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趣横生的心理学教科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5879621
  • 作      者:
    李江蓓编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不同心理学观点对人类行为的解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自然科学一板一眼的研究相比,心理学更为生动多彩,但我们并非执著于哪个理论更完美,而在于我们如何能更好地用这些理论合理地解释人类的行为。
展开
内容介绍
    《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趣横生的心理学教科书》用有趣的故事把心理学知识串联起来。不需要晦涩的专业术语,也不需要拗口的专业名词。每一小节,或是让人忍俊不禁的轶事,或是有趣的心理实验。通过叙事的方式把心理学的历史和经典实验、定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读完此书,你会发现自己已不知不觉进入心理学的殿堂。
展开
精彩书评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
    ——雨果
展开
精彩书摘
    曾经有一位太太,她不能给她的孩子喂奶。经人介绍,她找到了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果断地对她实施了催眠术。催眠分为五个阶段。首先是询问解疑阶段,弗洛伊德先是询问了病人的一些基本情况,如年龄、职业、感情生活、健康状况等,还询问病人需要解决的问题。接着进入诱导阶段,让病人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然后他用平静的语言引导病人进行情景想象,暗示病人要放松。没有花费太长的时间,弗洛伊德就让病人进入了催眠状态。在催眠状态中,弗洛伊德反复向患者暗示:你的奶很好,喂奶过程也令人愉悦等。这就是深化阶段和治疗阶段。最后需要病人根据弗洛伊德的指令重新回到清醒的意识状态,解除催眠。经过两次这样的催眠治疗,病人终于克服了不能给她孩子喂奶的心理障碍。
    催眠治疗法其实具有比较成功的疗效,但是弗洛伊德后来却放弃了催眠术。因为他发现催眠术具有比较大的局限性。首先,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被催眠。只有那些经常做白日梦、想象力丰富和对他人依赖性强的人才容易接受催眠。还有,他认为催眠术仅适用于治疗歇斯底里症。不过,弗洛伊德对催眠术的研究并没有白费,正是通过催眠术的应用,他发现了“潜意识”。后来,他发掘这种潜意识,并加以分析,最终建立了精神分析学的整个科学体系。就是说催眠术为“潜意识”的发现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正是这一系列的催眠试验(尤其是催眠之后的种种迹象和暗示)令人信服地证明了无意识心理的存在和它的活动方式,以至于在多年后,弗洛伊德为了论证无意识心理的存在时,还要用催眠试验作为自己的有力证据。
    可见,催眠术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神秘,而且它在我们生活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我们在考试前遇到焦虑的情绪的时候可以进行自我催眠,暗示自己“我一定行!”,那么你一定会取得不会令你失望的成绩。马上试一下,自我催眠绝对会让你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名人传略篇
1.伤心的国王
2.孤独的思考者——斯宾诺莎
3.“高明”的医生——梅斯梅尔
4.会看相的医生——加尔
5.韦伯定律
6.捷足先登者——威廉·冯特
7.达尔文的堂兄弟——高尔顿
8.无心插柳的心理学大师——威廉·詹姆斯
9.以自己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10.第一次心理学大战的发起者——布伦塔诺
11.音乐天才心理学家——斯顿夫
12.狂热的铁杆“粉丝”——铁钦纳
13.实用主义心理学家——札威
14.美同心理测量的先驱——卡特尔
15.会训练动物的心理学家——桑代克
16.并不孤独的麦独孤
17.充满话题的心理学家——华生
18.“白鼠心理学家”——托尔曼
19.斯金纳的“乌托邦”
20.“以身作则”研究者——班杜拉
21.析梦者——弗洛伊德
22.性格决定命运——荣格
23.“倒霉”的心理学家——阿德勒
24.人怎样才能了解自我——哈特曼
25.高中毕业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
26.心理学界的穆桂英——霍妮
27.爱的艺术家——弗洛姆
28.心理学的社会实践者——勒温
29.心理学界的儿童专家——皮亚杰
30.天才心理学家——马斯洛
31.心理治疗大师——罗杰斯
32.心理学上的流星——维果茨基
33.反对心理学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
34.心理学界的通才——西蒙
35.举一反三的布鲁纳
36.催眠大师——希尔加德

