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学何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51259
  • 作      者:
    (英)克里斯?希林(Chris Shilling),(英)菲利普?梅勒(Philip Mellor)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社会学何为?》的两份索引系作者根据原书索引改编而成。个别译者注以括号形式随附在正文当中。这本《社会学何为?》的书名特别译作“何为”,而不是字面上的“雄心”(女性主义者又可以从中看出某种歧视来)或者“抱负”,这正反映了后经典时代某种明确的暧昧。《社会学何为?》中所论的“ambition”可恢宏可局促,可卑微可高远,到了后经典时代的许多理论,甚至于根本就放弃了“宏大”、“未来”与“道德”指向的欲求,视之为某种知识暴力,斥之为“宏大叙事”的欺诈。但这正是两位作者写作的居心所在:在这个无论是外部社会生活还是内部知识生活都高度专业化、理性化的时代,重新将社会生活与道德生活关联起来。中译者也想以这样的译名,扣合诗哲们面对四月荒原般的时代风景发出的追问:社会学家何为?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多源的开端
  第一节 引论
  本书旨在分析那些对于社会学的创建成型至关重要的经典理论,以及那些致力于重构学科基础的后经典理论,并作出比较和概括。我们认为,49世纪兴起的社会学的雄心抱负,在于把握社会生活和道德生活之间变动不居的复杂关系;并且,社会学日后的发展中明确表现出的那些根本断裂,其实依然在共同关注这些关系这一点上取得了会通。捕捉到这样的会通,我们便能强调指出:人们通常假定这门学科缺乏延续性,尤其是不少论家主张社会学的经典基础与其当前实践已经没有什么干系,远非实情。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凸显社会学的雄心抱负具有持久的重要意义和坚韧的生机活力。我们分析了这门学科的“创建先贤”们所勾勒的社会道德生活的基本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让经典理论和后经典理论的各路倡导者们展开一场对话,坦诚相见,启迪心智,锐意创新。我们认为,面对社会、文化和宗教维度上依然普遍渗透于当代世界的那些区分和冲突,社会学要想作出富有成果的分析,进行这样一场对话是不可或缺的。
展开
目录
致谢
第一编经典社会学
第一章 多源的开端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社会学、启蒙运动与反启蒙运动
第三节 “社会的虚设”之碎裂与社会学之“危机”
第四节 社会学之未来:复归经典主题?
第五节 社会道德生活之基本形式

第二章 人本论社会学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实证主义
第三节 社会生活与道德生活之基本形式
第四节 实证论社会学:作为宗教的社会学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神圣论社会学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神圣范畴
第三节 社会生活与道德生活之基本形式
第四节 神圣范畴之普在抑或衰减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悲剧论社会学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社会互动
第三节 社会生活与道德生活之基本形式
第四节 生机与僵化:个体的悲剧命运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英雄论社会学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理性化
第三节 社会生活与道德生活之基本形式
第四节 意义或无意义?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规范论社会学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价值系统
第三节 社会生活与道德生活之基本形式
第四节 行动理论还是系统理论?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编后经典社会学

第七章 冲突论社会学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冲突
第三节 社会生活与道德生活之基本形式
第四节 社会整合与系统整合
第五节 小结

第八章 女性主义社会学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性的它者性
第三节 社会生活与道德生活之基本形式
第四节 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它们是社会建构的吗?

第五节 小结

第九章 “种族论”社会学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种族它者性
第三节 社会生活与道德生活之基本形式
第四节 种族能否成为社会学核心范畴?
第五节 小结

第十章 理性论社会学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理性
第三节 社会生活与道德生活之基本形式
第四节 规范与利益
第五节 小结

第十一章 (后)现代社会学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社会范畴之终结?
第三节 社会生活与道德生活之基本形式
第四节 自我/它者之张力
第五节 小结

第十二章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译者说明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