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转型期的知识分子媒介形象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6060486
  • 作      者:
    陈媛媛著
  • 出 版 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社会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媒介形象研究》近代以来的印刷技术、新的出版机制、文化传播业的发达,为新的思想、学术之间彼此的科技和斗法提供了可能的舞台:伟大的舞台造就了伟大的演员。在现代的大学中,如果说大楼是基础、大师是灵魂,那么大舞台就应该是机制——它意味着研究冲动的促动、言说欲念的激发、交流碰撞的实现。在这样的机制中,精神、灵魂得到孕育!思想、学术实现成长!大学本身就应该成为一个众声喧哗的大舞台,一个为大师成长提供基础和机制的场所。
展开
精彩书摘
    一、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代,知识分子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群体。知识分子历来是被言说、书写的对象,其概念是一个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其内涵和外延的历史范畴,知识分子大约18世纪在欧洲出现,尔后传人我国,是一个颇有现代意味的外来词。在现代西方,虽然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的国家的知识分子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是现代意义的知识分子是指那些以独立的身份,借助知识和精神的力量,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体现出一种公共良知、有社会参与意识的一群文化人。这也是知识分子词源学上的原意①。正如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所言,知识分子“应该是每一时代的批判性良知”,他们是“社会的良心”(曼海姆)和“精神上的流亡者和边缘人”(萨义德)。
    近现代以来,传统知识分子向现代知识分子过渡,在精英文化式微,以消费主义为特征的大众文化崛起的社会语境中,曼海姆所提倡的“自由飘浮的”、“非依附性的”、独立的、批判的、普遍的知识分子消失了②。随着学院化、专业化时代的到来,公共知识分子随之消亡,公共文化和公共社会生活因此衰落③。而在当代中国,布尔迪厄所说的一种从特殊走向普遍的公共知识分子不仅是一个观念形态的理想类型,在学院内部和公共生活空间,他们正在出现,而且越来越活跃。这是专业化时代的公共知识分子,正是他们将学院生活与公共空间连接起来,并赋予超越的批判性意义。传统的公共知识分子死亡了,在整体话语的废墟上,新的一代公共知识分子凤凰涅粲,走向新生④。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二、关键概念的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框架
第一章 知识分子媒介形象呈现的社会语境
第一节 近现代知识分子与传媒的历史渊源
一、早期知识分子报人的办报活动
二、报刊是知识分子发表文艺作品的园地
三、报刊成为知识分子的立言空间
四、早期知识分子报人对报刊功能的认识
五、传媒实践中的知识分子转型
第二节 转型时期知识分子媒介呈现的现实境况
一、转型时期知识分子政策的转变
二、政治转型背景下知识分子与国家权力的新型关系
三、文化转型背景下的价值多元化
第三节 转型时期媒介呈现知识分子形象的社会意义
一、提升社会整体文化格调
二、对权力的制约和政府决策的监督
三、“知识成就未来”的全民想象与社会动员
四、公共领域的建构与社会关怀意识的彰显

第二章 知识分子媒介形象呈现的主要方式
第一节 新闻事件评说
一、专家型知识分子的集体登场
二、知识分子何以评说新闻
三、知识分子如何评说新闻
四、知识分子的新闻评说中突现的问题
第二节 公共事务言说
一、公共知识分子兴起
二、公共知识分子言说何以可能
三、公共言说的意义
四、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关怀
五、公共知识分子的言说困境
第三节 世俗生活展示
一、社会生活的世俗化
二、传媒视野中知识分子世俗生活展示
第四节 经典通俗解读
一、《百家讲坛》的“通俗说史”
二、电视知识分子走向大众

第三章 知识分子媒介形象的内涵
第一节 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媒介形象
一、研究方法和样本采集
二、研究发现与分析
三、研究结论与不足
第二节 “下沉的声望”——知识分子媒介形象危机
一、“断裂”的两级社会与精英联盟
二、知识精英与民众的紧张关系
三、“媒介声望下沉”——知识界学术浮躁之风

第四章 知识分子媒介形象呈现的制约机制
第一节 知识分子自身的分化和媒介态度
一、商品经济的逼压和精英文化的衰落
二、人文知识分子与科技知识分子的沉浮
三、知识分子职业分化
四、知识分子思想分化
五、知识分子对传媒的态度分化
第二节 传媒商业主义导向
一、新闻界对传媒属性的再定位
二、传媒商业主义倾向
三、传媒商业主义主导下的知识分子报道
四、“新闻场”与“学术场”——难以跨越的鸿沟
第三节 集体记忆的勾连
一、集体记忆的理论追述
二、传媒对知识分子集体记忆的建构
三、集体记忆与知识分子媒介形象呈现
第四节 意识形态的控制
一、媒介内部的权力实践
二、主流意识形态的彰显
三、知识分子话语权的框限
四、知识分子作为政治符号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