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858415
  • 作      者:
    党圣元著
  • 出 版 社 :
    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现在通常所谓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乃是我们的现代学科体系中汉语言文学学科下的一个分支性学科。在目前的学科目录调整之前,它是一个与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并列的二学科,调整之后,其二级学科的位置被取消,基本上降为一个研究方向,又目三级学科,或归于文艺学之下,或归于中国古代文学之下。中国古代文论学科的这一独特境遇,在现代学科体系中与其相邻学科的比较中就突显出来了:比如“中国现代文论研究”,研究“范式”是现代的,研究“对象”也是现代的;而“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研究“范式”是现代的,研究“对象”则是古代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这一学科特点,非常突出地显现出了其在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中的独特遭际: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这正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一个最为基本的学科定位。
    如果说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乃是整个中国社会、整个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基本问题的话,那么,对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这门现代学科的发展来说更是如此,并且由于其独特性,在这门学科中传统与现代之间更富张力,故而有时冲突也更为激烈。因此,一方面,应把中国古代文论学科的发展,置于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中来考察;另一方面,古代文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遭际,也为我们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现代化的复杂性,提供了典型而独特的个案。
展开
目录
总序  "格局观"的全球化与"建设论"的人文学
引言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第一章  文化困扰:"诗文评"还是"文学批评"
一  传统与现代:百年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文化张力
二  从"诗文评"到"文学批评史"
三  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之发端
四  现代学术范式、体例之影响及其反思
五  学科化与体系建构之学术效应
六  科学进化论与古代文论研究中的历史评价问题
七  传统文化与文论中的复古观、循环观、进步观问题

第二章  路径难题:"求是"还是"致用"
一  古代文学批评研究与时代意识
二  唯科学主义: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发端的文化语境
三  "求是"路径:以胡适为个案
四  "致用"路径:历史的阵痛
五  路径难题的学理反思
六  "求是"与"致用"的文化分析
七  寻求文学的"真魅力":路径难题的解决

第三章  视界融合:"荣今虐古"还是"荣古虐今"
一  从"以西解中"到视界融合
二  视界融合、过度阐释与语境融合
三  阐释者、历史传统与文化创造
四  回到文化原点:古代文论研究的一个必要前提

第四章  思想体系上的古今对话:以范畴研究为例
一  古代文论范畴体系难题缘起
二  古代文论范畴与传统文化、哲学的关联
三  文化、哲学意识与审美意识之离合与汇通
四  古代文论范畴与古代文学批评
五  古代文论范畴与古代哲学方法论
六  传统文论范畴特征举要
七  传统文论范畴体系问题试解

第五章  学术方法上的古今融通:以钱钟书为例
一  "文化昆仑":钱钟书
二  钱钟书的学术历程
三  文化选择的价值冲突与钱钟书的"通变"文化史观
四  古今、中西融通与钱钟书"打通"的学术方法论

第六章  古代文论研究的"当代性"问题
一  "当代性"之凸显
二  超越文化无根性与知识合法性危机:对学科发展瓶颈之突破
三  地方性与全球化之错动:对文化生态困境之超越
四  本体性的阐释路径
五  "对话"与古代文论当代性意义之生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