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是什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249286
  • 作      者:
    朱建军著
  • 出 版 社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发现人性过程像拼图游戏。用各种不同方法,我们得到了关于人性的各侧面的知识。它作为线索,引导我们拼出一个完整的人性图像。
  ◇正常意识中占优势的认识系统称为,“逻辑系统”,另一种在潜意识中占优势的,在灵感、梦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系统称为“知情完形系统”。
  ◇知情完形系统的最高成就是完成一个复杂的整体认识结构。这种复杂的整体认识结构可以是一种宗教思想体系,可以是一部小说、一首诗、一首交响乐或一幅画,也可以是一种新的机械装置,甚至是一种科学理论。当然,知情完形系统大多是和逻辑系统合作共同获得这些成就的。
  ◇这种人格三层都和谐一致的人格,是最健康的。
展开
作者简介
  朱建军:著名心理学家。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自1987年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是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的领军人物。熟练掌握精神分析心理治疗、荣格心理治疗、格式塔治疗等多种心理治疗方法,擅长对神经症、心身疾病以及各种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以出色的治疗效果闻名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界。20世纪90年代开始剑立我国本土的心理治疗方法——意象对话心理疗法。意象对话心理疗法是中国本土创立的少数几种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对多种心理问题和障碍有显著的疗效,在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界传播广泛、影响很大。目前积极致力于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者的督导工作,培养了一批实际操作能力强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师。
    主要著述有《意象对话心理治疗》、《心灵的年轮:中国文化的心理分析与救赎》、《你有几个灵魂:心理咨询与人格意象分解》、《我是谁:心理咨询与意象对话技术》等10余部专著。曾任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特邀心理专家,参加过《心理访谈》等许多电视节目,并在各种杂志发表过数以百万字计的科普文章。
展开
内容介绍
  由作者开创的我国本土的心理治疗技术——意象对话心理疗法,在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界传播广泛、影响很大,奠定了作者作为我国心理学领军人物的显著地位。作者积十年时间写就了这部探索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专著,从心理学途径深入人性,力图由此了解人类所有心理活动的根源,这一具有哲学高度的命题决定了此书是采用各种不同方法,力求得到关于人性各侧面的知识,并以此作为线索,引导拼出一个完整的人性图像。《人是什么》要解决的问题很清楚就是“人是什么”。
  书中对人格心理学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主要研究了人的不同认知形式问题、需要的层次问题、“自我”的结构问题、人格的层次问题等。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如人的认知有三种不同的形式:逻辑思维、用形象化的完形去认知,以及用领悟的方式去认知。对人类需要进行新的总结,提出人类需要可以分层次并按照原发和整合的方法分类。提出自我是认知的产物,人有三种认知就有三种自我,而人格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这些思想对心理学原有的人格思想有一定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创新性价值。全书文笔流畅,通俗易懂,适宜心理学研究者和对人文问题有兴趣的一般读者。
展开
精彩书摘
  人是复杂的。不可能用几句话定义人性。有个哲学家定义人是无毛两腿的动物,就有人提着拨了毛的公鸡去问他这是不是人。其实,用不着这只鸡就可以驳倒这个定义。人是有毛的,不说头发和胡须什么的,汗毛就是满身都长的。就算把人定义为头和腋下等处有长毛、身上有细毛的两腿动物,并且加一句说毛不是拨成这样而是天生如此的,我们也不能认为这个定义能说明人。如果苏格拉底把人定义为“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1这个定义也并不能让我们满意,它和前一个定义一样,都只不过指出了人的一方面的特性。我们也许找不到一只有理性的猴子来反驳苏格拉底,但是我们可以反问他:“人是仅仅是这么一个存在物吗?”
