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9069396
  • 作      者:
    王克忠[等]著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克忠,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曾任复旦大学经济系常务副主任(主持工作)、杉达大学房地产系主任、浙江万里学院经贸系负责人、上海市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中国土地学会、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和上海多家研究会理事。现任上海科学联合会委员、上海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其主要研究领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房地产经济学。出版专著和主编教材十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著作、教材、论文曾多次获国家、省部级科研和优秀成果奖。
展开
内容介绍
    《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在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战略目标、道路和实现中国城镇化的策略等方面,深化了认识,提出了某些新观点,如中国特色城镇化目标应定为适度城镇化率为好,并强调了中国城镇化目标的质的规定性;在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问题上一方面强调了发展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另一方面强调了发展县域镇、中心镇、特色镇;在中国特色城镇化策略上针对我国人多地少和资源紧缺的基本国情,强调了又好又快的城镇化、紧凑有序发展的城镇化和非均衡重点突破的城镇化;在郊区化问题上强调了中国郊区化的特点和避免西方国家郊区化的弊端。此外,《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还强调了城镇化产业基础、资源环境条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将长期存在等等,供读者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三种观点认为城镇化通常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指变农业人口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②。这种观点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人口城市化,即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二是地域城市化,即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三是职业城市化内容,即进镇农民不仅转化为城镇居民,而且要转化为城镇第二、第三产业劳动者。<br>    第四种观点认为城镇化是指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人口,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乡村逐渐变为城市的过程③。这种观点,除了人口城市化和职业城市化外,还强调了“乡村逐渐转变为城市的过程”。<br>    第五种观点认为城镇化“就是将农村社会的发展推进到现代城市发展的轨道上,使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城市性的大变革,从而使全社会成员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共同享受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④。具体包括:一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城镇人口增加;二是城市数目增多,非农人口密集地域转化为城市;三是农村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逐步实现城市化、现代化。<br>    上述观点都有其理论依据,都是城镇化实践过程中的现实的反映,但侧重点不同,有的还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笔者曾于1998年进行上海农村城市化课题研究时,给农村城市化下过一个定义,即“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越来越多的农民由第一产业转入第二、第三产业就业。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阶段、现状和存在问题<br>第一节 城镇化的界定<br>一、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内涵<br>二、农村城镇化的界定<br>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的现状<br>一、中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br>二、中国城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br>第三节 中国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br>一、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br>二、城镇化贪大求全,乱占滥用耕地<br>三、城镇化不讲质量,缺乏特色<br>四、城镇体系结构和布局不合理<br>五、城镇化与不合理行政区划的矛盾<br>六、城镇化发展战略选择的问题<br>第四节 国外城市化的经验教训<br>一、一些发达国家城市化牺牲了农业和农民利益<br>二、一些发展中国家过度城市化造成了大量“贫民窟”<br>三、有的发达国家走上了“蔓延型”的郊区化道路<br><br>第二章 中国城镇化的目标<br>第一节 城镇化的历史背景和条件<br>一、我国正向重化工阶段前进<br>二、我国仍然是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国<br>三、科技进步预示着农业的无限发展潜力<br>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目标量的规定性<br>一、三个方案的比较<br>二、选择适度城镇化目标的依据<br>第三节 中国城镇化目标质的规定性<br>一、城镇化目标质的规定性内容<br>二、衡量城镇化质的规定性的参考指标<br><br>第三章 中国城镇化的道路<br>第一节 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内涵<br>一、对城镇化道路的几种不同观点<br>二、正确理解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br>第二节 积极发展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br>一、积极发展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br>二、我国限制大城市发展的教训<br>三、积极发展“多中心”组团式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br>第三节 积极发展中等城市<br>一、积极发展中等城市的重要性<br>二、大中小城市是一个动态的有机序列<br>第四节 积极发展小城市<br>一、小城市的设置标准<br>二、小城市的特点<br>三、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小城市的发展<br>第五节 积极发展小城镇特别是县城镇<br>一、小城镇的类型<br>二、小城镇的特点<br>三、小城镇发展的重点<br>第六节 积极发展都市圈或城市群<br>一、一种新型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br>二、积极发展都市圈或城市群<br><br>第四章 中国城镇化的策略措施<br>第一节 又好又快的城镇化<br>一、城镇化速度慢了不行<br>二、城镇化速度太快了也不行<br>三、又好又快的城镇化<br>第二节 紧凑型有序发展的城镇化<br>一、城镇化的密度、布局和形态<br>二、中国只能实行紧凑型有序发展的城镇化模式<br>第三节 