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信息、情感、思想的传递。跨文化沟通与一般的沟通有所不同,其关键就是沟通的对象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这种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导致沟通方式、过程、结果的差异。因此,误解、猜忌、迷惑甚至敌意等一系列问题在跨文化沟通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个成功的跨文化沟通者,不仅要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拥有足够的知识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心理有全面的了解。
沟通有两种方式,即言语的沟通和非言语的沟通。在日常生活中,思想、情感和信息的沟通大多都是通过非言语的方式沟通。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一个信息对信息接受者的影响,其中7%是由双方使用的词汇决定的;38%是由言语线索来决定的,包括说话的语调、音量、语速以及其他语言的相关特性;其他55%的作用来源于非言语的线索,包括面部表情、手势、身体的姿态等。可以这样说,决定沟通质量的因素不是由我们送出的信息决定,而是由我们输送的方式及在对方头脑里所产生的效果决定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很多非言语沟通的例子,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就把这种非言语沟通描绘得惟妙惟肖。其中有一段非常精彩:孙悟空在花果山生活多年之后,决定离开水帘洞去拜师学艺,于是他漂洋过海,遍访名山,最后终于寻到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菩提祖师那里,并被祖师纳为徒弟。一日,菩提祖师登坛传道,悟空听到尽兴之处禁不住手舞足蹈,眉开眼笑。于是菩提便用戒尺打了悟空三下,然后撇下众门徒倒背着手独自从中门走了。聪明绝顶的孙悟空,很快便领悟到了菩提祖师的意思:师傅打他三下,是叫他三更前去;倒背着手走人中门将门关上,是叫他从后门进去,以便在密室单独传授他法术武艺。悟空自是万分欢喜,好不容易盼到三更时分,他蹑手蹑脚地来到师傅的榻前,求师傅传授他长生之妙道。菩提见悟空心灵佛道,便将种种法术一一传授。悟空认真倾听,勤奋操练,几年之后便学会了七十二变,成了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