  无论多少话也说不清人性。其实,用语言描叙人性本身就是个错误。人性是不可言说的。禅宗大师妫山和尚问徒弟御山:佛经里有多少是佛说的,多少是魔说的。御山回答:“统统是魔说的。”在我理解,这个回答的真实含义是:语言是种固定的东西,是用来分别各种事物时所用的东西,而心理经验却是一种无分别地溶合的东西。说出一句话,就是把流变的东西固定起来,就是失真。象这本书一开始就反复提到人性,使人觉得好象世界上真存在着某个确定不变的、和别的事物有所不同的叫“人性”的东西似的。有没有这样一个人人都具有的、永恒的人性?这还是个问题。
  那么我们先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有没有普遍的、永恒的人性。如果有一场辨论赛用这个题目,我料想反方即说没有的那一方更容易获胜。因为否定性的证据太多了。我们看到,世上有些人极为善良,也有些人愚味无知到了极点了。超脱的僧人、聪明的学者、精明的商人、勤劳的农民、狡猾的骗子……,这种种人之间的差别太大了,甚至大过了马和驴这样两种物种间差别。在汉族,看到配偶和别人有性关系,绝大数人会很气愤。而在摩梭族,这种事却根本算不了什么。普遍的人性看起来完全是子虚乌有。随着朝代的变迁,社会环境的改变,同一民族的人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古代中国女性软弱顺从,而现代中国很多女性却坚强有支配性。永恒的人性看起来也是象个神话传说中的东西。
  这场辨论正方即说有的那一方只能这么说:人性本质上是普遍的,永恒的。而人在表面上的种种差异只是这同一个人性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表现。也许人都是善良的,邪恶只是人性被外界原因损害的结果。也许人都是恶的,善良只是为获得利益而用的手段。就好比松子都是一样的,但松树却有直的有歪的。那些歪的松树不是松性的正常表现,而是松树成长过程中风吹、石头砸、野兽啃咬等原因造成的。我们或可以把天然的人性称为天性,把这种受环境影响而形成的人性称为习性。但是,我们要注意,天性或习性也不两个独立的事物。没有习性,天性就无从显现。没有天性,习性就无从生成。如果在这补充一下姑妄受天性与习性的划分的话,大致可以这么说:人的天性是相对普遍的和永恒的。而这个命题中普遍和永恒这两个词也只是大体上正确。因为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现在也仍旧缓慢地变化着。
  至于我,我相信人性在本质上基本上是普遍的和永恒的,
  在我开始分析人性问题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人的哪些特性可以称为人性。现代有些工厂中的已经异化成机器。他们按准确性好的时间表上班,用最科学最有效率的方式工作,甚至在工作时走路的步幅都是经过计算的。这是人性吗?我认为,如果一个人仅仅偶尔这么做,却没有养成习惯,那么这些表现和人性无关。但是,如果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了一个人的习惯,成了他的需要,那么它就是人性的一部分了。有这样的科学家,他们为研究医学,解剖活人或用病菌感染健康人。(两战时日本和纳粹德国都有这种科学家)人们说这些科学家是灭绝人性的。其实不尽然。从逻辑的原则上看,用人作实验和用豚鼠没什么质的区别。如果说有区别,只是用人作医学实验更可靠而已。那些科学家已接受了这些原则,他们思想、行为都遵循这些原则。这些原则已溶成他们的血肉里。我们有什么理由说这些原则不是他们人性的一部分呢?这部分人性,虽然可说成习性,但也是更普遍的更本质的人性即好奇心在这种环境中的具体体现,因此这些杀人的科学家的人性并没有绝根,否则他们就不会杀人。当然,说他们灭绝人性也不错,因为他们的同情心灭绝了,而同情心是人性的另外一个重要部分。
  另外人与动物共有的特性是否可以称为人性。在西方,人们倾向于回答否。例如,马可奥勒留说“不能使他成为一个人的那些东西,根本就不能称为人的东西。”2而在东方,人们并不认为人和动物之间有不可越的鸿沟,因而也能坦然承认人与动物共有的特点是人性的一部分。孟轲说:“食色?也。”吃饭和寻求异性,这不仅是人性,也是任何动物都有的特性。我接受东方人的这种回答。这不是因为我是东方人,而是因为东方人的回答更好。试想,如果我们把人与动物同有的那些特性,吃饭交配、逃避危险、寻求舒适等等都不算人性。那些我们就不能从人性中了解到人为什么要种粮食,无法理解人的绝大多数行为。
  为了充分理解人,只能说:凡是人所具有的特性,都是人性的一部分。
  另一个问题就是这本书的中心问题,具体分析人性。为了说清楚,我们必须把浑然一体的人性分成几个方面讲。我们分析汽车时,要先弄清它的构造,找到动力源,还要讲清动力如何通过这些构造传导,如何使汽车运转以及汽车运转方式等。我们分析人性,也同样要讲清这几个问题。构造问题在本书里就是人格的结构问题,动力问题就是人的需要和动机问题,另外还有的就是人格的发展、整合以及如何具体体现的问题。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问题与方法
第一章 人性理论
第二章 研究方法
第一节 文献分析
一、心理学文献
二、人类学、生物学等相关科学的文献
三、哲学著作和宗教经典
四、文学艺术品
五、历史和神话等文献材料
第二节 内省法
一、内省法的发展史
二、内省法的优点
三、内省法的局限和克服局限的策略
(一)本质的局限
干扰
有些心理活动不能进入意识
自我欺骗
(二)对象的局限
难于重复
难于言说与控制
(三)科学方法的局限
(四)具体内省法的局限
四、新的内省方法
(一)自然内省法
(二)内省印证法
(三)控制内省法
五、结论

