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师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727622
  • 作      者:
    陈志勇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人类社会自古就是以群落为单元的,而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内涵及羹历史传承。虽然有些群落为社会的最底层,不为主流社会所认可,但他们仍按自身的方式存在着、发展着,并绵延几千年。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并使其成为中华五千年历史的丰富和文化补充。正所谓。高处不胜寒。低处纳百川一,其中的文化意蕴令人玩味反思。
展开
内容介绍
    世界文明古国创造的人类伟大文明,唯独华夏文明独存,其他的文明都衰落、消失了。这里的原因很复杂。但华夏文明中由于有群落生态的光辉,得以使这一文明延续下来,确是毋庸否认的。《古代社会群落文化丛书》将中国古代群落生态看做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得以延续发展的道德力量。是华夏文明的奇葩。研究中国文明史如果忽视中国古代群落生态,是极其不应该的。现在。西方人都承认了我们古代的群落生态,为什么我们自己还要忽视,不站出来进行全面研究。以弥补这一疏忽呢?<br>    本丛书通过对中国古代群落生态作为具象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寻找其与现代生态伦理文明的转化机制,对其当代价值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考察。在研究方法上,坚持以唯物史观作指导。既多方面揭示,又重点突出;既纵向考察,又横向比较。将研究对象始终置于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的大背景之中,以便古为今用,促进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
精彩书摘
    由长官自主配置僚属的制度,在中国古代通常称为“辟署”,亦曰“辟召”、“辟举”、“辟请”、“辟聘”、“辟置”、“辟属”等。“辟署制”的形成是在秦汉时代,它是与秦汉时代所确立的官僚政治体制相伴而生的、秦汉时代所确立的官僚制,是“命官制”和“辟署制”的产物。具体说,就是光由朝廷任命中央和地方各级长官,再由中央和地方各级长官自行完成僚属配置。<br>    西汉时即出现了辟署制,汉朝唯丞相为天子任命外,其他官员御史大夫以下都可以自行任命。虽然汉景帝为惩治吴楚之乱,废除了这个制度,罢黜了御史大夫以下的官员,但汉武帝时又下诏,除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不得擅补外,其余的州郡佐吏自别驾、长史以下,都可以由刺史、太守自行任命。此后的汉朝历代因袭不变。东汉时,辟署的范围更加广泛,辟举活动更为活跃,除公府和州郡的长官及主要属员如丞相府的长史,州郡县的丞、尉由中央政府任命以外,其余掾属吏职都由各部门长官自行辟用,辟主和被辟者一般遵循自愿原则,并形成相对固定的隶属关系。辟用之后,自愿原则依然存在。所辟之人如果和辟主志趣不同,或对辟主行为不满,或其建议不被采纳时,常常会离开辟主。从所辟之人和辟主的关系看,他们与后世师爷有很大的相似性。<br>    汉代征辟制与后代师爷薪俸来自主官对其负责的情形很大不同是,辟举一旦成为事实,被辟者就成为国家的正式吏员,享受国家提供的俸禄,接受辟主的领导,双方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上下级隶属关系。辟主要对佐僚加以约束,一旦僚属不胜职任,或有违法行为,辟主要负连带责任。<br>    与征辟制相行的是幕友制。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没能实现真正的大一统,为士人出游创造了基本条件,朝中公卿、将军、诸侯王、地方官员、贵势之家都能招致宾客。经文景“削藩”,至武帝“推恩”、“夺爵”,使诸侯王势力大减,特别是淮南衡山大狱之后,诸侯王只得衣食租税,实力大挫,不与政事,既无力也不敢再招置宾客了。武帝中期以后,能够招置宾客者为数寥寥。东汉初期政局不稳,游士宾客又开始活跃。<br>    以士人为主的宾客,其主要职责就是尽心尽力为主人服务,建言献策。如西汉初建,相国萧何深得民心,功高盖主,使汉高祖深感不安,萧何处境极为不妙。萧何采纳了宾客的正确建议,使其得以全身而退。汉代淮南王刘安,不喜狗马而好读书鼓琴,好讲学编书,《淮南子》就是他招集门人宾客集体编写的,其中重要的八位文人宾客便被后世称为“八公”。《史记·淮南衡山传》云:淮南王“阴结宾客,附循百姓,为畔(叛)逆事。”汉初以招置文士闻名的诸侯王还有吴王刘濞、梁孝王刘武。投奔吴王刘濞门下的文士有枚乘、邹阳、严忌,他们都擅长辞赋。后来吴王谋反,枚乘、邹阳等人见刘濞不听劝谏,一意孤行,就离开吴地而投奔梁孝王。梁孝王待他们为上宾,司马相如也弃官前往梁国,宾主相得,过着文酒高会的生活。参加梁园唱和的文人还有羊胜、路乔如、公孙诡、韩安国等。