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农家行为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9140219
  • 作      者:
    史清华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史清华,男,管理学博士,1964年11月生,山西襄垣人。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NCET-05-0409)。   1982,一1999年期间先后在山西农业大学、宁夏农学院和西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学位。1989-2008年先后在山西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从事农业经济研究与教学工作,并于1997年在山西和2001年在浙江破格完成了副高与正高职称的晋升。1993-2007年先后到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进行短期访问研修。   自1982,年进入大学始,我与农业经济学就结下了缘,从暑期调查到课程实习,再到毕业实习,田野调查已成为工作的根本,特别是农民行为观察占据要位。累计发表的150余篇论文,有60%,涉及农民行为,其中,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有关农户问题的专著7部;论著转载引用率达75.63%。自1989年参加工作始,累计主持国家、省部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次,省部级哲学社会优秀成果奖9次,市政府决策咨询奖3次,优秀论文奖9次。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农民行为与农村政策,代表性专著有《农户经济增长与发展研究》(1999)、《农户经济活动及行为研究))(2001)、《农户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2005)和《长三角农家行为变迁:1986-2005))(2007)。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农家行为研究》是一部以微观农户研究入手来解读中国“三农”宏观变革的独特著作。史清华教授充分利用了全国百村几十年的调研资料和对全国有代表性的不同区域村庄农户调查第一手资料,具有事实可靠性、时段历史性和分析对比系统性等特点。全书七章可以说是涵盖了农户行为的方方面面,并侧重于对改革开放后30年农户行为变化轨迹,贯穿了一条从制度变迁到农户行为变化再到农村经济社会变革的三者关联性研究的主线。全书侧重对农家经济结构、农民就业行为、农业生产要素流转、农户金融行为、新农政效应、农户保障行为、农民法律意识等进行重点研究剖析。
展开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农家经济三十年 第一节 制度变迁与农民行为 第二节 收入增长与结构变迁 一、收入增长与粮食供给 二、家庭经营地位变化 三、家庭经营内部结构变迁 第三节 资本储备与资源利用 一、家庭劳动者文化技术素质的储备 二、家庭经营劳动用工投向的非农化 三、家庭经营资金投向的非农化 第四节 结构变迁之准则 第五节 经济环境之变迁 一、粮食处置与国家定购任务的关系 二、农产品出售渠道的变迁 三、种植业用生产资料购买途径的变迁 第六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二章 经济发展机理 第一节 结构变迁及根源 一、结构调整的结果 二、结构调整的过程 三、结构调整的根源 四、结构变迁的基础 五、简要评述 第二节 要素流动及根源 一、资料涉及范围及其他 二、农地经营情况 三、农地流转行为 四、影响农地流转的因素 五、农地流转的一般性根源 六、结论性评述 第三节 不平衡性及根源 一、经济分层及发展不平衡性程度 二、不平衡性形成的经济学根源 三、不平衡性形成的管理学及其他根源 四、结论性评述 第三章 农家金融行为 第一节 北方农家的借贷行为 一、资料来源及说明 二、被调查者及其家庭基本情况 三、借贷行为与动机 四、借贷行为与信用 五、多余资金使用方式 六、结论性评述 第二节 中部农家的借贷行为 一、资料来源及说明 二、被调查者及其家庭基本情况 三、储蓄行为及其目标 四、借贷行为与动机 五、所在村的借贷行为 六、结论与评述 第三节 五省农家的借贷行为 一、研究背景及文献回顾 二、样本特性 三、储蓄行为及其目标 四、借贷行为与动机 五、借贷的最大额度、借期以及其他 六、借贷的用途与偿还 七、家庭的债权与处理 八、银行服务的评价与借贷障碍 九、结论与评述 第四节 五省农家的储蓄行为 一、研究背景及其现实意义 二、前人研究与本文的贡献 三、数据资料的初步分析 四、数据处理及说明 五、模型构建及说明 六、模型估计与结果 七、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第四章 农民就业行为 第一节 进镇意愿 一、被调查者及家庭基本情况 二、农民进镇意愿及动因 三、选择进镇农民对承包地和老宅处理意愿 四、不愿进镇农民的原因选择 五、不得不进镇的农民对政府的期望选择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二节 外出就业 一、被调查者及其家庭基本情况 二、农民外出就业行为 三、农民外出就业的动因及遭遇 四、未能外出的原因及其他 五、结论性评述 第三节 职业选择 一、就业选择及影响因素 二、外出就业情况及影响因素 三、结论性评述与政策建议 第四节 转移机理 一、模型的建立与推导 二、实证检验:一个宏观的logit模型 三、实证检验:一个微观描述性分析 四、结论及政策性建议 第五章 新农政效应 第一节 “费改税”的试行 一、农民对负担的感觉 二、来自基层政府的统计与计划 三、农民对政策关注及评价 四、结论与评述 第二节 “费改税”的推广 一、资料背景及其他 二、农民对种地的感觉与反响 三、农民对税费负担的感觉与现实 四、结论与评述 第三节 新农政的全面实施 一、税费改革的历史与回顾 二、样本背景 三、农民对种地的感觉与反响 四、农民对负担的感觉与反响 五、政策效应的微观测算:来自观察点资料的证明 六、结论与评述 第四节 新农政的效应 一、样本特征 二、农民对新粮政的反应 三、农民对新税政的反应 四、政策效应的微观测算:来自观察点资料的证明 五、结论性评述 第五节 税费改革效应 一、引言 二、农村税费改革进程 三、数据和变量说明 四、计量模型设定和实证结果 五、收入增长的微观解释: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 六、结论与评述 第六章 法律与农民 第一节 农民的法律素质及意识 一、资料来源及说明 二、被调查者及其家庭基本情况 三、农民对政策法规的了解程度及渠道 四、农民对部分政策法规执行效果评价 五、农民对贯彻落实政策法规的建议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二节 农村土地权属的认同与规定 一、样本的特性及其他 二、农民对农村土地权属的认同 三、农村土地权属:法律的规定 四、结论性评述 第三节 征地制度缺陷与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征地谈判讨价还价博弈:基本模型的构建 三、模型讨论与拓展:农民不利地位的形成 四、现行征地制度的非均衡:政府的“无意为之”还是“有意安排 五、征地制度未来的改革方向:走向原则政治 第七章 风险与保障 第一节 农家风险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二、风险与损失 三、保险了解与投保 四、生育观念与保障期望 五、简要结论 第二节 保障方式 一、资料来源背景及其他 二、保险支出水平、类型与普及程度 三、影响农村保险事业推进的农家因素:一般统计分析 四、影响农村保险事业推进的农家因素:计量经济分析 五、结论性评述 第三节 农业保险 一、文献回顾及问题的提出 二、农业保险制度框架之比较 三、简要结论 附录一:我的处女作 附录二:主要论著目录 附录三:我的三十年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