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拿来时代:危机下的发展之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700439
  • 作      者:
    项戈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长安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状态下,资源总是有限的。从根本上讲,无论古今、不管中外,所谓的成功人士,永远是那些占有资源最多的人。要想成功必须要懂得利用一切资源。也只有懂得利用资源的人,才有可能最大的占有资源。时间是生命、是金钱,效率则是保障。“拿来”意味着节省大量的时问与资源,“拿来主义”就是提高效率,提高成功机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别人还在为没有机会郁闷时,你发挥“拿来”优势,利用各方面资源,这就已经抢占先机,领先了一大步;当别人正在劳民伤财地费力创造可能时,你已经借力打力,甚至不费吹灰之力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标。“拿来主义”的好处在于,实践的损失是别人的,成果则是自己的。“拿来主义”是走前人开拓的道路,而不是披荆斩棘自己去开路。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个好汉三个帮”拿的是人力资源;“三个臭皮匠抵过一个诸葛亮”集合的是众人智慧。俚语谚语偶然有些粗鄙,却是民间百姓智慧的结晶,最为朴实,也最为实用。诸葛亮也好,好汉也罢,都离不了“拿来”二字。
    说到最早运用“拿来主义”,谋取个人发展的、有案可查的,很可能就是那位周王朝的开国第一功臣姜尚(姜子牙)了。
    按现有史料的记载与传说演绎的佐证,姜老先生原本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只因家道中落,不得已而沦为贫民。为了谋生,姜老先生年轻的时候开过酒店卖过酒,杀过牛卖过肉。或许是缺乏商业头脑,也很有可能是因为用心不专,姜老先生的买卖一直没做大,只是小本生意仅够糊口。但姜先生志存高远,在做小买卖的同时,不放松自我修养,刻苦自学,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天文地理、军事谋略以及宏观公共事务管理等课程的研修。
    虽然学富五车、文化素养与做人智慧都达到了一个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但姜老先生依旧默默无闻、生活落拓,婚姻、家庭、事业没有一件称心如意。好不容易迎来了一次黄昏恋,以年过古稀的童子之身跟一位花甲的黄花老太太喜结连理,结果最终还是因性格、理念不合而分手。几乎衰到家的姜老先生并不甘心就此放弃自己的人生、放弃“功成名就”的伟大抱负。经过一番痛苦的思索,他决定剑走偏锋,通过展示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行为艺术”方式来吸引公众的眼球,从而引起当权者的注意。
    对于表演场地,姜老先生费尽心思。因为这地方即不能车水马龙、太过招摇,又不能人迹罕至、无人问津,同时还不能离政权中心地带太远。经过一番仔细打探,姜老先生选择了岐山脚下、渭水河畔的一个小溪潭。溪里有鱼,溪畔有磻(大石头),于是姜老先生跪坐在“礓”上,用一根直直的大头针钓起鱼来。令人看不懂的是,他的直钩上不仅没有饵料,而且悬空离开水面足有三寸。
    面对打柴人的质疑与嘲讽,姜先生毫不在意,一句“愿者上钩”,依然故我。果不其然,磻溪疯老汉的“荒诞”名声不胫而走,引起了权贵西伯侯姬昌(后来的周文王)的注意。一次,姬昌来到渭水狩猎,纯属巧合的是,迷信的姬昌在出猎前亲自卜了一卦(据说《周易》便是姬昌所作)。卦辞显示此番狩猎,姬大人打不着野兽,却能得到一名成就自己霸业的贤臣。古人很注重所谓的天意,于是在磻溪,姬昌亲自接见了那位传说中的“疯老汉”。
    通过双方的交流与进一步的沟通,姜子牙先生的才华得到了领导人姬昌的认可,于是姜先生以87岁的高龄出任“政府首相”(国师)。在随后的几年中,姜老先生凭借过人的体魄与精力,靠着只争朝夕的超常工作热情,成功连任,辅佐了周王朝两任君主,并最终帮助周王室取得了全国政权,稳定了天下局势。当然,随后就有知名的学者教授对老先生当初的行为艺术进行了“哲学”上的概括——“宁在直里取,不在曲中求”。
