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心理统计学与SPSS应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769065
  • 作      者:
    邓铸,朱晓红编著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将心理学专业两大传统基础课程“心理统计学”与“SPSS应用”融合,凸显两者的精髓部分。在阐述概念、原理或理论的同时,紧密结合实际并付诸实践,强调技能训练,操作性强、实用性强。可以作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心理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类专业、临床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参。
展开
内容介绍
  《心理统计学与SPSS应用》是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教材,也可供管理类、社会学类等其他专业参考。全书融合了心理学专业两大基础课程“心理统计学”与“SPSS软件应用”的精髓,突出以下三个特点:注重统计学基本概念和假设检验基本逻辑的把握与表述,使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抽样研究过程中收集资料的随机性,以及基于随机事件研究的思维方式。
  注重将统计学的方法、技术与心理学研究设计紧密结合,突显统计学为心理学研究服务的意识。
  注重将统计学技术的分析与SPSS软件的使用紧密结合,将SPSS软件的操作方法直接融于统计学知识的教学。
展开
精彩书摘
  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呢?简单地说,主要有三类:
  一是特征描述,即对研究对象进行多方面的测量,如心理品质的测量、情绪状态的测量、生理指标的测量、行为倾向的测量等等。此类测量一般不是为了描述个体,也不是为了描述少数的一些人,更多地是为了描述一个大的群体,但是实际参加测量的只能是少数个体。比如,为了调查中国公众对手机品牌的偏好,你不可能针对中国所有手机用户进行普查,只能调查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人,然后推知中国公众对手机品牌的偏好。这里所说的中国公众中的手机用户构成了一个很大的人群,统计学上将其称为“总体”(popu-lation)。你实际调查到的那一小部分手机用户,就是来自这个总体中一个很小的样本(samplc),其测量结果所反映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总体的特征。心理统计学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集中量数描述样本的特征,并由此估计总体的特征;用标准差、方差、四分位距等描述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进而估计标准误来反映总体数据的分散程度。描述性统计分析是统计学中数据分析的最基础的部分。
  二是进行差异比较,以考察不同人群之间的某些差异,以及实验干预是否造成了某种心理品质或心理状态的明显改变。比如,一般性的比较言语材料记忆的性别差异、认知策略发展的年级差异、心理健康水平的校际差异;临床上比较服药组和控制组患者病情转变进程;实验心理学上比较不同感觉通道接受刺激的反应时间长短等等。这类研究多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方式出现,其数据资料分析主要是依赖于心理统计学中的,检验和F检验方法。有了t检验和F检验等方法,研究者就可以从样本数据的差异性推断样本所在总体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或者说,可以推断总体之间的差异性程度。
  三是相关性分析以及基于相关分析进行的距离判断、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也包括测量学中的信度分析等等。相关性研究,一般是尽量在较为自然的情况下,搜集研究对象的一系列心理体验、行为倾向或行动指标,利用统计学方法,来考察各方面变量对应的数据资料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共变关系。变量间的共变关系就是指一个变量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某种变化关联性,即相关。心理学研究中,如果发现了变量与变量之间存在某种变化关联性,往往意味着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两种关系中的一种:因果关系、存在共同因子。一般借助于心理测验量表开展的研究,更多地要用到相关分析,包括信度和效度检验、调查项目之间的相关性、项目之间是否存在内部结构即存在公共因子等等,所有这些均可以用心理统计学来解决。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为什么要学习统计学
一 统计学是研究随机现象的方法论
二 统计学是心理学研究设计的技术
三 统计学是心理学研究资料分析的技术
四 统计学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表达语言
五 统计学成为心理学专业的应用技术

第二节 心理学研究中测量的性质
一 数字的特性与测量
二 心理学研究中的变量
三 测量中的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

