,非欧美中心,中心主义,全球化矛盾,跨文化传播
    《欧美传播与非欧美传播中心的建立》一书,是编译者继《传播理论的亚洲视维》后的另一国际传媒译文集。在这科技发达的史无前例的大接触、大“流动”时代,传播日益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研究人类对传播的理解认识和运用之重要、影响之广远也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因为语言限制和时空距离等原因,国内的一些传播学者还缺乏直接与国际前沿传播理论交流的机会,编译者长期在太平洋两岸间奔走,立意在国际传播理论间的桥梁架构上起一介微力。
展开
目录
站在国际传播理论的前沿——《欧美传播与非欧美传播中心的建立》前言
关于文化全球化的跨文化讨论
传播非洲:为跨文化盟约而倡导中心性
亚洲传播研究目前的情况和发展趋向
英语霸权与英语隔阂
亚洲对传播理论的贡献
一个有关“在家想家”的对话
早期佛教的语言传播思想
美国人如何运用沉默进行传播
文化理论在实证研究中的蕴涵
全球化社会的新媒体与文化认同
电视新闻的戏剧元素及蕴涵
文明的丧失:科技对文化与传播的压缩效应
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
跨文化关系研究的超理论方式——以美日两国的跨文化传播为例
跨文化传播和国际传播学术之旅
一个有关跨文化传播发展方向的对话
基于本上化之上的跨文化融洽交流
中国大陆企业在德国的国际扩展及其市场进入模式中所体现的文化语境
一个关于中国人矛盾的感知方式的探讨
策略力量的转变与国际传播理论的本质
《欧美传播与非欧美传播巾心的建立》编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