“梁园”也成为接纳宾客园苑的代称,唐朝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诗曰:“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汉时宾客与战国时一样,也遵循着“合则留,不合则去”的原则。从主宾关系看,主人对宾客待以师友之礼,礼敬有加。这些情况都使得两汉时期的“幕友制”与后世的师爷更为接近。<br>    魏晋南北朝时期,辟署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长官辟署佐僚的范围和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幕僚也可参与幕主的政事。《世说新语》上记载,东晋时权臣桓温独揽军政大权,有心废黜皇室,自己当皇帝。他手下有位参军,名叫郄超,精明强干,率先劝桓温“定废立大计”,深得桓温信任。桓温府中上下都称郄超“能令公(桓温)喜、能令公怒”。桓温自己要当皇帝,最大的阻力来自拥戴东晋皇室的江南世家大族。有一天,江南世族首领谢安、王坦之前来拜访,桓温为了仔细揣摩他们的来意,就派郄超卧在帘帐后记录谈话内容,不料双方才谈到一半,一阵穿堂风吹来,掀开了帘帐,郄超只得尴尬地起身向谢安、王坦之打招呼。精明老练的谢安只是哈哈大笑,说:“郄生真可称得上是‘人幕之宾’了。”谢安拜会桓温时,郄超奉命在帘帐后作记录,被谢安发现,笑他是入幕之宾,这件事说明幕府里的参谋、师爷,一向都是隐身幕后,参与机密。<br>    魏晋时期,游士宾客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仍然存在,但此时已经发生了分化,一部分开始从事农业生产,一部分人仍以游士的身份活跃于政治舞台。东晋以后,门阀制度限制了征辟制度的继续试行,一部分未能步入仕途的贤士,往往被引为私门宾客。宾客投奔主人,往往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对以后的出仕大有好处。在当时,主人对门客十分礼遇,待之为友,双方遵循着来去自由的原则。宾客在物质上待遇丰厚,在精神上也颇受礼遇,甚至主人常常会包庇纵容宾客的一些错误行为。魏晋南北朝之后,随着皇权的加强,游士宾客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幕友制度也日益衰微。<br>    自隋朝取代北周进而统一全国以后,“辟署制”被隋朝否定了。但由于隋朝的职官有“流内”、“流外”之分,规定流内的“品官”,都由朝廷统一任命,而“流外官”尚可以自行辟署,而且由于军事的兴起,军政长官自主辟署佐僚的情形又势不可免,尤其在军政领域军事首领任用“私人”或者亲信作为自己的佐僚较为普遍,因此,辟署制在隋朝并未被完全摒弃。<br>    到了唐代,辟署制又获得了新的发展。唐代在地方专司军事的将领如总管(后改为都督),尤其是督察军事的大总管(后改为大都督)和因征伐而设的行军大总管以及临时出征的将帅等,允许其自辟僚佐。至唐中叶由节度使或观察使取代了上述军职而兼领州刺史,形成了藩镇割据自雄的局面,节度使自主用人权就更大了。<br>    唐代节度使幕府辟署幕职有一定的程序。一般有一纸聘书,随书还要送上一些金帛之类的聘礼,所谓“撰书辞,具马币”,士人被延引入幕后使府即署其为判官、掌书记、参谋等一类的职位,然后再由幕府上报中央有关部门请授某官。唐代幕府中的幕职与前后的幕友皆有区别:汉代长吏可以直接辟署某人为某官,而不是先署某职,然后由朝廷命以某官。唐代与明清的幕宾也不一样。明清的幕宾完全是府主的私家人,是帮助府主处理日常政务的,既无官爵禄秩,亦不能考课升迁。而唐代的幕职却是国家官吏,有‘‘职”有“官”。但唐代的幕职既由使府聘请,幕主被罢免担任幕职的幕僚也就自然被罢免,因此唐代的幕僚具有很鲜明的私人性,这一点与后世的师爷基本一致。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师爷溯源<br>“师爷”称谓的出现<br>“师爷”的历史源头<br>“师爷”的发展与演变<br><br>第二章 明代师爷群落的初步形成<br>明代师爷的出现<br>明代各级衙门的聘幕之风<br>明代入幕人员的出身<br>明代主幕关系及幕宾职责<br><br>第三章 清代师爷群体的涌现与淡幽<br>清代师爷兴盛的表现<br>清代师爷兴盛的原因<br>清代师爷的人才来源<br>清代师爷群体的淡出<br><br>第四章 师爷的类型与作用<br>大席中的大席——刑名师爷<br>州县官的财神——钱谷师爷<br>其他类型师爷的概况<br>不同类型师爷的作用<br><br>第五章 师爷的游幕生活<br>师爷的地位<br>师爷的收入<br>师爷的生活<br>师爷的出路<br><br>第六章 师爷职业规范的养成<br>师爷职业能力的培训——学幕<br>师爷职业能力的养成——就幕<br>师父道德规范的养成——良幕<br>师父道德规范的反例——劣幕<br><br>第七章 师爷的职业观念与心态<br>师爷的从业目的<br>师爷从幕的隐蔽心理<br>师爷的职业心态<br><br>第八章 “元绍不成衙”:绍兴师爷的兴与衰<br>绍兴师爷群落的形成<br>绍兴师爷从业的盛衰<br>绍兴师爷兴盛的原因<br>绍兴师爷行业内部经营的方式<br>绍兴师爷群体的评价<br><br>第九章 晚清“四大幕府”的师爷<br>众流之汇“曾氏幕”<br>人才济济“李幕府”<br>中西荟萃“张阁府”<br>精英云集“袁家幕”<br><br>第十章 史上师爷逸事<br>绍兴师爷的“祖师爷”<br>绍兴名幕汪辉祖<br>绍兴师爷逸事举隅<br>肱股大臣为幕趣话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