    古今中外,通过“拿来”行为艺术方式步入政坛的也就姜老前辈一人而已,所以中国人将其赞为天下第一奇人或是天下第一钓翁并不过分。在此,我们也试着学学前人的智慧,对姜老先生的“拿来”进行一番概括:姜太公手里拿的不是钓鱼竿,而是天下大势和自我能力;姜太公要拿的不是溪里的鱼儿,而是声望与成功。
    如果说姜老前辈是通过“拿”天时(利用局势动荡,人心思变)、“拿”名声(磻溪垂钓以获注目)来谋取成功的话,那刘备更是青出于蓝了。他不仅拿天时,还拿地利。趁着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皇室衰微之际,卖草鞋的刘备率先打出“皇叔”旗号,拿着皇族“商业信誉”等无形资产进行独立创业。虽然皇室没来找他名誉侵权的麻烦,但在创业过程中,刘备同样遭遇了“土地”难题。他没有足够“投资建厂”的用地,以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要知道在当时诸侯割据,土地资源十分紧张。
    在这种不利情形下,刘备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得不到先借,先拿来再说,能把“厂”先建起来就好。在仔细分析了形式之后,刘备开始千方百计地向别人借:先是欲推还迎的拿来徐州,结果没守住,被北方曹操集团兼并。接着找到了本家刘璋,结局也是不尽如人意。最后不得已,刘备只能以“入赘当娇客”的形式,前往东吴夯实合作基础,并借机向“合作伙伴”孙权提出暂时“租借”荆州。
    出于“商业利益”考虑,同时也是为联合抵制北方曹操集团对南方“市场”的大规模侵占,孙权同意了刘备的请求。有了用武之地的英雄刘备,迅速利用荆州的便捷交通与重要的战略位置,积极进行集团扩张,很快便占领了整个西南地区“市场”,成为继曹魏、孙吴之后的第三大集团公司。从东吴拿荆州发展壮大自己事业——刘备这一手智慧的“商业”策略成了后世妇孺皆知的一句经典: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实事求是地讲,相比曹操和孙权,刘备完全属于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因为曹操有“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有父兄创下的一片江山基业,而刘备则基本上属于三无人员(无资金、无场房、无市场),除了仅有的一点人力资源(关羽、张飞)和信誉资源(皇室后裔,名正言顺)外,他真称得上是一无所有。但就在没有任何资源的情形下,刘备能够充分拿来,借鸡生蛋,建立自己的一方政权,实在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归根结底,刘备的成功在于他的拿来主义,在于他借力使力,借别人的资源来开发自己的事业,最终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其实无论是姜子牙,还是刘玄德,他们“拿”的方式或许有所不同,但“拿”的目的都是相同的,那便是:成功!无论古今、无论中外,“拿来”永远是谋取成功的最佳方法与手段之一。
展开
目录
上篇:拿来的现实意义
成功不是运气,靠的是方法/5
“拿来”是一种方法/10
明眼人看牛根生的发家史/14
寻古探迹说拿来/19
“拿来”与“吸星大法”/23
这是一个拿来的时代/28
万物皆备于我,一定要去拿/31
工作经历不等同于经验/36
危机下的机遇/40

中篇:拿与不拿只是心态问题
悲乎,很多人不愿意去拿/47
缺乏意识不懂拿/51
怯于偿还不敢拿/57
羞于面子不去拿/62
狂妄自大不屑拿/65
缺乏技巧不会拿/68
拿而不用是白拿/74

下篇:锁定“拿来”
不拿白不拿,拿了不白拿/83
借力打力拿人脉/88
打工就为拿人脉/96
善于传递自己的“利用价值”/102
投其所好去拿来/110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17
执著总能拿到结果/123
把试错的机会留给别人/127
隔山打牛,醉翁之意不在酒/137
无中生有拿奇迹/143
生活中免不了要“虚情假意”/151
别人的智慧就是你的智慧/159
找亲友借钱也得有方法/167
“透支未来”没什么不好/178
借鸡下蛋,项目就是钱/182
“耍嘴皮子”拿来真金白银/189
借光环,“卖”个好价钱/195
向高处借势,顺风又威风/204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208
面子是个二百五/217
联姻/224
度/231
将拿来主义进行到底/24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