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建言中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1739438
  • 作      者:
    李中印主编
  • 出 版 社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建言中国》收录了50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知名专家学者等公开发表、还没有得到采纳的600多条建言,内容涉及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全部建议分六章:建言民主中国、建言富裕中国、建言文明中国、建言和谐中国、建言公正中国、建言和平中国。各章按建议涉及的工作部门分类编排。另外,选择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不同阶层人士提出的有重大影响的建言献策18条,叙述了建言形式、建言内容、决策过程、产生成效和影响等内容,组成《建言中国》第一章《产生重大影响的建言献策》。在《建言中国》最后,编写了第八章《部分被采纳建言索引》,收录了部分被采纳的建言献策。
展开
精彩书评
《建言中国》这本书,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它汇集了一大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方面专家学者、社会贤达,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计献策等生动情况。主编李中印是中央党校培训部副主任,他是个有心人,在平时工作中十分关注并收集这方面资料。尽管我们不能说这里收集的资料很全,但是它确实很有价值。如果你不相信,可以拿来读一读。<br>    ——李君如
展开
精彩书摘
    摆在读者面前的《建言中国》这本书,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它汇集了一大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方面专家学者、社会贤达,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计献策的生动情况。主编李中印是中央党校培训部副主任,他是个有心人,在平时工作中十分关注并收集这方面资料。尽管我们不能说这里收集的资料很全,但是它确实很有价值。如果你不相信,可以翻开读一读。中印同志希望我为此书做一个小序,我答应了。因为,这本书以翔实的资料证明了一点:中国的民主政治在改革开放中正在不断地发展着。<br>    2006年,我在美国访问和演讲时,总有人提问:你们什么时候开始政治体制改革?在他们看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进展有成效,政治体制改革则长期滞后。我当时的回答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以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开始的,这次全会的最大的贡献是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的战略转变,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最大的特点则是解放思想,发扬民主。中国改革开放,是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的。我当时举了一个例子:上一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改革,显然是经济体制改革,但在进行这样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了乡政权和县人大常委会,实行了县和县以下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制度。这是什么?这不就是政治体制改革吗?没有这样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那些认为中国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人,不仅看不到这些基本事实,而且陷入了自身的逻辑悖论。因为他们解释不了,为什么在一个他们认为“高度集权的专制社会”中,会允许公民在市场经济中自由发展,会出现那么成功的市场体系和经济发展。所以,观察和研究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及其走势,必须立足中国现实,客观地全面地认识中国的改革实践。中国的改革,既有战略,又有策略。研究中国问题,不能仅仅拘泥于一些概念,而要关注中国的实际做法。当时我还一口气讲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八个特点和做法,以说明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在不断发展。回国后,根据朋友的建议,在《北京日报》等报刊发表了这个答问的主要内容。因此,我读到中印同志主编的《建言中国》,十分感兴趣。它从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不断推进和深化,一个重要的原因和有利的条件,是我们在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中,“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的原则正在变为活生生的现实。党的十七大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更高地举起人民民主的旗帜”。 <br>    ……
展开
目录
建言中国 序一<br>建言中国 序二<br>第一章 产生重大影响的建言献策<br>查全性:建言恢复高考<br>汤敏:建言高校扩招<br>周日礼:建言联产承包<br>王翔:建言取消农业税<br>吴敬琏:建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r>厉以宁:建言股份制改革<br>秦其斌:建言发行中国第一股<br>黄文麟:建言国营企业改革<br>王波明:建言建立证券市场<br>张卫星:建言股权分置改革<br>李保民:建言成立国资委<br>胡鞍钢:建言分税制改革<br>王石:建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br>李一氓:建言外交政策调整<br>王大珩:建言发展战略高技术<br>王永志:建言载人航天<br>刘大响:建言上马大飞机项目<br>陶亨咸:建言设立中国工程院<br><br>第二章 建言民主中国<br>公民权利保障工作方面的建言<br>人大建设工作方面的建言<br>行政治理工作方面的建言<br>机构设置工作方面的建言<br>区划调整工作方面的建言<br><br>第三章 建言富裕中国<br>发展和改革工作方面的建言<br>能源工作方面的建言<br>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方面的建言<br>财政工作方面的建言<br>国土资源工作方面的建言<br>海洋工作方面的建言<br>测绘工作方面的建言<br>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方面的建言<br>交通运输工作方面的建言<br>民航工作方面的建言<br>铁道工作方面的建言<br>水利工作方面的建言<br>农业工作方面的建言<br>商务工作方面的建言<br>银行工作方面的建言<br>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方面的建言<br>海关工作方面的建言<br>税务工作方面的建言<br>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方面的建言<br>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方面的建言<br>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方面的建言<br>统计工作方面的建言<br>林业工作方面的建言<br>旅游工作方面的建言<br>证券工作方面的建言<br>保险工作方面的建言<br>第四章 建言文明中国<br>科学技术工作方面的建言<br>文化工作方面的建言<br>广播电影电视工作方面的建言<br>新闻出版工作方面的建言<br>体育工作方面的建言<br>知识产权工作方面的建言<br><br>第五章 建言和谐中国<br>教育工作方面的建言<br>民族事务工作方面的建言<br>民政工作方面的建言<br>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方面的建言<br>环境保护工作方面的建言<br>卫生工作方面的建言<br>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方面的建言<br>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方面的建言<br>宗教事务管理工作方面的建言<br>侨务工作方面的建言<br>台港澳工作方面的建言<br>地震工作方面的建言<br>气象工作方面的建言<br><br>第六章 建言公正中国<br>审判工作方面的建言<br>检察工作方面的建言<br>公安工作方面的建言<br>监察工作方面的建言<br>司法工作方面的建言<br>审计工作方面的建言<br><br>第七章 建言和平中国<br>外交工作方面的建言<br>国防工作方面的建言<br><br>第八章 部分被采纳的建言献策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