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和谐与幸福满足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2825791
  • 作      者:
    罗文英编著
  • 出 版 社 :
    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幸福”最初属于哲学领域的伦理道德范畴,是人类对人本原理性思索的哲学命题。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一开始就继承了哲学的伦理或价值传统,幸福不仅成为经济学领域研究的命题,更是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和出发点。实现幸福有两条基本途径:精神上的满足和物质上的丰富。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物质非常匮乏的年代,物质对幸福的效应很大,甚至可以完全弱化精神上的需要,成为实现幸福的唯一手段。经济学朝着实现幸福的重要手段是物质财富的研究思路发展,研究重点逐渐向创造物质财富和有效创造物质财富的方向靠拢。尤其是引入了数学计算工具后,经济学成为量化研究的科学,对幸福的研究从人文研究转为计量研究,而实现幸福的精神因素却很难用数学工具计算,导致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和伦理学结合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经济学不应该涉及伦理的或价值判断的问题。计量的困难性使经济学放弃了对“幸福”的研究,转而向单纯的、可以计量的物质财富研究,远离了经济学最初研究的目的与出发点。物质财富的价值单位是货币,总收入GDP成为20世纪初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命题,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工作的目标,20世纪末我国对GDP的崇拜达到了顶峰。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越来越感觉到货币收入和物质财富并不等同于幸福,也不是影响幸福的唯一因素,更不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由此,经济学家的研究重点逐渐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实现着经济学向幸福的回归。
    20世纪70年代阿玛蒂亚·森(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认为,人均收入的增加并不必然会带来社会福利的增加,经济学不应只研究总产出、总收入,而应关注人的权利和能力的提高。当代著名福利经济学家黄有光教授认为,福利经济学中的“福利”,指的其实就是幸福。20世纪90年代行为经济学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将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寻找当今经济学模型中的不足或遗漏,从而修正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等等基本假设。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行为经济学家卡尼曼教授的研究是这一领域突出的代表。
展开
精彩书摘
    3.理性主义幸福观
    理性主义幸福观把幸福看成是同现实生活无关的、先天存在的“绝对理念”。它以理性主义为思恕基础,将幸福渗透于人的灵魂深处,关注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完满,不重视物质上的享受和满足,强调人类的精神幸福。这一幸福观古代以柏拉图、斯多葛学派、亚里士多德等为代表,而近代以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等为代表。他们都强调理性作用,贬低感性与情感的作用,主张抑制欲望、追求道德的完善或精神上的幸福。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公元前347)是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师从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他直接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概念论”(即一切真正的知识都离不开概念,而任何概念都不反映具体的、变化着的事物,它是普遍的、永恒不变的),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理念论。继而在理念论的基础上,柏拉图提出了自己的幸福论:德性和智慧是人生的真幸福。德性是指美好的品德,而智慧则是指理念知识和推理。他认为,肉体的、感官的快乐都是暂时的、低级的,快乐是与痛苦联系在一起的,跟幸福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只有灵魂和理念才是永恒的、真实的、值得追求的东西,对理念的追求才会带给人们真正的幸福。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是古希腊理性主义幸福观的集大成者,也是幸福和谐论的代表。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幸福观,是对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和柏拉图的“善理念”理性主义的批判性发展,并发展出了德性与幸福、中庸与幸福的思想,论证了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的内在统一,强调了公共幸福高于个人幸福,把古希腊理性主义幸福思想推到最高阶段,为现代理性主义幸福观的产生提供了导向。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有其目的,善是人类本性意义上的目的。至善,即最高的善,意味着幸福。他说:“如果我们所有的活动都有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就是那个可实行的善”,“……我们还认为幸福是所有善事物中最值得欲求的、不可与其他善事物并列的东西”。他强调幸福的“完满性”,也就是至善性,这就使他把与幸福作为感官快乐的感性主义区别开来。但是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也并不排斥快乐,快乐是幸福的应有之义,是幸福的重要构成要素。他认为,幸福既然是一种现实活动,它本身就需要现实的条件或手段,以免幸福的活动因快乐的缺乏而受到阻碍。如果德性不能带来快乐,它就没有存在的可能。因此,亚里士多德强调德性与快乐的融合,但只有经过选择、节制、自制,从而达乎“中庸”的快乐和欲望才有可能是幸福的。他认为人生的幸福要具备三个条件:身体、财富和德性,德性是幸福的前提。他特别强调德性,“幸福不在于这类消遣,而如已说过的,在于合德性的实现活动。”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收入满足度与收入满足度差距指标的建立
第一章  社会和谐与国民幸福
第一节  社会和谐的实质是国民幸福
第二节  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五大矛盾

第二章  幸福学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幸福学的起源:幸福与哲学
第二节  幸福学的发展:幸福与心理学
第三节  幸福的扬弃与回归:幸福与经济学

第三章  收入满足度与收入满足度差距指标的建立
第一节  建立收入满足度指标
第二节  建立收入满足度差距指标
第二篇  收入满足度和收入满足度差距在上海地区的运用

第四章  2006年上海居民收入满足度指标的测定与分析
第一节  2006年上海居民收入满足度调查
第二节  2006年上海居民收入满足度有较大幅度提高
第三节  上海居民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凸现
第四节  低收入者收入满足度效应最大

第五章  收入满足度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满足度关系分析
第二节  性别与收入满足度关系分析
第三节  收入满足度与年龄差异的分析
第四节  收入满足度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

第六章  上海居民收入满足度差距指标的测定与分析
第一节  2004年、2006年、2007年三次上海地区收入满足度抽样调查数据的比较分析
第二节  从收入满足度和收入满足度差距数据解读上海社会和谐状况
第三篇  收入满足度与收入满足度差距指标在河南安阳、信阳地区的应用

第七章  河南安阳、信阳居民收入满足度指标的测定与分析
第一节  2007年河南安阳、信阳居民收入满足度调查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农村养老方式与收入满足度
第三节  农村土地使用方式与收入满足度
第四节  农村就业方式与收入满足度

第八章  基于公平视角看我国农民的收入增长滞缓问题
第一节  公平理论的概述
第二节  农民的收入增长滞缓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农民收入增长滞缓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促进农民国民待遇的平等,实现收入快速增长

第九章  收入满足度与婚姻关系的城乡比较分析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我国婚姻与收入满足度关系的城乡比较
第三节  我国现阶段收入满足度与婚姻关系城乡差异性的启示
收入满足度调查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