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城市治理中的利益主体行为机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11636
  • 作      者:
    王佃利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王佃利,副教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现任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山东大学城市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学术兴趣集中在治理理论、城市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等方面。
  近年来,先后承担了“我国城市治理运行机制研究”、“城市治理与半岛城市群公共管理体制创新”、“城乡一体化与公共政策创新”等省部级课题。出版教材有《现代市政学》、《公共决策导论》、《公共管理概论》、《城市管理学》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城市治理中的利益主体行为机制》首先分析本研究问题的缘起和选题的意义,对相关文献进行了述评,建立了本书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其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分析了治理理论与城市治理的兴起、城市治理模式与城市管理体制的变迁、城市治理体系的构成与治理机制;再次,通过三章的内容分别探讨了城市治理模式中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三大主体的利益实现问题,由分析各主体在城市治理模式中的利益定位入手,探讨各主体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及其利益实现机制;最后分析了城市治理中的利益矛盾与整合,通过建立城市中的利益整合机制,确定城市治理的原则,明确各利益主体在城市治理中的定位,规范各个利益主体的行为。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治理新课题
一、研究缘起:现代城市发展的挑战
二、研究意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需求
第二节  城市治理研究状况与研究途径
一、文献描述与分析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本书的研究途径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框架与创新
一、研究的具体框架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第二章  城市治理的基本理论分析
第一节  治理理论与城市治理的兴起
一、治理概念的梳理与拓展
二、城市治理的内涵与分析框架
第二节  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机制
一、城市利益相关者与治理体系
二、城市治理的分析维度与治理机制
第三节  城市治理模式及其变迁
一、国外城市治理模式的分析
二、我国城市管理体制变革分析
三、城市治理的变迁:多元利益主体的凸显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治理中的政府定位与行为机制
第一节  政府定位与城市管理模式变革
一、传统公共行政与城市管制模式
二、新公共管理与城市经营模式
三、新公共服务与城市治理模式
第二节  城市治理中政府的行为机制
一、城市公共物品的特征和供给
二、城市治理中城市政府职能
三、城市治理中政府行为机制的转换
第三节  我国城市政府改革及其利益分析
一、我国城市政府改革的目标
二、城市政府利益的多重性
三、城市治理中政府的利益定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治理中的企业定位与行为机制
第一节  城市治理中企业利益的定位
一、从利润追求到社会责任承担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界定
三、城市治理中企业的利益追求和利益整合机制
第二节  城市治理中企业利润的实现机制
一、城市治理与公私伙伴关系
二、公私伙伴关系中企业的地位
三、公私伙伴关系的结构与实现形式
第三节  城市治理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机制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形式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形成与发展
三、城市治理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治理中的非营利组织定位与行为机制
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参与的内在机制
一、非营利组织定位与志愿资源
二、非营利组织对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
第二节  非营利组织对政府资源的依赖
一、非营利组织的政府资源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合作
第三节  城市治理中非营利组织的运营
一、非营利组织的营销与盈利
二、非营利组织的募捐与志愿精神的培育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城市治理中的利益矛盾及其整合
第一节  城市治理主体行为的扭曲
一、城市政府行为的扭曲
二、企业行为中的机会主义
三、非营利组织行为的动力不足
第二节  城市治理中的利益整合机制
一、城市治理的目标与原则
二、城市治理主体的利益定位
三、城市治理主体的利益实现
第三节  城市治理主体的行为规范
一、城市治理中的政府行为模式
二、企业行为在城市治理中的规范
三、非营利组织的行为规范
本章小结
结论与问题:城市治理与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