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婚姻家庭案件审判依据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308240
  • 出 版 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本系列丛书从“案件审判”的角度出发,除完整收录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更涵盖很多最高人民法院对具体问题的答复、复函、会议纪要、地方高级人民法院的司法政策等,同时提炼出每一类纠纷案件所涉及的具体法律条文。适合广大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其他法律工作者、案件当事人查阅和学习之用。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从“案件审判”的角度出发,收录了与房地产案件相关的143个法律文件,分为土地篇和房地产篇两个部分。其中,土地篇又分为综合、土地管理、土地权属、土地的取得与出让、农村土地五项;房地产篇分为房地产开发、建设工程、房屋买卖、房地产抵押、房屋租赁、物业管理和房屋的拆迁、安置、补偿七项。<br>    本书区别于一般法律工具书的最大特点在于:<br>    1.重点收录司法文件——除了完整地收录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更涵盖很多最高人民法院对具体问题的答复、复函、会议纪要、地方高级人民法院的司法政策等。<br>    2.依据指引——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新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提炼出每一类纠纷所涉及的审判依据,方便读者迅速查找到具体的法律条文。<br>    3.关联依据——在重要的法律条文下链接本书中收录的与其相关的法律规定,为读者全面了解某个问题的法律依据提供指引。<br>    本书适合广大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其他法律工作者、案件当事人查阅和学习之用。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节录)<br>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7号公布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br>    第二章  公民(自然人)<br>    第一节民  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br>    第九条【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起止】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br>    第十条【公民民事权利能力平等】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br>    第十一条【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r>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r>    第十二条【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br>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br>    第十三条【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br>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br>    第十四条【法定代理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br>    第十五条【公民的住所】公民以他的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为住所,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br>    第二节  监护<br>    第十六条【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br>    ……
展开
目录
常见纠纷依据指引<br>缩略语<br>一、综合<br>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br>(2006年6月29日)<br>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节录)<br>(1986年4月12日)<br>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br>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节录)<br>(1988年4月2日)<br>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节录)<br>(2,007年3月16日)<br>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br>(2:005年8月28日)<br>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节录)<br>(2007年10月28日)<br>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br>若干问题的意见(节录)<br>(1992年7月14日)<br>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br>(2001年12月21日)<br>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br>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br>(2008年11月25日)<br>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br>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br>(2008年11月3日)<br>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br>干问题的规定<br>(2008年8月21日)<br>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节录)<br>(1984年8月30日)<br>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br>中有关举证时限规定的通知<br>(2008年12月11日)<br><br>二、婚姻<br>(一)综合<br>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br>(2001年4月28日)<br>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br>若干问题的解释(一)<br>(2001年12月24日)<br>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br>若干问题的解释(二)<br>(2003年12月25日)<br>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汁划生育法<br>(2001年12月29日)<br>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节录)<br>(1994年10月27日)<br>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节录)<br>(2005年8月28日)<br>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节录)<br>(2006年12月29日)<br>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朱成年人犯罪法(节录)<br>(1999年6月28日)<br>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节录)<br>(1996年8月29日)<br>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节录)<br>(2008年4月24日)<br>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认真学习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通知<br>(2001年5月10日)<br>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符合结婚条件的男女在登记结婚之前曾公开同居生活能否连续计算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并依此分割财产问题的复函<br>(2002年9月19日)<br>关于在享受本人工龄和已死亡配偶生前工龄优惠后所购公房是<br>否属夫妻共同财产的函的复函<br>(2000年2月17日)<br>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重婚案件中受骗的一方当事人能否作<br>为被害人向法院提起诉讼问题的电话答复<br>(1992年11月7日)<br>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重婚案件的被告人长期外逃法院能否<br>中止审理和是否受追诉时效限制问题的电话答复<br>(1989年8月16日)<br>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处理重婚案件的程序问题的电话答复<br>(1986年12月11日)<br>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破坏军人婚姻罪的四个案例》的通知<br>(1985年7月18日)<br>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旅居外国的中国公民按居住国法律允许的方<br>式达成的分居协议,我驻外使领馆是否承认问题的函<br>(1984年12月5日)<br>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驻外使领馆处理华侨婚姻问题的若干规定<br>(1983年12月27日)<br>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认和公证事实婚姻问题的复函<br>(1982年lO月5日)<br>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军事法院判处的重婚案件其非法婚姻<br>部分由谁判决问题的电话答复<br>(1980年11月27日)<br>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破坏军婚案件中几个问题的批复<br>(1977年6月13日)<br>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婚姻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br>(2006年11月6日)<br>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婚姻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br>(2001年11月9日)<br>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下发《关于在民事审判中实施<br>(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暂行意见》的通知<br>(2001年6月7日)<br>(二)结婚<br>婚姻登记条例<br>(2003年8月8日)<br>民政部关于贯彻执行《婚姻登记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br>(2004年3月29日)<br>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br>(2003年9月25日)<br>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办法<br>(2006年1月23日)<br>婚前保健工作规范<br>(2002年6月17日)<br>民政部办公厅关于执行《关于离婚当事人申请再婚登记的补充规定》若干问题的解释<br>(2000年7月19日)<br>民政部、外交部关于印发《关于离婚当事人中请再婚登记的补充规定》的通知<br>(1998年12月18日)<br>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婚姻登记行政案件原告资<br>格及判决方式有关问题的答复<br>(2005年10月8日)<br>……<br>三、继承<br>四、收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