第二部分 认识与了解
第三章 知情完形系统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知情完形系统的特点
一、知情完形系统活动主要在潜意识中
二、知情完形系统活动不直接受意志控制
三、知情完形系统活动与情绪直接相联系
四、知情完形系统活动运用具体形象的符号
五、知情完形系统的活动遵循原始逻辑
六、我们对知情完形系统活动有异己感
七、知情完形系统活动的其他特点
第三节 知情完形系统活动占优势的各种状态
一、梦与神话、童话和小说
二、梦与原始人的认识方式
三、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梦者、儿童、原始人和朦胧状态者
四、使用麻醉品后的体验与艺术家体验的宗教体验
五、变态心理与艺术创作
第四节 知情完形系统的独立性
一、转译问题
二、记忆的独立性

第四章 知情完形系统的动作
第一节 信息的储存
一、表象形式的语言
二、非表象形式的信息
三、大量的信息储存
四、信息的模糊性
五、信息的具体性
第二节 信息的加工
一、发现事物的本质
二、联结不同事物
三、完成整体结构

第五章 感知一行动系统
第一节 感知觉是主动信息加工
第二节 行动中的智力

第六章 论悟:直接的经验
第一节 悟的特征
一、悟是直接的洞见
二、悟是完满的知
三、悟是不容怀疑的知
四、悟是纯净的知
五、悟与时空感丧失
六、悟中的自我感丧失
七、悟的被动性和流动性
第二节 悟的本质
一、悟是一种感应
二、悟应用于占卜术
三、获得悟的方法
第三部分 人格问题

第七章 人格的层次结构
第一节 心理学中的人格理论
一、人格特质理论
二、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人格理论
三、人格自我理论
四、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五、罗得克、莱虚的人格分层理论
第二节 从生物进化角度看人格结构
一、社会生物学理论
二、进化中的异化
三、人格各层的基本关系
第三节 本初层
第四节 原始层
第五节 现代层

第八章 人类的基本需要
第一节 问题与方法
第二节 人类基本需要
第三节 从第一个基本需要中衍生的各种需要
第四节 从第二个基本需要中衍生的需要
一、情绪体验的需要
二、知情完形的需要
三、个性意志的需要和消除个性意志的需要
第五节 从第三个基本需要中衍生的需要
第六节 需要的层次

第九章 自我
第一节 “我是什么?”
第二节 思维所认识的我
第三节 知情完形所认识的我
第四节 自我的扩大

第十章 人格的整合
第一节 不同层的同构
第二节 同层的一致化
第三节 异层的一致化
第四节 整合程度不同的各种类型人格
一、三层各自不同的人格
二、中下层一致的人格
三、上下层一致的人格
四、中上层一致的人格
五、三层都一致的人格

第十一章 知情完形系统中的自我建构过程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