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观今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1074857
  • 作      者:
    释印顺著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空宗——圣龙树的论典,对我可说是有缘的。早在民国十六年,我开始阅读佛典的时候,第一部即是《中论》。《中论》的内容,我什么都不明白,但一种莫名其妙的爱好,使我趋向佛法,终于出了家。出家后,曾一度留意唯识,但不久即回归空宗——嘉祥的三论宗。抗战开始,我西游四川,接触到西藏传的空宗。
展开
精彩书评
    中观学值得称述的精义,莫过于“大小共贯”、“真俗无碍”。
  ——印顺
展开
精彩书摘
    一般所说的印度论理学,称为“正理”,渊源很早。梵语尼夜耶,译为正理,正理即是真理;后来,即转用为论究考察真理的方法,成为印度论理学的专称。这和西洋的逻辑,从逻格思的术语变化而来一样。印度的正理学派,约成立于西元之初。其后,佛教学者也加以采用,特别是法相唯识学,即发展为著名的因明。正理学派的论理方法,总凡十六句;他的论式,是五分论法。到世亲及弟子陈那,把五分论法加以改善,成为三支论法。因明是佛教所用的术语,因为考察事理真相的三支论法,主要是以理由——因支来证明宗义,因支特别重要,故名因明。然也没有忘弃正理一词,如陈那师资所著的《因明正理门论》、《因明入正理门论》等是。<br>    现在说中观,《中论》即是中道的方法论、论理学,这不但事实如此,在名称也是如此的。如正理是真理,在印度早成为论理学的专名,而龙树的《中论》等五部论典,即被称为“五正理聚”,这可见《中论》等即是以论理方法探究真理之学。又如《菩提道次论》,即每称中道观察为“正理观察”。法相唯识家的因明与龙树学系的中观,虽同为论理方法,而因为中观本源于佛陀的缘起法,因明却仅是正理学派方法——可说是常人的方法论的修正。所用的方法不同,所以对究竟实相的中道,也不免有所不同。这也是空有二宗的根本不同处,所以要特别地揭示出来。中国的古三论师,并未使用因明式的方法。到了唐代的新三论宗,即贤首承日照三藏的学系,也采用了因明(不过,也说它是不究竞的),如《十二门论宗致义记》所说。中观学在印度,龙树论是没有承认正理学系的方法论的。
展开
目录
    自序<br>    引言<br>    第一章 中道之内容及其意义<br>    第一节 中道之内容<br>    第二节 中道之意义<br>    <br>    第二章 龙树及其论典<br>    第一节 龙树论略说<br>    第二节 《中论》为《阿含》通论考<br>    <br>    第三章 缘起之生灭与不生不灭<br>    第一节 无生之共证与大乘不共<br>    第二节 声闻常道与大乘深论<br>    第三节 三法印之横竖无碍<br>    第四节 缘起之综贯性<br>    <br>    第四章 中道之方法论<br>    第一节 中观与中论<br>    第二节 因明与中观<br>    第三节 闻量·比量·现量<br>    <br>    第五章 中观之根本论题<br>    第一节 缘起<br>    第二节 自性<br>    第三节 空<br>    第四节 缘起自性空<br>    <br>    第六章 八不<br>    第一节 八事四对之解说<br>    第二节 不<br>    <br>    第七章 有·时·空·动<br>    第一节 有——物·体·法<br>    第二节 时间<br>    第三节 空间<br>    第四节 行——变动·运动<br>    第五节 无言之秘<br>    <br>    第八章 中观之诸法实相<br>    第一节 总说<br>    第二节 性·相<br>    第三节 体·作·力<br>    第四节 因·缘·果·报<br>    <br>    第九章 现象与实性之中道<br>    第一节 太过·不及·中道<br>    第二节 即·离·中道<br>    <br>    第十章 谈二谛<br>    第一节 总说<br>    第二节 二谛之安立<br>    第三节 二谛之抉择<br>    <br>    第十一章 中道之实践<br>    第一节 顿渐与偏圆<br>    第二节 缘起空有<br>    <br>    第十二章 空宗与有宗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