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收入分配合理有序的要求。要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中等收人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我国已经实现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普遍富裕的目标,最基本的标志是中等收人者占多数。为了实现中等收入者比重占多数的目标,必须大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在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加大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力度,使越来越多的低收人者成为中等收入者,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收入结构,为建立稳定的社会结构奠定基础。
四是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要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承担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是我们党对人民健康与政府职能关系认识的深化,需要在实践上推动这项工作尽快提高水平。
五是加强社会管理的要求。要使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我国单一的社会结构正向多元和立体的社会结构转化。要适应新形势,加强社会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规范发展社会组织,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稳定、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的具体措施
(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特别要切实加强德育工作,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要位置,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优化教育结构,要坚持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形成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