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生来忌刻霸道,但在玄宗面前,却总是装出一副为人谨厚公允的君子相。开元二十四年,玄宗打算提拔庸碌无能的牛仙客为相,为人耿直的宰相张九龄极力反对。李林甫当然愿意拉牛仙客进入中枢,但他却不和张九龄当面争辩。张九龄与玄宗因意见不合不欢而散,李林甫却在退朝之后私下奏言玄宗说:“天子用人,何有不可!”他吹捧牛仙客有宰相之才,诋毁张九龄“拘古义,失大体”。玄宗不但未能识破李林甫的小人之心,反而认为李林甫心胸宽阔,不专权护势,有宰相的度量。<br> 为了蒙蔽皇上,李林甫千方百计地压制群下,杜绝言路。开元二十四年,他唆使玄宗将裴耀卿、张九龄罢相,自己开始独揽大权。为了最大限度地阻断皇帝与朝臣的联系,防止玄宗听到不利于自己的言论,他将朝廷所有的谏官召集起来训话说:“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br> 此后,李林甫对所有敢于违背他的命令、上书揭发其罪状的官员进行了残酷的打击和迫害,连他的那些同党,也不许别人提出异议。有人上书玄宗指责牛仙客“滥登相位”,惹怒了李林甫,竟然被问罪处死。在他的淫威下,不仅谏官皆持禄养资,“无敢正言者”,以致“谏言路绝”,而且迫使“朝廷之士皆容身自保,无复直言”。一朝之中,竟出现了李林甫一手遮天的局面。<br> 从唐太宗起,逐渐形成了皇帝面试取士的制度。天宝六年,唐玄宗为了“广求天下之士”,下诏“命通一艺以上皆诣京师”,打算亲自出面策问取士,选拔人才。李林甫虽然不敢违旨,但内心却是惶惶不安,担心“草野之士对策斥言其奸恶”,所以千方百计地阻遏其事。他先是花言巧语地欺骗玄宗说“举人多卑贱愚聩,恐有俚言污浊圣听”,提议先由各地长官对应试者进行淘汰筛选,把其中“灼然超绝者”送至京师,然后再由尚书省对他们进行复试。为了防止营私舞弊,复试时最好让御史中丞严格监督。待到那些“名实相副”的贤能人士被选出后,再由皇帝廷试策问。玄宗不察李林甫的用心,反而认为他言之有理,便准奏执行。谁知在李林甫的严格控制下,最后居然出现了“无一人及第”、天子无士可问的局面。李林甫为此向唐玄宗上表祝贺“野无遗贤”之喜,实际上是在自庆其阻断朝廷言路的成功。<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