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红军举世罕见的二十大战役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6875780
  • 作      者:
    姚有志,李庆山主编
  • 出 版 社 :
    白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红军举世罕见的20大战役》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多位军事专家鼎力推荐,真实再现我军历史王牌战役。众多战役资料首次公开,翔实准确的战争纪实,军事专家的全面分析,大量权威的作战地图,弥足珍贵的历史图片。
    红军,从硝烟中诞生,在炮火中成长,用血肉之躯保卫了革命的火种。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七百里驱十五日”“天兵怒气冲霄汉”“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迈斗志和英雄气概,还有血染湘江,“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的悲壮和惨烈。历史虽已远去,但那一幕幕壮烈的场景犹在眼前,我们怎能忘记他们的豪迈斗志和英雄气概!
展开
作者简介
    姚有志,战略学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原部长,少将军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军事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战略学博士生导师。曾担任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会长。撰写和主编的主要著作有:《国防理念与战争战略》《力与美的探索》《毛泽东大战略》《邓小平大战略》《20世纪战略理论遗产》《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军事学者评点军事文学》等。
    李庆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战略研究员,大校军衔。长期从事国际军事、国防,战争战略、军史研究,完成多部学术著作和数十部军事科普读物,如:《新军事革命与高技术战争》《未来世界军事报告丛书》《八一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征战纪实》《世界军事宝典》《中国红色旅游》《大长征》《蒋介石大败迹》《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122个国家军事演习内幕》《158个国家军队授衔內幕》《61个国家王牌部队内幕》《志愿军援朝纪实》等,曾获军队学术成果特等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他们从南昌城头的硝烟中诞生,从雪山草地的风霜中走来,他们经历了火与血的洗礼,造就了坚强不屈的铮铮铁骨,二八年抗战,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三大战役,百万雄师埋葬了蒋家王朝;他们雄赳赳气昂昂,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留下了保家卫国的美名。一路走来,几多风雨几许血泪,青春和生命在那面火红的国旗上留下多少悲壮的记忆和鲜活的画面,是他们奠定了新中国成立的基石,现在的和平岁月已不见硝烟,抢险救灾是他们的第二个战场:汶川抗震、九八抗洪、大兴安岭灭火……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不怕疲劳、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和优良传统:我们的军队无坚不摧,所向披靡,有了这样的军队,我们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
展开
精彩书摘
    南昌起义  共产党打响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提出军事暴动的第一人
    蒋介石的大屠杀,使中国共产党人在血泊中终于惊醒,毅然决定举起武装起义的大旗。周恩来便是第一个提出进行军事暴动的人。
    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接触马克思主义,1919年回国。1920年11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秋回国,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从事军事工作的领导之一。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925年2月和9月,领导和指挥了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 
    周恩来早在1927年6月17日和20日的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就提出了湖南暴动计划。会后,政治局决定由周恩来指挥这次湖南暴动。蔡和森也曾提出了“两湖暴动”计划,以“推翻国民党中央”,“建立五万农军”。这些计划后来因为共产国际代表罗易的反对没能实行。
    湖南暴动计划被取消后,陈独秀再也拿不出任何管用的主张,许多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强烈反对陈独秀的领导。在这种情况下,7月12日中共中央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采取非常措施,决定停止陈独秀的领导权,以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中的张国焘、周恩来、李立三、李维汉、张太雷五人,组成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务委员会,代行党中央政治局职权,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委会组成后,作出两项重大决策: 
    一、发动农民运动基础较好的湘、鄂、粤、赣四省农民进行秋收起义,夺取政权,实行土地革命。
    ……
展开
目录
南昌起义  共产党打响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提出军事暴动的第一人
起义地点的选择
共产国际代表参加了南昌起义
起义计划的拟订
起义前的激烈争论
惊心动魄的起义前夜
敌军将领竟未进行反暴动准备
起义军兵力部署
南昌起义的第一枪
5小时激战经过
起义胜利后的南昌城
蔡廷锴叛逃
贺龙“投机”
虎口脱险
起义几千人成了国民党军俘虏
盘点

秋收起义  农村包围城市的开始
毛泽东板仓遇险
秋收暴动大纲的制定
毛泽东不愿进中央政治局
暴动决策中的毛泽东
参加秋收暴动的武装力量
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
陈永清回忆毛泽东部署秋收起义
进击长沙
彭公达、毛泽东被免职
毛委员力改部队方向
毛泽东面对苍天悲呼
盘点

