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机遇管理:全国台湾研究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800009
  • 作      者:
    周志怀主编
  • 出 版 社 :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机遇现在已客观地摆在我们面前。要切实把握和用好这一机遇,还应客观地界定机遇期的时间段。从时间角度解读,机遇当然是有时间跨度限制的,但两岸关系目前出现的机遇期,恐不能过于狭隘地理解为稍纵即逝,只有数月或一两年的时间。新时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应该同两个因素相联系:一是与大陆提出的本世纪头二十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相关联。二是同国民党重新执政密切相关。2000年前国民党执政期间,我们抓住机遇,推动“三通”,推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实现了第一次“汪辜会谈”,但我们也因李登辉当局推行分裂分治政策而丧失过一些机遇。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已恢复协商谈判。如果马英九能实现连任,国民党将可在台湾执政8年乃至更长时间。而这样一个时间段恰恰是与大陆2020年前的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是相吻合的。因此,从机遇期的周期性特征考虑,我们如把两岸关系发展的这一波历史机遇界定为8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段应是比较合理的。
展开
精彩书摘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一场场风波,大陆对于台湾的政治生态、特别是选举操作,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过去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大陆所采取的危机预防与管控虽然不成熟,但自觉性已日趋增强。从危机管理到机遇管理,两岸决策者能否转变思维,在机遇期内做出影响未来十数年乃至更长时间内两岸关系走向的重大政策选择,值得关注。
    三、两岸关系发展机遇期的时间跨度解读
    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机遇现在已客观地摆在我们面前。要切实把握和用好这一机遇,还应客观地界定机遇期的时间段。从时间角度解读,机遇当然是有时间跨度限制的,但两岸关系目前出现的机遇期,恐不能过于狭隘地理解为稍纵即逝,只有数月或一两年的时间。新时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应该同两个因素相联系:一是与大陆提出的本世纪头二十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相关联。二是同国民党重新执政密切相关。2000年前国民党执政期间,我们抓住机遇,推动“三通”,推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实现了第一次“汪辜会谈”,但我们也因李登辉当局推行分裂分治政策而丧失过一些机遇。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已恢复协商谈判。如果马英九能实现连任,国民党将可在台湾执政8年乃至更长时间。而这样一个时间段恰恰是与大陆2020年前的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是相吻合的。因此,从机遇期的周期性特征考虑,我们如把两岸关系发展的这一波历史机遇界定为8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段应是比较合理的。
    从另一角度阐释,机遇又是自始至终存在于两岸关系发展的全过程中的,并非此政党执政就存在机遇,彼政党执政就不存在机遇。2000年台湾政局发生重大变化,民进党从“渐进式台独”发展到“激进式台独”,将“国统会”与“国统纲领”束之高阁,与两岸交流相关的政策建议一律“列档存查”。民进党并未体会“台湾民众给了他们八年,是多么重要的历史契机,历史机遇就此而逝”。①即使民进党将来重新执政,两岸之间仍会面临着不同的历史机遇。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遇存在着,问题是善于把握。”一方面,机遇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可以创造,两岸双方可以通过良性互动,审时度势,引导形势发展,催生机遇;另一方面还在于我们面对机会之窗时,是将其拒之于千里之外,还是毫不犹豫地将之捕获并将其发挥至极致。四、、机遇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恰当设定
    两岸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目标
    关心台海局势的有关各方对于两岸关系出现和平发展新机遇并无异议,但在机遇期内,对于到底要争取实现什么目标的看法并不一致。患“急性病”者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审时度势,似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夜之间就可解决60年所累积的所有问题。患上“恐政治病”者则闻政治议题色变,唯恐避之不及,似乎只要坐上政治议题谈判桌就必输无疑、就会拱手交出执政权。这两种倾向都需要我们妥为应对。
