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日落之邦——摩洛哥:2010-2011版摩洛哥旅游指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5206494
  • 作      者:
    穆文,张辉枬著
  • 出 版 社 :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穆文,男,1942年生。1964年入外交部。长期在部机关和驻外使馆工作。曾任驻法国使馆一秘和政务参赞、外交部教育培训司副司长和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先后出任中国驻摩洛哥大使、中国驻突尼斯大使兼驻巴勒斯坦大使。2002年退休。著有《中国大使手札》摩洛哥卷(合著)和多部泽作。<br>    张辉枬,女,1941年生。1964年入外交部工作,曾任科员和亚非司二秘。1983年调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工作,先后任国务院外办处长和国务院办公厅局长。曾任驻法国使馆一秘、驻摩洛哥和驻突尼斯使馆参赞等职。2001年退休。著有《中国大使手札》中的摩洛哥卷(合著)。
展开
内容介绍
    摩洛哥是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它多元,多姿,多彩。它既有欧洲般的妩媚,又有非洲大地的磅礴。浩瀚的大西洋和温情的地中海,沐浴着它的西岸和北端。连绵起伏的阿特拉斯山脉,支撑着它的脊梁。广袤的撒哈拉沙漠,又在它的东面和南方掀开一角神秘的面纱它的地理、历史和文化,无不具有多重性,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光顾这个国家,可同时见识许多,许多……<br>    中国同摩洛哥的关系十分悠久。中国的造纸术、火药等古代发明,就是通过北非,尤其是摩洛哥经由西班牙而传人欧洲。早在唐代,已有中国人到过摩洛哥。元代时,摩洛哥人伊本·白图泰游历中国,到过泉州、广州和扬州,并从扬州取道大运河北上,-直到达元大都北京。摩洛哥人了解中国,有赖于白图泰亲历亲闻的记叙。
展开
精彩书评
    介绍世界游览必备。<br>    ——外交部外交笔会会长、外交部前副部长<br><br>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外交官带你看世界》是一套与众不同的精品丛书。身为外交官的作者们,不仅熟悉绚丽多彩的祖国,而且也十分了解卓越多姿的外部世界。他们用一本本书,通过朴实的语言,流畅的文笔,打开饱览世界之窗,让旅游者和读者在尽享各国秀丽的自然景色、精彩纷呈的风土人情、色彩斑斓的名胜古迹和引人入胜的奇闻异趣的同时也能深受良风益俗和文明亮点的启迪,内容十分丰富,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br>    ——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会长、外交部前副部长 吉佩定<br><br>    出版《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外交官带你看世界》这套丛书,把我们的一批外交官动员起来了写他们曾经工作过的国家,帮助中国读者了解世界,这非常好,等于是把不为人知的宝藏开发了出来。<br>    ——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中国前驻法国大使 吴建民<br><br>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外交官带你看世界》这套丛书的作者们,是一批刚从岗位上退下来的外交官。他们不仅了解中国人的需求,同时也熟知曾经工作时所在国的情况。他们在岗位上时,是中国人民与所在国之间的友谊使者,今天他们把自己多年的积累,浓缩在一本10万字不到的书本中,又架起了一座国与国之问的友好桥梁,以此满足富起来的中国人,盼望着到地球别处去看看的愿望。<br>    ——从书总策划 何承伟
