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审美现代性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631961
  • 作      者:
    寇鹏程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要想弄清中国的审美现代性,必须面对西方审美现代性,同时直面中国自身的文化与审美传统。中国审美现代性是在西方审美现代性的直接刺激下觉醒起来的,这无法回避;而直面西方审美现代性,必须考察西方古典美学的传统,同时研究其社会现代性。中国审美现代性是中国自身审美传统的“现代”,也是中国自身现代性的反映。
展开
内容介绍
    审美现代性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转型阶段文化领域内的产物,如果说这是审美现代性问题提出的社会学背景,那么知识界对现代性问题的讨论则是促使学者们开始关注审美领域内的现代性问题的理论背景,本书作者根据对现代性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对审美现代性问题的论述。
展开
精彩书摘
    作为对“现代化”了的社会物质、精神等方面综合特质的描绘,“现代性”这个词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就显得更困难了。福柯就曾经指出:“我要说,我对于所提出的有关现代性的问题感到踌躇。首先是因为我从来都不很了解,在法国,‘现代性’这个词究竟包含什么意义。当然,在波德莱尔那里,是有过这个词。但是我认为它的意义后来慢慢消失了。我不知道德国人赋予现代性什么意义。我知道美国人准备召开某种研讨会,打算请哈贝马斯和我参加。我知道,哈贝马斯准备在那里提出现代性的论题。但是我很踌躇,因为我并不了解它到底是讲什么,也不知道这个词究竟是针对什么类型的问题。”福柯这句话实际上揭示出了现代性内涵的多义性与歧义性。<br>    如果单就“现代性”这个词来讲,它出现得也比较早,詹姆逊说:“‘现代性’一词经常与现代性相联系,以至于当我们发现这个词实际上早在公元5世纪就已经存在时我们不免大吃一惊。基拉西厄斯教皇一世(494或者495年)在使用该词时,它仅仅用于区分不同于先前教皇时代的当代,并不含有现在优越于过去的意思。”可以说,“现代性”这个词在早期它与“现代”一词的用法大致差不多,表示不同于先前的现在,还不是一种社会文明形态特质的名称。1672年出版的《牛津英语词典》,首次收选了modernity(现代性)一词,表明某种现代意识得到了认可。托拉斯·华尔普尔在1782年的一封信里,谈到查特顿的诗时写道:这些诗节奏的现代性,使凡是有敏锐听力的人没有不为之惊叹的。在法语里“现代性”一词则出现得比较迟,一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才开始使用这个词。据最近的《罗贝尔词典》认为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849年夏多布里昂的《墓畔回忆录》里,不过,夏多布里昂的modernite是个贬义词,指日常的“现代生活”的庸俗和低劣,他写道:“海关大楼和护照的庸俗及现代性,同风暴、哥特式的大门、号角的声音和急流的喧闹,形成了对照。”在充满基督救世情怀的夏多布里昂那里,喧闹的“现代”自然是他所不喜欢的。<br>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现代性的概念<br>第一节 现代化的概念<br>第二节 现代性的概念<br>第三节 审美现代性的概念<br>第二章 西方审美现代性<br>第一节 西方古典美学传统<br>一、文艺与世界:模仿一再现论的传统<br>二、文艺与作家:激情一天才论的传统<br>三、文艺与读者:教化一愉悦的传统<br>四、文艺作品自身:和谐一整一的传统<br>第二节 西方审美现代性的范式<br>一、西方现代审美的巨变<br>二、西方审美现代性的三大范式<br>三、西方现代审美的总特征<br>第三章 中国审美现代性<br>第一节 中国审美传统<br>一、中国古典文艺四大传统<br>二、中国传统美学的三大审美范式<br>三、中国传统美学的虚化价值取向<br>四、中国传统美学的思维方式<br>第二节 中国审美现代性的四大范式及其命运<br>一、审美非功利范式<br>二、审美工具论范式<br>三、审美娱乐范式<br>四、审美批判范式<br>五、审美范式的各自命运<br>第三节 大众艺术的正名与中国审美现代性<br>一、大众艺术在中国<br>二、金庸作为大众艺术六论<br>第四节 文学论争与审美现代性<br>一、“革命文学”的论争<br>二、科学与人文的论争<br>第四章 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br>第一节 文明差异与中西审美现代性<br>一、西方文明特质与审美范式<br>二、中国文明特质与审美范式<br>第二节 文明进程与中西审美现代性<br>一、西方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br>二、中国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br>第三节 浪漫范式的缺失与中国审美现代性<br>一、中国浪漫范式的缺失<br>二、西方浪漫范式的内涵<br>三、中国浪漫范式缺失的现代性根源<br>第四节 梁启超、陈独秀美学之变的现代性根源<br>一、梁启超的从工具到情感<br>二、梁启超美学之变的现代性诉求<br>三、陈独秀的思想变化<br>四、陈独秀思想之变的现代性思考<br>第五章 中国审美现代性的当代境遇<br>第一节 当前理论界的几大弊端<br>一、夸大了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的对立<br>二、反“本质主义”与虚无主义的危险<br>三、理论阐释无效性突出<br>四、“过度阐释”膨胀<br>五、作家在理论中“缺席”<br>六、理论可读性差<br>第二节 是与应是:审美消费主义批判<br>一、审美消费主义的提出<br>二、审美消费主义批判<br>第三节 反理性思潮与中国当代审美现代性<br>一、中国美学反理性思潮的兴起<br>二、中国美学反理性思潮的必然性<br>三、中国美学反理性思潮的盲目性<br>第四节 马克思人学范式的当代境遇与中国美学<br>一、中国当代美学的现状<br>二、人的失落与新语境下马克思入学美学的当代意义<br>三、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br>第五节 我们应该怎样研究意境:也谈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br>一、意境泛化造成意义的混乱<br>二、意境定位不统一造成意义的混乱<br>三、以“意境”二字明确出现的地方的意义为标准<br>四、从“情”、“意”对立看《诗格》中意境的意义<br>五、明确出现“意境”二字但意义难明确的地方<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