非均衡重点突破的城镇化<br>一、建制镇镇区人口和面积规模很不一样<br>二、建制镇产业发展和经济实力很不一样<br>三、建制镇优势和发展潜力很不一样<br><br>第五章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郊区化<br>第一节 郊区化是城镇化的高级阶段<br>一、郊区化的定义和内涵<br>二、郊区化的过程及表现<br>三、郊区化是城镇化的高级发展阶段<br>第二节 中国城市郊区化的特点<br>一、中国城市郊区化的现状<br>二、中国城市郊区化的若干特点<br>三、中国城市郊区化的驱动因素分析<br>第三节 城镇化与郊区化的有机结合<br>一、郊区化的效应及其约束因素分析<br>二、西方国家郊区化中存在的问题<br>三、我国郊区化中存在的问题<br>四、我国郊区化的路径选择:城镇化与郊区化的有机结合<br><br>第六章 中国城镇化的产业基础<br>第一节 城镇化与产业发展<br>一、城镇化与产业发展关系的衡量指标<br>二、产业发展是城镇化演进的重要基础<br>第二节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br>一、农业现代化的内涵<br>二、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的重要作用<br>三、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br>第三节 城镇化与工业化<br>一、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的理论模式<br>二、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演变的实证分析<br>三、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br>四、促进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构想<br>第四节 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br>一、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br>二、我国第三产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现状及问题<br>三、促进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br><br>第七章 中国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条件<br>第一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条件的关系<br>一、城镇化需要大量的土地、水、其他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br>二、资源节 约、布局优化,实现城镇化科学发展<br>三、生态良好、人群宜居,实现城镇化和谐发展<br>第二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与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br>一、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城镇化与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关系的重要性<br>二、科学把握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的度,实现城镇化与资源利用、环境维<br>护的协调和持续发展<br>第三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与历史文化的传承<br>一、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城镇化与历史文化传承关系的重要性<br>二、建设城乡一体化格局与现代化水平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br>三、建设历史文化保护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的特色城镇化<br><br>第八章 中国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br>第一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br>一、中国特色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br>二、中国特色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劳动力的流动<br>三、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的结合点<br>第二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带动、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br>一、中国特色城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龙头<br>二、中国特色城镇化带动和引领新农村建设<br>三、中国特色城镇化带动和引领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举措<br>第三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br>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br>二、中国特色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br><br>第九章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创新和对策<br>第一节 建立、健全强化城镇规划制度和城市设计制度<br>一、建立、健全和强化城镇规划制度<br>二、重视城市设计<br>第二节 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建立紧凑型用地模式<br>一、改革土地征用制度为征购制度<br>二、农村集体土地直接入市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br>三、改革土地划拨制度,实行城镇土地全方位有偿使用制度<br>四、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降低农民进入城镇的成本<br>五、提高建设用地的紧凑度<br>第三节 改革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培训制度<br>一、改革户籍制度,降低农民迁入城镇的门槛<br>二、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制<br>三、改革教育培训制度,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br>第四节 加快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为城镇化打下扎实基础<br>一、加快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准备更好的前提条件<br>二、加快工业的现代化,为城镇化提供更强劲的原动力<br>三、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为城镇化提供强大的后续发展动力<br>第五节 改革城镇投融资制度,建立镇级财政和金库<br>一、深化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市场化的多元投资机制<br>二、深化财政制度改革,建立镇级财政和金库<br>第六节 调整合并行政区划,建立区域城市联动协作机制<br>一、调整合并行政区划<br>二、建立、强化区域城市联合、协调、合作机制<br>附录<br>Ⅰ、加快上海农村城市化课题总报告<br>Ⅱ、加快上海农村城市化课题分报告之一——乡镇工业的合理集聚与农村城镇化<br>Ⅲ、加快上海农村城市化课题分报告之二——加快上海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问题的研究<br>Ⅳ、加快上海农村城市化课题分报告之三——对加快上海农村城市化相关政策调整和配套改革的建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