展开
精彩书摘
    他们一般喜欢在自己家里招待客人,去饭店请客较少。这主要是因为,饭店的菜品注重规范,难免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和特色,而各家各户有自己的厨艺巧手,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中上层人家居住条件优越,客厅和餐厅宽敞明亮,在家里接待,显得排场得多。主人有时还邀请舞者和乐队助兴,气氛更加热烈、亲切和融洽。<br>    摩洛哥餐以肉食为主,吃鱼不多,招待客人更是这样。阿拉伯人本来就是游牧民族,肉类是他们传统的食品。习俗上,他们待客主要用牛羊肉,以显大方,要是用鱼待客,则是家境寒酸的表现。因此,虽然这个国家有很长的海岸线,产鱼很多,但宴席上鱼菜少见。去餐馆里用餐,可以吃到鱼,主要是煎炸烧烤一类,很少用其他烹饪方法。<br>    这里绝大多数人恪守伊斯兰教教规,不饮含酒精的饮料。他们请客一律不上酒。烹制菜肴也不使用料酒。摩洛哥境内也有葡萄园,生产各种葡萄酒,也生产少量白酒,用以出口和供给驻摩洛哥的外籍人士。去摩洛哥人家做客,佐餐的饮料很丰富,有薄荷茶,也有各种鲜榨的果汁。晚宴后,常会送上一杯用马鞭草(vervene)沏的茶,清香扑鼻,能助消化和安神,很值得品尝。<br>    正式宴请,不论官方和民间,一般离不开古斯古斯(Couscous)、烤全羊(Mechoui)、大炖锅(Tagine)和酥皮馅饼(Pastilla)这四道大菜。平时在家用餐,做其中一两道即可,只有过节时才比较齐全和丰盛。<br>    另请注意,进餐馆和去友人家做客,一定要严格尊重他们的禁忌,不要探寻人家禁忌的食品,去市场也不要随意打听。<br>    ……
展开
目录
出版说明<br>见证<br>我与摩洛哥<br>摩洛哥概况<br><br>1 初来乍到说概况<br>基本国情ABC<br>“马格里布”与摩洛哥<br>多元多彩的国度<br>这块土地上的早期主人<br>黑人命运的渐变<br>延续三百余年的王朝<br>独立后的三代国王<br>中摩交往史上的先驱<br>与马可·波罗齐名的旅行家<br><br>2 入境问俗是首要<br>敦厚淳朴好民风<br>男婚女嫁面面观<br>凄美的爱情传说<br>通宵达旦的婚礼<br>拉巴特的斋月<br>斋月的文化现象<br>欢腾的柏柏尔歌舞<br>命名日、文身与割礼<br>服饰上的时代印记<br><br>值得一游的名城景点<br>经济首都卡萨布兰卡<br>趣事逸闻话卡萨<br>认识摩洛哥的窗口(拉巴特之一)<br>认识摩洛哥的窗口(拉巴特之二)<br>昔日的“海盗共和国”<br>走进迷宫般的老城街道(菲斯古城探幽之一)<br>赫赫有名的精神首都(菲斯古城探幽之二)<br>踏访古罗马遗迹瓦卢比利斯<br>伊斯梅尔和他的梅克内斯城<br>马拉喀什和它的清真寺(马拉喀什之一)<br>“红城”和它的魅力广场(马拉喀什之二)<br>去“阿里之家”看马术表演(马拉喀什之三)<br>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清真寺<br>海与洋在这里相拥<br>中国人叫它“非洲洞”<br>大西洋岸边的“海市蜃楼”<br>蓝色“风城”索维拉<br><br>4 花卉果木亦风景<br>名副其实的“磷酸盐王国”<br>度假胜地F可力Ⅱ迪尔(阿加迪尔之_)<br>中国人最集中的城市(阿加迪尔之二)<br>不-样的瓦尔扎扎特<br>“千堡之路”看玫瑰<br>阿特拉斯山脉的旖旎风光<br>大漠门槛的梦幻之旅<br>名副其实的“北非花园”<br>别墅墙头花枝俏<br>火红的圣诞花<br>神气活现的天堂鸟<br>橄榄枝、橄榄果和橄榄油<br>摒弃成见看“圣果”<br>不可不品尝的大石榴<br>功能奇妙的仙人掌果<br><br>5 饮食与购物<br>用餐及注意事项<br>品尝古斯古斯(摩式大菜之_)<br>烤全羊和大炖锅(摩式大菜之二)<br>酥皮大馅饼(摩式大菜之三)<br>精致的色拉和甜点<br>中国茶叶与摩洛哥<br>购物须知-二三<br>响当当的铜银器皿和饰物<br>天然纹饰的杜亚木雕刻<br>享有盛名的皮革制品<br>摩洛哥馆:走进“北非花园”的生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