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和社会科学(尤其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责任是对社会生活作出独立、理性、形而上或哲学存在意义上的反思与批判。虽然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把哲学思辨的形而上传统作了全面的解构,打破、颠覆了种种超越历史的“终极”神话,但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思想家们却并未放弃过对人类存在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的“终极关怀”。文化批判是人文和社会科学的重要工作,正体现了这种以人为本的深厚的人性关怀或终极关怀。在经济优先、发展第一、市场至上的今天这个全球化时代,文化批判的工作是不可或缺的。我们需要坚持与开拓文化批判的实践,这是与文化创新实践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双重目标。文化创新对于中国这个转型国家来说,具有特殊意义。中国现代化转型在文化上必然跟西方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文化创新、思想创新非常重要。本文关注的几个核心问题,即传媒与政治改革、娱乐与消费主义、80后文化与文化创新,都需要我们用文化批判和文化创新的双重视角、双重实践来关注和把握。<br> 1.理解转型中国:历史进程与全球化语境<br>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开辟了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方向和机遇。转型中国正在寻求现代性的不同选择,力图清理中国百年现代性历史遗产,找寻自己的独特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资源,与全球化接轨,并实现中国的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崛起。中国主流观点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来定位30年的改革开放。国际知识界和舆论界则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众说纷纭,有用“后社会主义”来描述中国的,也有用“市场资本主义+列宁主义(一党统治、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来加以形容。无论如何,中国正在走一条现代化不同选择的道路,既不同于现有的西方或其他地区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也不同于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以及前苏联东欧的模式。种种定位、描述、形容,都显示了各自不同的立场和目的,体现了各种利益和权力的思考和实际关系。我们需要作的,就是对各种定位与描述作历史的、理性的思考与把握。<br> 我们认为,必须从历史进程的纵向和全球化语境的横向这两个座标来理解转型中国。中国的改革开放直接起因,是社会普遍对20世纪60-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产生强烈的抵触与反弹情绪,以及对现代化建设的憧憬。其实早在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就提出了现代化建设的纲领。但是历史告诉我们的是,中共八大之后,出现了反右派运动、“大跃进”等,直至后来的“文革”,都是以激进的意识形态与文化领域的阶级斗争为主导,而并非以经济建设为主导。而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全面扭转了意识形态治国、意识形态与文化领域的阶级斗争为主导的路线,强调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的四个现代化。<br> 从全球化的横向坐标来看,现代化是一个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领域的全面的过程。但是中国的四个现代化主要是指经济这一个层面的现代化,这正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的主导方向。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改变世界格局的成就,但单一方向的经济现代化战略也造成了在政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