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建国,出于接受秦二世而亡的教训,对秦始皇推行的郡县制予以修改,实行的是郡县与诸侯国并行而以郡县为主体的郡国制。武帝之前,诸侯国势力较大,诸侯王如吴王刘濞、梁孝王刘武、淮南王刘安等仿效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王,网罗人才,养士成风,目的在于扩充势力,以便与中央王朝对抗。汉初距战国不远,所以士人身上还存有浓厚的游士习气,他们穿梭于诸侯国之间,合则留,不合则去,与诸侯王构成一种主客关系。而在诸侯王网罗的人才之中,也不乏一些刚从士人中分离出来的文人学士。
正是有了文人学士的参与,所以与春秋战国时代相比较,西汉前期诸侯国养士的活动,有了些文人生活的气息和色彩,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所谓的“梁园宾客”。
景帝时期,梁孝王刘武“招延四方豪杰,自山东游士莫不至”(《汉书·梁孝王传》),而其中便有如邹阳、枚乘、司马相如等一批“皆以文辩著名”的文化人。他们喜诗酒、好辞赋,爱自由自在地生活,呈现出一种与喜好在政治上投机钻营之游士不一样的生存方式,而他们的生活方式又影响了梁孝王和聚集在他身边的那群人,使“梁园宾客”有了些文人生活的气息和色彩。生活于东晋后期的著名文人谢惠连曾遥想当年,在他的《雪赋》中将“梁园宾客”的生活作了次艺术虚构的描写:“岁将暮,时既昏,寒风积,愁云繁。梁王不悦,游于兔园。乃置卮酒,命宾友,召邹生,延枚叟。相如末至,居客之右。”尽管是艺术的虚构,尽管其中融进了谢惠连自己生活时代的一些文人生存形式,但梁园里的那一群文人则是真实的存在,那群人身上散发出来的文人气息和文人色彩也可以说是艺术的真实。
不过,虽说聚集于梁园之中的那一群文人的生活中有了些文人气息和色彩,但是,“梁园宾客”还不能说是最早的文人团体:一是“梁园宾客”中大部分不是文人而是游士,即便是如司马相如等文人,身上也存在着较浓的游士特征。二是此时的文人创作作品主要不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而是为了讨好主人,以便获取主人的青睐和赏赐。也就是说,文学作品的创作不是出于内心的感悟或冲动,而是出于外在的功利目的。三是活动的文人特征并不明显。文人之间虽说在情感、志趣上相近,但类似于汉末以降文人相聚则吟风咏月、赏乐观舞、泼墨挥毫、悲歌长啸等具有明显文人特征的活动则很少见到。四是此时的文人还缺乏对艺术的热爱,缺乏审美的心境和为艺术而艺术的精神。所以,“梁园宾客”只能说是具有些文人的气息和色彩而已。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