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城市化道路新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058605
  • 作      者:
    陈甬军,景普秋,陈爱民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陈甬军,1954年11月生,1992年在厦门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br>    景普秋,1970年8月生,2003年在南开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br>    陈爱民,1959年5月生,1992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城市化道路新论》围绕中国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这个中心内容,以产业演进、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为主线,构建了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新理论体系。首先,从理论的层面探索产业演进、城市化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规律,构建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供求机制的理论模型;其次,从实践的层面分析了中心城市群发展、服务业发展、中部省区和资源型区域发展等重点问题与发展趋势;最后,应用理论模型,对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作出具体预测,并提出中国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总体思路和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br>    内容及其研究角度<br>    1.1对中国城市化道路与方针的探索<br>    在展开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主题研究之前,要明确两个问题。一要明确城市化道路的基本内容及其中国特色的历史演变过程;二要明确研究视角,即为什么要从产业演进和劳动力转移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城市化道路。第一章首先讨论这两个问题。<br>    1.1.1城市化道路的基本内容<br>    城市化道路是指城市化进程的途径或方式,是推动城市化进程中所采取的某种模式或战略安排。一般而言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城市化机制、城乡关系、城市发展方针。<br>    城市化机制,是指决定城市化进程的基本力量及其作用过程,其最根本的动力是工业化的推动。具体而言,根据推动主体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城市化模式。一种是城市建设的组织主体,一种是城市发展的投资主体,还有一种是城市增长的产业主体。   ……
展开
目录
  前言<br>    第一章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内容及其研究角度<br>    1.1 对中国城市化道路与方针的探索<br>    1.1.1 城市化道路的基本内容<br>    1.1.2 对中国城市化道路与方针的探索<br>    1.2 为什么要从产业演进和劳动力转移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br>    1.3 产业演进、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发展的理论研究述评<br>    1.4 全书的构架与主要内容 <br>    <br>    第二章 世界城市化实践的共同理论问题<br>    2.1 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及其与中国城市化实践的比较 <br>    2.1.1 对城市化起源的考察<br>    2.1.2 世界城市化历史与经验总结<br>    2.2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实践与特点 <br>    2.3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实践及其特点 <br>    2.3.1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四个阶段<br>    2.3.2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br>    2.4 国外文献关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研究与评论 <br>    <br>    第三章 产业演进、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br>    3.1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相互关系<br>    3.1.1 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关系的实践特征<br>    3.1.2 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关系的理论基础<br>    3.1.3 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关系的内在机制<br>    3.2 工业化、城市化关系演进与产业结构变迁<br>    3.2.1 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演进特征<br>    3.2.2 结构变迁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与速度<br>    3.2.3 工业化国家产业变迁与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规律<br>    3.3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规律 <br>    3.3.1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与结构特征<br>    3.3.2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与趋势<br>    <br>    第四章 城市化发展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型<br>    4.1 理论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 <br>    4.1.1 理论模型构建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br>    4.1.2 理论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br>    4.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三大动力 <br>    4.1.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求均衡<br>    4.2 理论模型的基本内容<br>    4.2.1 假设前提<br>    4.2.2 供给函数<br>    4.2.3 需求函数<br>    4.2.4 供求模型的政策含义<br>    4.3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供求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br>    4.3.1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供求模型的构建<br>    4.3.2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情况<br>    4.3.3 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的初步估计<br>    <br>    第五章 中国产业演进、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br>    5.1 推动机制:农业、农村发展与城市化<br>    5.1.1 农业发展与城市化<br>    5.1.2 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与城市化<br>    5.1.3 农村社会发展与城市化<br>    5.2 拉动机制:非农产业、城市发展与城市化<br>    5.2.1 城市发展的吸引力、拉动力和扩散力<br>    5.2.2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br>    5.2.3 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br>    5.3 摩擦机制:制度变迁与城市化<br>    5.3.1 土地制度<br>    5.3.2 产业政策<br>    5.3.3 城乡政策及观念影响<br>    <br>    第六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模型的国际经验支持<br>    6.1 不同类型国家划分的依据与类型<br>    6.1.1 划分的依据<br>    6.1.2 划分的类型<br>    6.2 发达国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br>    6.2.1 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br>    6.2.2 农村剩余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br>    6.3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br>    6.3.1 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方面<br>    6.3.2 农村剩余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因素方面<br>    6.4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br>    6.4.1 发展中国家的大国:印度<br>    6.4.2 其他发展中国家<br>    6.5 不同类型国家的国际比较<br>    6.5.1 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方面<br>    6.5.2 农村剩余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因素方面<br>    6.6 供求模型的国际扩展<br>    6.6.1 发达国家劳动力供求均衡与转移曲线<br>    6.6.2 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供求均衡与转移曲线<br>    <br>    第七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中国城市群发展<br>    7.1 城市群发展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意义与作用<br>    7.1.1 城市群的概念、功能与特征<br>    7.1.2 中国城市群发展现状<br>    7.1.3 城市群发展与中国城市化<br>    7.2 中国三大城市群的农村劳动力吸纳情况的比较<br>    7.2.1 三大城市群劳动力的三次产业分布<br>    7.2.2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发展及劳动力吸纳情况<br>    7.2.3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发展及劳动力吸纳情况<br>    7.2.4 环渤海湾城市群产业发展及劳动力吸纳情况<br>    7.3 中国城市群发展中的农村劳动力吸纳机制探索<br>    7.3.1 城市群地区城市化阶段性定位<br>    7.3.2 期望工资模型与城市群农村劳动力吸纳机制<br>    7.3.3 期望工资模型下的城市群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机制<br>    7.3.4 城市工业增长中固定资产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分析<br>    <br>    第八章 产业演进与中国服务业发展<br>    第九章 从劳动力转移到产业区域转移:区域发展中的产业选择与城市化发展<br>    第十章 中国资源型省区城市化道路研究——以山西省为例<br>    第十一章 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中国特色城市化的发展目标与方针政策 <br>    参考文献<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