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集中地刻画出每个民族从自然的背景中凸显以来,上下求索的精神历程;在中国,从古老的炎黄传说,到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乃至虎门销烟的烟云,抗日战争的烽火,以及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民族精神的演进历程串联起中华民族筚路蓝缕、可歌可泣的历史足迹。<br> 民族精神更是一个现实中无计回避的课题。从宏观层面讲,愈演愈烈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挑战民族国家的权威,突破民族国家的边界,民族文化与价值观念的民族性与独立性日益消解,全球化正“以一种非常深刻的方式重构我们的生活方式”①。因此,全球性与民族性的冲突与悖论要求“地球村”的每一位“村民”必须以高扬的民族精神作出回应;从微观层面讲,民族精神又在日常生活中对民族成员的实践发挥着重要作用,民族成员的思维、行动,无不受着民族精神的规约和引导。民族精神既是每一位民族成员生存样态的抽象体现,也是其现实生活的精神导引。民族精神提供了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撑、精神凝聚与精神导引,是每一个民族及其成员生存与发展须臾不可离的共同精神家园。<br> 由此可见,民族精神是一个集历史性与现实性于一体的重大课题。也正是民族精神的历史性与现实性,体现了民族精神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也构成了民族精神作为一个重大问题研究的价值和魅力.马克思曾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