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篇
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经验事实:1952~2006年——基于样本时期和滤波算子的比较研究
二、文献评述:是RBC方法还是Non—RBC方法
首先回顾国内关于RBC(或DSGE)模型的研究。卜永祥和靳炎(2002)是这一领域内的最先尝试者,他们的模型研究了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股票价格和商业贷款等经济变量之间的波动关系,指出技术冲击可以解释76%的中国经济波动,按影响由大到小排列,与中国经济波动关系密切的金融指标分别为M2和M1,与股价变动率关系密切的金融指标分别为M2、金融机构贷款和M1。陈昆亭、龚六堂和邹恒甫(2004a)同样认为基本RBC模型对中国经济波动的解释力度可以达到80%以上,但模型预测的就业与经验事实存在较大偏差。陈昆亭、龚六堂和邹恒甫(2004b)则更进一步区分了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指出中国的经济波动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是由供给冲击造成的。与之不同的是,黄赜琳(2005)在模型中引入一种特殊的需求冲击——政府支出冲击,考察了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周期特征及财政政策效应问题,发现技术冲击和政府支出冲击可以解释70%以上的中国经济波动特征。杜清源和龚六堂(2005)则在基本RBC模型中引入“金融加速器”,分析金融信贷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对经济造成的影响,研究证实了“金融加速器”的存在,即微小的波动都可能会对经济产生极大的影响。陈昆亭和龚六堂(2006)进一步对基本RBC模型进行扩展,建立了包含黏持性价格和内生货币机制的动态周期模型,预测结果比标准RBC模型有显著改进。李浩等(2007)在Sehmitt—Grohe和Uribe(2003)的基础上,运用中国数据的参数校准,表明开放经济模型比封闭经济模型更能准确地刻画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特点。胡永刚和刘方(2007)研究了就业的非周期性和隐性失业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注意到中国信用制度不完善所导致的消费波动较大的问题,通过引入劳动调整成本和流动性约束,改善了模型各变量尤其是消费与其实际值的匹配程度,较好地模拟了1978年以来中国消费波动较大的经验事实。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