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行政规划的法治化:理念与制度:rationality and institutional practice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696572
  • 作      者:
    宋雅芳等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宋雅芳,女,1963年出生,四川绵阳人,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河南省行政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河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顾问专家、郑州大学校长法律顾问等职,先后在《中国法学》、《行政法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行政规划确定程序中的参与机制》等学术论文四十余篇,撰写第一、二、七章。
展开
内容介绍
    《行政规划的法治化:理念与制度》对于相关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计划或规划曾经长期被意识形态化了。近现代以来,随着国家任务的急剧扩张,崇尚自由法治理念的西方政府呈现出“计划狂热”的一面,现代行政甚至由“依法行政”演变为“依计划行政”。作为一种新型行政行为,行政规划为政府完成行政任务提供了必需的弹性空间,但是从法治的角度看,也对行政法治提出了挑战。
    如何从法治上应对这些挑战,构成了行政法理论与实践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目前,我国行政法治的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行政规划的法治化程度尤其不足。《行政规划的法治化:理念与制度》是我国目前出版的从行政法角度研究行政规划的第一部专论,它围绕什么是行政规划、如何控制行政规划权力以及如何使行政规划在法治的轨道内运行等问题,在借鉴域外相关法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行政法理论与具体规划实践做出了解答。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章  行政规划的功能
    行政规划是行政主体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目的,完成行政事业目标,依法确定管理目标和制定实现目标措施或手段的行为。“二战”后,随着行政使命的急速扩张,通过行政规划增进国民福利、改善国民生活以及积极地影响和调节社会,成为各国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明确行政规划的功能定位,以及在确认政府在行政规划中的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如何贯彻科学、民主、法治的理念,架构各种利益均能得到充分表达和具体实现的规划确定机制,乃是包括行政法学在内的功能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学界主要观点
    行政规划是现代行政机关频繁采用的行为方式之一,但是由于理论的滞后,它在行政行为体系中的位置一直不明晰。不仅大陆如此,台湾学者吴信华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台湾地区方有较为体系的研究,相较于起步较早、学界讨论亦较深入的其他行政法学上的热门课题,如行政处分、行政命令(法规命令及行政规则)与行政契约等,行政计划无疑是一个较新兴的课题。纵观国内外关于行政规划功能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
    1.杨建顺教授认为,行政规划具有如下功能:(1)科学、合理地实施行政的功能。行政计划必须设定综合的、科学的、合理的行政目标。为实现福利行政,仅仅靠树立理想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准确把握社会的现状和行政需要的动向的基础上,合理地分配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资源,科学地具体选择并设定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实现的、最接近理想的状态,以此作为行政为之努力的目标。这是行政计划的第一功能。(2)调整和综合功能。社会形成行政跨越各个行政领域,若任行政的割据主义横行,则行政政策将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相互之间不协调的现象便难以避免。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行政规划概述
第一节 行政规划的概念与特征
一、行政规划的概念
二、行政规划的特征
第二节 行政规划的分类与性质
一、行政规划的分类
二、行政规划的性质
第三节 域外行政规划法治化述评
一、德国
二、日本
三、我国台湾地区
第四节 我国行政规划理论研究及法治化现状与展望
一、行政规划理论研究之发展
二、行政规划立法之梳理与分析
三、行政规划法治化之展望

第二章 行政规划的功能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学界主要观点
二、国内外研究评析
三、本书之认识
第二节 行政规划的功能和法律效果
一、行政规划的功能
二、行政规划确定裁决的法律效果
第三节 行政规划功能的实现保障
一、实体保障
二、程序保障
三、其他应注意事项

第三章 行政规划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行政规划的现实性基础——资源的稀缺性
一、资源稀缺性的经济学阐释
二、资源稀缺与行政规划的历史联结
三、对行政规划的现实性需求
第二节 行政规划的正当性基础——国家任务的演变
一、消极国家理念
二、积极国家理念
三、辅助性国家理念
第三节 行政规划的合法性基础——社会法治国原则
一、社会法治国原则的确立
二、行政规划的法治化
三、行政规划对法治的挑战

第四章 行政规划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行政规划基本原则概述
一、行政规划基本原则的含义
二、行政规划基本原则的性质
三、行政规划基本原则的功能
四、行政规划基本原则的分类
第二节 行政规划的实体性原则
一、规划法治原则
二、专业性和政治性相结合原则
三、整体协调性原则
四、比例原则
五、信赖保护原则
第三节 行政规划程序性原则
一、正当程序原则
二、公开、公正、公平原则

第五章 行政规划的范围
第一节 行政规划范围概述
一、行政规划范围的概念
二、行政规划范围的价值目标
三、行政规划范围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第二节 中外行政规划范围的比较与借鉴
一、行政规划范围概览
二、我国行政规划范围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三、对域外成果的借鉴
第三节 我国行政规划范围之界定
一、确定行政规划范围的原则
二、确立行政规划范围的标准
三、影响行政规划范围的基本因素
四、界定行政规划范围的方式
第四节 我国行政规划范围的具体设定
一、经济规划
二、土地规划

第六章 行政规划的主体
第一节 行政规划主体概述
一、行政规划主体的界定
二、行政分权与规划主体多元化
三、研究行政规划主体的意义
第二节 行政规划主体制度考察
一、美国
二、法国
三、日本
四、我国台湾地区
五、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六、启示与借鉴
第三节 我国行政规划主体制度前瞻
一、我国行政规划主体制度现状
二、我国行政规划主体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我国行政规划主体制度的完善

第七章 行政规划的程序
第一节 行政规划的过程控制
一、规划裁量与过程控制
二、行政法程序意义上的规划程序
三、正当程序——行政规划程序立法的精髓
第二节 国外行政规划程序立法考察
一、美国行政规划程序
二、德国行政规划确定程序
三、日本行政规划程序
四、行政规划程序的结构解析
第三节 我国行政规划程序的规范分析
一、当前我国行政规划程序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我国现行规划程序立法的文本分析
三、我国行政规划程序的宪政审视——以城乡规划为例
第四节 完善我国的行政规划程序——以行政程序立法为中心
一、中国行政规划程序法典化的模式选择与制度建构
二、《行政程序法试拟稿》和《建议稿》规定的规范分析
三、完善行政程序法上行政规划确定程序之建议

第八章 行政规划的法律救济
第一节 行政规划诉讼的一般理论
一、行政规划诉讼的受案范围
二、行政规划诉讼的审查范围
三、行政规划诉讼的审查对象
四、行政规划诉讼的判决种类
第二节 行政规划诉讼的实证分析
一、行政规划案件的受理
二、行政规划诉讼当事人
三、行政规划案件的裁判
四、行政规划案件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行政规划赔偿
一、行政规划赔偿的概念
二、行政规划赔偿的范围
三、行政规划赔偿的当事人
第四节 行政规划补偿
一、行政规划补偿的概念
二、行政规划补偿的范围
三、行政规划补偿的标准
四、行政规划补偿的裁决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