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们都是虐待狂:你所不知道的心理秘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5204155
  • 作      者:
    关雪莹编选
  • 出 版 社 :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货真价实的迷你青少年科普书籍,但它又不死气沉沉,单调刻板。它有活泼的卡通漫画风格,有奇幻科幻的想象力,也有童话神话的神奇魔力。
  心理学家将通过本书带领我们走入一个心理的世界,对我们的行为和心理进行一次近距离的观察。
展开
内容介绍
  《我们都是虐待狂:你所不知道的心理秘密》向我们开启心理的门户。探索外部世界重要,发现内心世界也许更重要。我们要打造美好纯净的心灵,要维持和谐安宁的心态,但这不是光有一个善良心愿就可以轻易达成的。心灵深处的运行机制,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难驾驭。我们的心理有哪些弱点?有暗黑乃至残酷的一面吗?能够克服吗?怎么克服?无论如何,人类从来不是完美的,如果我们有缺陷,最好的办法不是回避,而是发现和正视。如果能够承认自己可能会受到负面力量的毒害,我们就更有能力去避免和制约。
展开
精彩书摘
  谁在摆布我们
  你,先生……对,就是你,救救我!
  被人侵犯时,目击者越多,获得援救的概率就越低……心理学家能解释这种现象,并教你如何迫使陌生人对你伸出援手。
  如何迫使一个陌生人救你?确实,本不该提出这样的问题。然而,我们都注意到,即便在一群好人中间,我们也不安全。或许你也曾在马路上当街受辱、受威胁,却没有人来帮你……好在最后除了虚惊一场,安然无事。但是,其他人,比如凯迪·日诺维斯(Kitty Genovese)可就没那么幸运了。
  1964年3月的一个晚上,凯迪·日诺维斯被谋杀了,而且凶案就发生在邻居们的眼皮底下!据事后调查,听到这名年轻纽约姑娘呼救声的应该不下40人,其中至少有3人目睹了部分施暴行为!可是,谁都没有打电话报警。其实他们有充分的时间:歹徒行凶时间超过了35分钟。当警察最后赶到现场的时候,为时已晚。受害人被刺17刀,已经奄奄一息了。
  一个人的时候,我们都是英雄……
  为什么凯迪的邻居不采取任何行动?按理说,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勇敢而正直的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城市生活将我们全都变成了自私而冷漠的魔鬼?假设某一天凯迪的遭遇也发生在我们身上呢,会有人来救我们吗?
  要激起路人的见义勇为之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责任感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或许不会有人自发前来……不不不,请放心,路人没有那么坏……那些对这种不予援助的现象感兴趣的心理学家认为,一些简单的办法就可以立刻唤醒沉睡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超级英雄。事实上,就个人而言,面对别人的痛苦,我们既不自私,也不冷漠。研究人员曾进行过这样的实验,在单独一个受试对象面前佯装不适、引起一场假火灾或假事故,这个人立刻会求救或直接给予帮助。几乎100%的受试者都会如此反应。问题出在这些心地善良的人聚在一起的时候。结群带来的并不是相互激励,而是相互麻痹。20世纪60年代末,心理学家比博·拉塔纳(Bibb Lataile)和约翰·达利(John Dartey)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将参加实验的学生隔离在2~6个房间中(房间数量取决于学生人数),这两位心理学家要求这些学生通过内线电话讨论大学生活中的问题。每个人轮流发言2分钟。为了避免发言人的说话被打断,其他参与讨论的学生的麦克风此时是关闭的。
  好几个人在一起,坏事了!
  实验开始了。当辩论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突然,那个正在发言的学生(实际上是心理学家们的一个同伙)“癫痫发作”。由于其他学生的麦克风处于关闭状态,他们既不能和病人交流,也无法讨论救护方案。按逻辑,他们应该会立刻冲出房间,向主持实验的人求援。当只有1名受试者时,85%的人的确是这么做的。但随着参与实验的学生人数增加,似乎每个人的责任感倒反而减弱了。受试者变成2名时,求援的比例就降到了62%;而当他们增加至5名时,这一比例更是降至31%。
  为什么会如此不同?比博·拉塔纳和约翰-达利认为,当我们独自一人目击别人行凶或身体不适的时候,我们别无选择,受害者或病人的命运掌握在我们手中,所以我们自然会采取行动。相反,知情者越多,每个人的责任感就越弱。我们会想有人已经或马上就会行动,并会对自己漠然处之的态度更为宽容……
  如何有效求救?
  那么为了预防万一,我们应当从这些研究中吸取哪些教训呢?要激起路人的见义勇为之心,我们就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避免这种责任感的稀释。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将这一责任感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确定一个援助者。我们可以用手指着他,盯着他的双眼大声说:“你,先生……对,就是你,救救我!”这很重要,因为某些场合尤其不利于自发救援行动的产生,特别是当人们对危险的真实性有所怀疑的时候。躺在马路当中的流浪者,他是奄奄一息了,或者只是烂醉街头?一对男女在吵架,是可能会导致可怕结局的陌生人之间的争执,抑或只是两口子拌嘴?为了确定这里真没有问题,最好向当事人双方了解一下情况。但通常情况下,我们不会这么做,我们生怕误解了表象而自讨没趣……
  因此我们迟疑不决,我们假装漠然,但用眼角余光观察其他路人的态度,为自己的疑问寻找答案。糟糕的是,通常其他人恰好和我们一样,抱有同样的心态!他们也在犹豫,也不表现出来。结果每个人都被他人的行为所迷惑,错误地认为情况并不紧急。比博·拉塔纳和约翰·达利的研究显示,如果受试者独自一人看到浓烟从门下冒出,那么他在75%的情况下会报警;3个目击者在场,那么只有在38%的情况下会报警;而假如3个目击者中2人是“托”,装出什么事也没发生的样子,那么报警的概率就只有10%了。
  请开门见山!
  因此,当你万一遇上麻烦时,要避免让路人长时间犹豫不决,就必须迅速消除困扰着所有人的疑问。明白地告诉他们,是的,你处于危险中!是的,他们可以救你!为了指出你的危险处境,没有什么比这句经典的“救命啊”更直白了。事实上,很多实验证明,当情况明摆着危急时,行人不管是1个、2个还是1000个,都会跑来救助受害者。
  为了加快救援行动,如有需要,请明确求救的原因,并告诉别人怎么做才能帮到你。“我癫痫发作了,快,叫救护车!”这时候就不要再扭扭捏捏了,相反,夸张点倒不要紧!切记,别人的嘲笑是不会要你命的!
展开
目录
谁在摆布我们
你在哪颗星下出生
我害羞,我怕谁
睡不醒的生物钟
吻的秘密
梦幻学校
怪诞的天才
访问梦境
恐惧保平安
我们都是虐待狂
宇航员也疯狂
心灵感应新篇章
我们是没有主见的羔羊吗?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