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现代人权论战:罗隆基人权理论构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07548
  • 作      者:
    刘志强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现代人权论战:罗隆基人权理论构建》利用大量的史料,对罗隆基人权理论作出了客观的考察与批评。作者认为,罗隆基系统构建的人权理论,是那个时代的一座丰碑。罗隆基的人权理论既是他一生全部政治思想的核心,也是他一生政治活动的基础。罗隆基以“人权论战”起家,强烈抨击国民党“党治”下的中国没有人权,幻想对其加以改造,走上宪政国家道路,为此提出“第三条路线”等政治主张。罗隆基书生论政成功,书生从政失败。实践的失败并不表明其理论就毫无道理。考察罗隆基人权理论,不能仅从道德标准来判断政治上的是非,尽管他的人权理论抑或可商,但其精华实质仍对现代中国具有启迪作用。在中国人权史上,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人权论战”是中国现代史第一次严格意义的“人权运动”。在“人权论战”中,罗隆基作为“人权派”的重要成员,是名副其实的主将。他在“人权论战”中所阐发的人权理论,不仅在当时具有针对性,而且带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梁实秋反复论证,层层陈述思想统一的危害,指出由于思想只对理智和真理负责,因而决定了思想是不能统一的,而思想自由对人类文明进步所起的作用,又证明思想是不必统一的。对于不能统一,也不必统一的思想强求统一,势必使政府采取这样一些措施:首先是从教育机关人手,实施强行灌输,把大多数的人渐渐熏陶成机械式的没有单独思想的庸众,“这样的人容易指挥,适宜于做安分守己的老百姓,但是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决不能做共和国的公民。”这种武断的教育,只是一种愚民政策,却不能统一思想。其次是从宣传方法着手,以空洞的名词不断地映现在民众眼前,使民众感受一种催眠的力量,不知不觉地形成了支配舆论的势力。这种方法,只能造成群众的“盲从”,却不能造成思想统一的效果。最后一种方法是利用政治的或经济的力量来排除异己,使思想不同的人不能得到相当职业,使其非在思想上投降便不能维持生活,迫于生计,只能在外表上做出思想统一的样子。这些方法虽能勉强维持暂时的虚假的一致的表象,却不能造成真正的思想统一,压制久了,还“不免发生许多极端的激烈的反动的势力,足以酿成社会上的大混乱”。②因此,思想统一运动对社会不仅无益,反而贻害无穷。
  梁实秋、罗隆基都认为,思想既不能做到统一,就应该允许人们有表现思想的自由,政府就应对言论出版自由予以充分的保障。为此,罗隆基强调民治既然是一种“人人有份的政治”,就应允许人民对国家、政治问题有充分而自由的讨论,以三民主义来统一思想的党化教育,虽然公开演讲的是三民主义,暗中宣传的却是共产主义,“实际所摧残的是三民共产以外,学术上一切的真理”③。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概念界定、学术史与方法
一  人权问题的学术界定
二 选题的意义
三 学术史的评估
四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人权论战前后
一  人权思想在现代中国的流变
二  人权论战的背景
三  人权论战的起因
四  人权论战的载体和组织
五  人权论战中拉斯基思想的影响
第三章 人权论战中罗隆基的角色
一  罗隆基的地位和作用
二  罗降基的论辩与影响
第四章 人权论战中罗隆的理论
一 人权理论总论
二 人权理论与约法
三 人权理论与民主政治
四  人权理论与思想言论自由
第五章 罗隆基人权理论的渊源
一  罗隆基清华时期自由、民主观念的培养
二  罗隆基留学期间国家主义的提倡
第六章 人权论战之后罗隆基的实践
一  “笫三条路线”的理论来源
二  “第三条路线”与“第三条道路”的异同
三  罗隆基“第三条路线”个案的实践
四  罗隆基人权理论实践的失败
第七章 罗隆基人权理论之批评
一  罗隆基人权理论的历史限度
二  罗隆基人权理论的实践考量
附录一 政政时期约法
附录二 中国民主同盟纲领草案
附录三 主要参征书目、文献和论文举要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