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资本与行动:生育决策的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n child-bearing determination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087330
  • 作      者:
    庄渝霞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第一章 前言<br>    一、研究议题的提出<br>    2004年,上海市政府对l990年8月11日发布的《上海市计划生育条例》进行了修改,颁布了新的《上海市计划生育条例》,取消生育间隔,取消了对没有生育夫妇的奖励,放宽了生育二胎的主体和条件。于是,2008年10月29日《新民晚报》社区版家庭周刊第一版报道了凌小姐一家关于生育决策的事宜,题目很醒目:“白领生二胎,当梦想成为可能。”凌小姐无奈地将其称为一场战争,“生第一个孩子,是一种甜蜜;生第二个孩子,是一场战争”。为什么称为一场战争呢,因为男方和男方父母都坚决赞成要第二个孩子,而女方凌小姐则考虑到自己事业刚刚起步,再次怀孕势必影响工作,女方父母也因为心疼女儿有点迟疑。但是,办公室的姐妹都赞成凌小姐生第二个孩子,而且凌小姐的好朋友周小姐生了两个孩子后,也觉得这样可以促进孩子有责任感和互相照应。所以,虽然凌小姐知道生育第二个孩子主要不是“生不生”的问题,而是养不养得起的问题,最终还是决定生育第二个孩子,于是迅速改变了家庭的财务计划。一是家庭生活质量迅速下降,除了儿子之外,她和老公一整年不再买衣服;二是每月存2 000元,计划l0年共20多万元,作为孩子的教育基金;三是甚至通过双方父母的帮助来共同养育第二个孩子。<br>    生育决策看似一个简单的个人选择的过程,但认真分析,生育决策是一个经济、社会和心理众多因素综合的结果,是一种社会行动。生育决策涉及方方面面:一是性别关系,二是外界压力,三是经济预算。具体而言,一是女方和女方家庭在生育决策中是否与男方和男方家庭一样具有同等权利,事实上决策的过程表明了父权制权威的事实;二是生育决策存在茫然的趋同,受到他人的说动,或者看到他人采取生育两个孩子的行动,也做出同样的选择;三是生育决策与经济承受能力的相关度,两位白领在收人有限的情况下,采取啃老的方式来多育一个子女,这种行<br>    动的背后动力是什么?<br>    ……
展开
内容介绍
    《资本与行动》以资本观为分析工具,借用社会-心理-经济分析方法,分别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经济学多学科角度,即从家庭两性权力关系、群体决策趋同心理和社会生育理性缺失三个维度,更全面、更系统地揭示生育决策的全过程,以解释家庭生育决策与中国人口目标相冲突的根源。作者从多学科角度和运用多学科的方法,将生育决策过程中存在的家庭、群体、社会的三维关系全面展现出来,突破了生育制度研究方面原有的单一方法、单一学科研究生育决策的僵局。同时,具有实际意义的是,作者从影响生育决策的家庭两性关系、群体趋同心理和社会理性缺失三因素入手进行研究,有利于决策部门从中获取相关建议,以更好地规划家庭生育决策以实现人口目标。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前言<br>    一、研究议题的提出<br>    2004年,上海市政府对l990年8月11日发布的《上海市计划生育条例》进行了修改,颁布了新的《上海市计划生育条例》,取消生育间隔,取消了对没有生育夫妇的奖励,放宽了生育二胎的主体和条件。于是,2008年10月29日《新民晚报》社区版家庭周刊第一版报道了凌小姐一家关于生育决策的事宜,题目很醒目:“白领生二胎,当梦想成为可能。”凌小姐无奈地将其称为一场战争,“生第一个孩子,是一种甜蜜;生第二个孩子,是一场战争”。为什么称为一场战争呢,因为男方和男方父母都坚决赞成要第二个孩子,而女方凌小姐则考虑到自己事业刚刚起步,再次怀孕势必影响工作,女方父母也因为心疼女儿有点迟疑。但是,办公室的姐妹都赞成凌小姐生第二个孩子,而且凌小姐的好朋友周小姐生了两个孩子后,也觉得这样可以促进孩子有责任感和互相照应。所以,虽然凌小姐知道生育第二个孩子主要不是“生不生”的问题,而是养不养得起的问题,最终还是决定生育第二个孩子,于是迅速改变了家庭的财务计划。一是家庭生活质量迅速下降,除了儿子之外,她和老公一整年不再买衣服;二是每月存2 000元,计划l0年共20多万元,作为孩子的教育基金;三是甚至通过双方父母的帮助来共同养育第二个孩子。<br>    生育决策看似一个简单的个人选择的过程,但认真分析,生育决策是一个经济、社会和心理众多因素综合的结果,是一种社会行动。生育决策涉及方方面面:一是性别关系,二是外界压力,三是经济预算。具体而言,一是女方和女方家庭在生育决策中是否与男方和男方家庭一样具有同等权利,事实上决策的过程表明了父权制权威的事实;二是生育决策存在茫然的趋同,受到他人的说动,或者看到他人采取生育两个孩子的行动,也做出同样的选择;三是生育决策与经济承受能力的相关度,两位白领在收人有限的情况下,采取啃老的方式来多育一个子女,这种行<br>    动的背后动力是什么?<br>    ……
展开
目录
    序言<br>    第一章 前言<br>    一、研究议题的提出<br>    二、问题研究的必要性<br>    三、问题研究的背景<br>    四、问题研究的意义<br>    五、理论框架的八要素<br>    六、结构及解释框架<br>    第二章 研究综述<br>    第一节 西方关于生育决策的研究<br>    一、经济学关于生育决策的研究<br>    二、社会学关于生育决策的研究<br>    三、社会心理学关于生育决策的研究<br>    第二节 国内关于生育决策的研究<br>    一、经济学关于生育决策的研究<br>    二、社会学关于生育决策的研究<br>    三、社会心理学关于生育决策的研究<br>    第三节 生育决策理论评价<br>    第三章 理解社会行动——多学科交叉的理论与方法<br>    第一节 社会行动<br>    一、要素之一知识  <br>    二、要素之二——互动<br>    三、要素之三——理解<br>    第二节 理解社会行动的学科演进<br>    一、分化期<br>    二、渗透期<br>    三、融合期<br>     第三节 理解社会行动的两大关系辨析<br>    一、个体主义方法论与整体主义方法论——理解社会行动的分歧点之一<br>    二、理性与非理性——理解社会行动的分歧点之二<br>    第四节 资本——理解社会行动的分析工具<br>    一、资本观的演进<br>    二、资本观在生育行动中的应用<br>    第四章 生育决策权力抗衡——家庭层面的分析<br>    第一节 研究综述及建构<br>    一、关于权力的论述<br>    二、资本、地位、权力、性别关系建构<br>    第二节 中国生育权力抗衡的焦点——家庭生育决策<br>    一、生育权力抗衡回顾及演进<br>    二、家庭生育决策多样化分析<br>    第三节 家庭生育决策的根源分析<br>    一、首层根源<br>    二、终极根源<br>    三、结论<br>    第五章 生育决策趋同行为——群体层面的分析<br>    第六章 生育决策理性缺失——社会层面的分析<br>    结束语<br>    参考文献<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