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是建立在对这种人性承认的基础之上的,因此,经济学的基本前提是理性人假设。理性人就是一切行为的目标为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人。经济学正是在这一假设之下研究资源既定时的最大化问题。对社会是GDP和社会福利最大化,对消费者就是要以最低的价格或付出获取最大的利益,对于厂商则要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即利润最大化。
譬如一个刘欢的歌迷,明明知道花100元就能买一张“欢歌2004”的门票,而他仅仅因为喜欢刘欢就偏要掏200元买一张票,这就不符合经济人理性原则,因为按照经济人理性原则,他多花的100元是冤枉钱。对于个人而言,做出理性选择和决定是为了个人的自身利益。当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目标和愿望。有的人拼命工作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有的人则更喜欢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他宁愿清苦却追求闲暇。我们不能去评价究竟谁选的“好”还是“不好”,反正大家都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化去选择。厂商之间也是这样,利润最大化并不是价格卖得越高越赚钱,薄利多销,价格降了,需求多了,最后下来不还是利润更多了吗?
正是在对这种最大化的研究中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离开了这个假设,经济学的全部内容都要被推翻,可以说,理性人假设是经济学大厦的基石。
一些经济学界内外的学者对这个假设提出过不少批评。一些人举出了许多事实说明人并不自私,比如舍己救人、愿意为保卫祖国而牺牲,或者富人在死后把财产捐给社会等。这些现象的存在是不是与理性人假设矛盾呢?我们不否认利他主义行为的存在。而且也不否认,人性中除了利己之外,还有同情心、关爱同胞、关心社会等善良的一面存在。同时,我们也不否认提倡奉献精神的意义。但是承认人利己的本性与这一切并不矛盾。
理性人的假设不仅正确,而且必要。说理性人的假设正确,并不是说它适用于每个人(例如这个假设就不适用于雷锋这样的英雄)和每一个人的一切行为(一个为个人利益做事的人在祖国危难之际也会牺牲自己保家卫国),这是指它适用于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行为。这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人从事活动的出发点都是个人利益。说理性人的假设必要是因为,经济学作为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必须有一个确定的假设前提。如果既假设人是利己的,又假设人是利他的,经济学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