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耕地
中国自古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动脉,用牛耕地有着漫长的历史,耕地是农民主要的一个社会行当。种田出粮食,养家糊口,代代不变,生生不息,沿袭了数千年的历史。
耕地主要工具是驯服牛来劳作,至今可考的历史约有三千多年。当初,牛耕技术只限于长江流域一带,范围有限,得不到推广。直到汉代,也就是公元前200年左右,汉武帝决策,以行政命令的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牛耕技术,出现了农业改革的新起点。
这一时期,汉武帝在平叛内乱后,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此时,冶铁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开始用铁制造农具。犁铧的出现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里程碑,我国使用犁铧的历史要早于欧洲整整一千多年。
耕牛力大,不仅能吃苦耐劳,而且性情驯良、易于驾驭。用它耕地,是最好的畜力。汉武帝看到了畜力的作用,于是,数次颁发诏书,号召农户养牛,用牛来耕地、拖拉重物。牛的普遍使用,使小农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农业的产量大幅度地增长。历朝历代的皇帝皆注重牛耕,每到开春,有的还亲临先农坛,扶犁耕地,鞭打春牛,为一年的风调雨顺祈福。地方府县亦照例而行,打春牛成了中国农村的习俗。
尽管如此以牛耕地,而农民的劳动依然艰辛。尤其在过去的封建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广大农民由于种种原因失去了耕地,大部分的土地却落到少数地主手中,耕地者不仅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受到地主的剥削和欺侮。
崇奉:神农
据史书记载,神农母亲叫安登,于今湖北省随州厉山镇九龙山南麓的一个山洞里“感农而生炎帝”。汉朝蔡邕《独断》里说:“稷神,盖厉山氏之柱也。柱能殖百谷,帝颛项之世,举以为田正,天下赖其功。”神农自夏朝以后被当做稷神而祀之,旧时民间很多地方都尊称神农为“五谷祖”,如在太湖边,在苏州、无锡、湖州一带民间许多地方,千百年来相传伏羲、神农曾于此地传播五谷种植的技术。有首歌谣唱道:“伏羲神农驾金龙,九龙山下五谷种。传下五谷救万民,万民万代谢喜(羲)农。”相传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是“五谷神”诞辰,每到这一天,农民都要备以丰盛的三牲果品,虔诚祭拜。
耕地行当的农民,有的地方供奉的神还有“五谷母”、“王母娘娘”、“弃神”等。
2.车水
车水是中国农业水利灌溉田亩、种植禾稻中至关重要的大事。木制水车犹如长龙,连成一串的木盒斗状的水容器,好似一节节的龙骨。它有车身、车头、橄榄仔、57个车扇和一对车椅仔等木制部件组成。使用时可在河边搭起车棚,将车尾固定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