第二篇 经典实验篇
37.学会“见机行事”的狗
38.恐惧是怎样形成的
39.斯金纳箱的秘密
40.波波玩偶实验
41.猩猩的智慧
42.白鼠走迷宫
43.感觉剥夺实验
44.奇怪的裂脑人
45.考考你的视力
46.婴儿怕高吗
47.揭秘催眠术
48.我们能不能一心二用
49.盲人也能看得见
50.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51.概念形成实验
52.心理形象也会旋转
53.是什么成就了成功者
54.人为什么有喜怒哀乐
55.爱的发现
56.习得性失助
57.“早熟的果实”不甜美
58.“三山实验”与“自我中心”
59.依恋关系决定人际关系
60.个人空间圈
61.我们都需要美丽的谎言
62.角色改变个性
63.思维定式
64.疯狂的理性
65.卡车游戏的启示
66.拥挤实验
67.糖果的诱惑
68.人为什么会撒谎
69.“一见钟情”与印刻现象
70.花生和可乐影响判断力
71.别把自己关进瓶了
72.墨守成规的毛毛虫
73.情绪的力量
74.肥胖的心理因素
75.社会助长实验
76.法庭上的冤案

第三篇 心理效应篇
77.“得寸进尺”的好办法——门槛效应
78.为什么好的越好,坏的越坏——马太效应
79.小蝴蝶也能引起大海啸——蝴蝶效应
80.你会举一反三吗——迁移效应
81.为什么要取长补短——木桶效应
82.“第一印象”——首因效应
83.难忘当年离别情——近因效应
8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破窗效应
85.发挥失常是常事——詹森效应
86.人为什么会随人流——从众效心
87.心存期望就有可能——皮格利翁效应
88.孟母为何要三迁——邻里效应
89.你迷恋星座预测吗——巴纳姆效应
90.怎样成为优秀的管理者——霍桑效应
91.“木讷”的魅力——木鸡效应
92.倒背如流的秘密——培哥效应
93.人之所以会有始有终的秘密——蔡戈尼效应
94.人为何会产生偏见——月晕效应
95.刻舟求剑不可取——刻板效应
96.“先人为主”是怎样来的——定位效应
97.帮书商做“宣传”的总统——名人效应
98.多米诺骨牌的力量——多米诺效应
99.你真的是维纳斯吗——乡村维纳斯效应
100.生命在于运动——鲶鱼效应
101.真的是多多益善吗——边际效用递减效应
102.批评的艺术——三明治效应
103.人真的会“喜新厌旧”?——多看效应
104.三个和尚没水喝——责任分散效应
105.你被贴“标签”了吗——标签效应
106.有缺点才“完美”——出丑效应
107.如何选择赞扬和批评——阿伦森效应
108.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头脑风暴效应
109.你听到了你要听的——鸡尾酒会效应
110.感人心者莫乎情——南风效应
111.“先入为主”的陷阱——沉锚效应
112.“似药”也可治病——安慰剂效应
113.未雨绸缪的秘密——预期效应
114.1+1>2——协同效应
115.有人欢喜有人愁——对比效应
116.新睡袍的陷阱——狄德罗效应
117.人为何喜欢名牌——凡勃伦效应
118.人是怎样找理由的——过度理由效应
119.人为何需要把握“度”——超限效应
120.谁是你真正的对手——黑马效应
121.以牙还牙——海格力斯效应
122.“我以为”是怎样来的——投射效应

第四篇 心理测量篇
123.什么是心理测量
124.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
125.罗夏墨渍测验
126.韦氏智力测验
127.霍兰德职业兴趣趟表
128.测试你的性格能承受多大压力
129.测测你是否对工作感到厌倦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