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什么是最好的辩护?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696992
  • 作      者:
    杨忠民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杨忠民,生于1952年5月,云南昆明人。下过乡,当过兵,作过工人。1982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法学教授。曾在《天涯》、《书屋》、《法学家茶座》、《南方周末》等刊物上发表多篇短文、随笔。
展开
内容介绍
  一次别样的法治“常识”之旅。结合历史上的种种事件,对于法治原理作出的深入解读。文笔清澈、细腻、庄重,字里行间充溢着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心。
展开
精彩书摘
  我想,假若这思考关乎的是法的常识,上帝不仅会发笑,而且会大笑、狂笑不已,直到把假牙笑掉——假若他老人家牙齿不好的话。
  有何理由不笑呢?今天,多少学人或与博大精深同行,或与复杂解读相伴,或与玄妙机巧共舞,或争课题、作项目,或报成果、领奖金,你却在一旁敲击着最不学术的文字,用最简单的头脑,思考着最廉价的大词——公平、正义、自由、民主、人权……真不知今夕是何年!如何不让人发笑?
  然而,在我执拗的思维中,法的常识,因其关乎法的基本价值,关乎法的灵魂,在当下中国法律或法学的语境中,是最不需要讨论而又必须时时记起的。一个法律学人(或者说,一个搞法律的人)固然不能排斥对法律的技术分析——在形式上,构造法律的技术应当是最完美的,其理应作为法学所追求的一个目标——可是,无论构造法律的技术如何完美,最终指向的仍然是法的基本价值问题。轻视法的常识,不屑于法的基本价值分析,而醉心于技术的完美,殊不知,如此精心构造的,可能是没有灵魂的法律——一副打磨精致且可以为少数人恣意挥舞的镣铐,难道是我们需要的吗?
  正因为如此,我更愿意回到常识,更喜欢以常识的眼光,来观察那些曾经的故事。
展开
目录
什么是最好的辩护?
达摩克利斯剑的折断
麦卡锡及其主义的终结
“先审后斩”与战争的逻辑
法官缘何如此恐怖?
自然法,还是法律实证主义?
谋杀历史的罪恶
罗伯斯庇尔的血腥转身与1965年的《编译者序言》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