    应该特别指出,在现阶段,即在两岸关系发展机遇期的初期,我们并不可能要求什么问题都要在这个时间段内获得解决,如果设定过高目标,脱离实际环境,霸王硬上弓,将会破坏或缩短机遇期。两岸关系的发展并不是百米冲刺,而应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当前,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应有节奏,防止井喷式发展,对于维护机遇期,对于实现两岸关系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两岸既然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当然有责任加速历史的发展,不能总是回避敏感问题,在经济议题上绕圈圈。过去一段时期以来,大陆在讨论新世纪以来关于“20年战略机遇期”的种种设想时,也总是围绕GDP总量、人均GDP、城镇和农村年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平均住房等等经济的指标。“对未来的政治、未来的文化以及未来的亚洲区域格局和世界图景”,“似乎完全缺少想象和预期”,这种视野的缺乏是“由于缺乏历史观的支撑”。①如果用这一现象观察目前的两岸关系发展,似乎也很相像。两岸间总要面对某些政治议题的,虽然目前解决高政治议题的时机尚未成熟,条件并不具备,但我们完全可以为逐步破解两岸政治难题不断创造和累积条件,正因如此,笔者才提出应以“边经济、边政治”的发展模式来处理现阶段的两岸关系。
    在机遇期内,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努力方向,应是通过政治互信的逐步建立,不断增加两岸关系的透明度,减少不确定性,使两岸关系的未来变得更加可测与稳定。卜睿哲在谈及两岸关系发展的目标时曾明确表示,“两岸重新交往要成功,必须设定一个目标”。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个目标绝不会是统一”。②卜氏的这一看法表明了他的“远虑”与多虑。统一的目标中国当然绝不会放弃,但那并非现在。在“透明”、“可测”和“稳健”的努力方向下,海峡两岸一方面应努力维护并设法延长难得的机遇期,另一方面则应步步为营,在尽早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的情况下,逐步破解政治难题,力求就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取得具体成果,并最终达成一个使两岸都可获得双赢的和平发展框架。
    五、机遇期内仍应注重危机管理
    从危机管理到机遇管理的转变,导因于两岸主客观环境的变换。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期间,台海危机频频,人们当然会更多地求助于危机管理的模式,去寻找危机爆发前、危机发生期间以及危机解决后的各种应对措施。有些学者曾从台湾的角度观察,认为危机管理模式并不太适用于台海冲突。美国企业研究所研究员加里施米特和蒂姆沙利文,曾在该所《国家安全展望》月刊2008年1月号发表文章讨论危机管理理论的局限性,他们认为,由于力量悬殊太大,这一模式并不适用于非对称的台海冲突,而且中国总是“把危机看作实现政策目标的机遇而不是应当予以避免的东西”。因而,机遇管理对台湾来说或许更具积极意义。
    把握和用好机遇期,两岸一定要搁置争议,以互谅、互让和妥协求团结、求发展。从危机管理到机遇管理,虽展现了大陆对台政策思维的重要转变,但两岸之间也不可能一讲到历史机遇,就一定是一团和气,似乎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波动甚至矛盾、斗争,机遇期就丧失了,就不存在了。机遇期并不是双方一味无原则地妥协与让步的代名词。
展开
目录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与机遇管理
把握机遇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机遇管理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机遇和路径
两岸和平发展的机遇管理刍议
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的机遇管理
抓住两岸和平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理解
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若干看法
和平发展进程中“内部”的演进和“外部”的处理
试论和平发展背景下的两岸共同治理
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的态势与前景研究
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论
两岸和平发展形势下的台湾民意分析
试论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
建构主义与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调整
关于两岸政治关系问题的若干思考
析海峡两岸政治互动的开启
两岸关系新局面之特点、影响与问题
新时期的两岸关系及其特征
岛内统“独”矛盾的历史变迁与发展新态势
政党轮替对国民党大陆政策及两岸关系的影响
和平发展主题下台海安全新思维的表征与内涵
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理论建构与实现路径
试论两岸和平发展中民进党的角色与作用
民进党发展的瓶颈
民进党的发展动向及其两岸政策走向
国民党重新执政后的美国对台政策:旧思维与新困境
对台湾对外政策调整的看法
台湾非政府组织参与世界卫生组织可行性
“非主权实体”: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的一个可行定位
两岸经济合作现状与走向研究
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台先行先试政策研究
加快海西建设,推进台湾海峡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
“两岸族”台胞的社会身份认同与两岸命运共同体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