第三节 量化研究的逻辑:从样本到总体
一 量化研究的基本假设
二 总体、样本与个案
三 从样本推断总体的风险

第四节 请计算机代劳:SPSS浏览
一 SPSS的诞生与发展
二 SPSS的基本视窗
三 SPSS应用的一般过程

第五节 如何更好地掌握心理统计学
一 重视理解随机现象与随机误差
二 重视概念理解而非公式记忆
三 联系生活实际与心理学研究实例
四 依靠SPSS技术但不要迷失“自我”

第二章 数据的图表描述与特征量
第一节 统计资料的表列与图示
一 资料分类
二 次数分布表
三 次数分布图

第二节 常用集中量数
一 算术平均数
二 中位数
三 众数

第三节 差异量数
一 全距、四分位差和平均差
二 方差与标准差

第四节 地位量数
一 百分位数
二 百分等级

第五节 SPSS数据文件的建立与编辑”
一 定义变量
二 数据的输入与保存
三 数据文件的编辑与转换

第六节 描述性特征量计算的SPSS过程
一 DcscriDtivc过程
二 FrcqLlences过程

第三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分布
第一节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一 随机现象和随机事件
二 随机事件的概率

第二节 离散变量的概率分布
一 离散变量的分布列
二 二项分布

第三节 连续变量的概率分布
一 连续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
二 正态性概率分布
三 正态分布表及其应用
四 正态分布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四节 频数分布分析的SPSS过程
一 频数分布表的制作
二 频数分布图的制作

第四章 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
第一节 抽样分布
一 抽样分布与抽样误差估计
二 样本平均数的抽样分布

第二节 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
一 参数估计的概念
二 良好的点估计量的特征
三 区间估计的原理

第三节 总体平均数的区间估计
一 总体正态且方差已知时的区间估计
二 总体正态但方差未知时的区间估计
三 总体非正态且方差已知时的区间估计
四 总体非正态且方差未知时的区间估计
第四节 抽样误差与区间估计的SPSS过程

第五章 平均数的差异性t检验
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一 假设与假设检验
二 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
三 统计决策的两类错误
四 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
五 假设检验的步骤

第二节 单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检验
一 总体为正态分布且方差已知
二 总体为正态分布但方差未知
三 总体为非正态分布

第三节 独立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检验
一 两个总体均为正态且方差已知
二 两个总体均为正态但方差均未知
三 两个总体均为非正态分布
四 方差齐性检验

第四节 相关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检验
一 两个总体均为正态且方差均已知
二 两个总体均为正态但方差未知
三 两个总体均为非正态分布

第五节 t检验的SPSS过程
一 单样本t检验
二 两独立样本t检验
三 两配对样本t检验

第六章 方差分析
第一节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一 变异量的可加性
二 方差分析的适用条件
三 方差分析的基本程序

第二节 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
一 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过程
二 各组数据个数不等时的方差分析过程
三 只给出各组统计量时的方差分析过程

第三节 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一 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基本模式
二 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过程
三 单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的方差分析

第四节 多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
第五节 方差分析中效应的进一步分析
一 各平均数间的多重比较
二 主效应与交互效应
三 简单效应检验

第六节 方差分析的SPSS过程
一 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SPSS过程
二 单因素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SPSS过程
三 多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SPSS过程

第七章 相关分析
第一节 相关的概念
一 相关概念的提出
二 相关的性质

第二节 积差相关分析
一 积差相关系数计算的逻辑
二 积差相关系数的计算
三 相关系数大小的意义
四 积差相关的适用条件

第三节 等级相关分析
一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二 肯德尔和协系数

第四节 偏相关分析
第五节 相关分析的SPSS过程
一 二元相关分析的SPSS过程
二 肯德尔和协系数计算的SPSS过程
三 偏相关分析的SPSS过程

第八章 聚类分析
第一节 聚类分析的基础
……
第九章 线性回归分析
第十章 因素分析
第十一章 比率的差异性检验
第十二章 卡方(X2)检验
第十三章 非参数检验
附录 常用统计检验用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