长沙战役  红军攻下省会唯一战例
毛泽东被点名批评
彭德怀的声音
为纪念平江暴动准备的“礼物”
长沙外围的歼灭战
何健仓皇出逃
“克鲁白”山炮
红一方面军的诱歼战术
蒋介石电慰何健
盘点

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  中国革命史上光荣的一页
蒋介石与肃清“匪共”
毛泽东的“诱敌深入”
彭德怀“叛变投敌”
筹措经费
“剿匪”兵力部署
鲁涤平的“剿共”作战计划
张辉瓒与公秉藩自相残杀
红军小布设伏计划流产
敌总指挥被俘
张辉瓒被俘之后
盘点

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  以弱胜强之典范
打还是不打
蒋介石挖毛泽东的祖坟
何应钦的作战任务分配方案
“诱敌深入”应对“分进合击”
红军助劳耕田
出奇兵全歼敌两个师
横扫敌军700里
赵子立的回忆
公秉藩被俘脱逃记
盘点

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 磨盘战术显神威
天主教堂内的红军总部
蒋介石亲赴南昌“剿匪”
总前委的讨论
蒋军分兵左右翼
红军在走中取胜
5天3胜,歼敌万令人
“牵鼻子”战术
彭德怀 马当先
战士拳打了军团长
军长黄公略牺牲
刘慕光的回忆
中央革命根据地
盘点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 7万打败50万
庐山“清剿”会议
“电报对抗战”
解除毛泽东兵权
蒋军中路军作战计划
红军前后方的矛盾
敌两个现代化师被歼记
一夜3次敌情报告
草台岗红军再显神威
当时红军的供给
林彪审问“蒋介石”
盘点

漳州战役 一次成功的攻城战
中央局不同意毛泽东的意见
毛泽东两次致电周恩来
夜渡汀江
毛泽东率部打龙岩
一天歼敌4个团
红军首次缴获敌机
聂荣臻与林彪发生争吵
周恩来和毛泽东的军事合作
盘点

苏家埠战役 围点打擾
硝烟中走来红四方面军
布阵黄安城内外
“围点打援”方针
狭路相逢勇者胜
分割包围之势的形成
打击援苏家埠之敌
再打援兵2万人
解剖红军空前的胜利
盘点

反6路围攻 严重打击了四川军阀的暴虐统治
刘湘的6路围攻部署
徐向前的应对方针
敌总指挥被撤职
后方对前线的支援
”神仙”拈香卜卦
少林武将许世友
东西线大反攻
后人的总结
盘点

湘江战役 红军长征最惨烈的一幕
李德总指挥
中共与“剿匪”军总司令的秘密和谈
参加长征的实际人数
贻误渡湘江的战机
长征出发前“三人团”三位夫人的担忧
成功突破蒋军三道封锁线
蒋介石的湘江追堵方案
毛泽东三次建议被拒绝
白崇禧撤离湘江防线的原因
抢渡湘江的政治命令
代价惨重的湘江战役
激战湘江时的李德和博古
盘点

强渡乌江 一扫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
毛泽东获得发言权
“黎平会议决议”
“三人团”的军事决策权被中止
蒋介石的一箭双雕意图
集聚乌江两岸的敌我兵力
李德幸灾乐祸
强渡天险,神炮立功
毛泽东赞浮桥
强渡乌江英雄谱
刘伯承智取遵义城
盘点

四渡赤水 毛泽东用兵真如神
博古、李德被取消最高军事指挥权
蒋介石的“围剿”计划
中革军委撤出遵义城
毛泽东总结工城战斗的失利
一渡赤水:暂时跳出敌人包围圈
二渡赤水:取得长征以来的最大胜利
是否攻打鼓新场
三渡赤水:寻求新的机动
四渡赤水:把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用在身后
四渡赤水的功臣——电台
蒋介石亲自指挥
统帅的艺术
林彪要毛泽东让位
盘点

遵义战役 中共路线的胜利
红军缩编之后
蒋军分进合击
重返黔北
牵“牛”宰“猪”
王家烈号啕大哭
蒋介石的“奇耻大辱”
精彩的抓俘虏场面
生死离别后的短暂幸福
盘点

大渡河战役 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役
强渡嘉陵江 策应中央红军的一次成功行动
直罗镇战役 大本营落在西北的奠基礼
东征战役 政治军事双胜利
西征战役 争取西北抗日力量大联合  
山城堡战役 三军合力打胡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