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真水无香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55578
  • 作      者:
    朱良志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真水无香》是朱良志教授近年来研究中国艺术观念的一本新著,通过对中国艺术和审美生活的考察,突出师法造化、逃避人工秩序是中国艺术的根本法则,围绕这个中心,全书对中国艺术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饶有兴味的探究。
展开
作者简介
  朱良志,安徽滁州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教授。出版有《石涛研究》、  《八大山人研究》、  《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中国美学十五讲》等中国艺术和中国美学研究的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它的弱点是没有计划,没有系统。看重逻辑统一性的人会轻视它,讨厌它,但是西方建立逻辑学的大师亚里士多德的学派却唤做“散步学派”,可见散步和逻辑并不是绝对不相容的。中国古代一位影响不小的哲学家——庄子,他好像整天是在山野里散步,观看着鹏鸟、小虫、蝴蝶、游鱼,又在人间世里凝视一些奇形怪状的人:驼背、跛脚、四肢不全、心灵不正常的人,很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大天才达·芬奇在米兰街头散步时速写下来的一些“戏画”,现在竟成为“画院的奇葩”。庄子文章里所写的那些奇特人物大概就是后来唐、宋画家画罗汉时心目中的范本。
  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到一枝鲜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到兴趣的燕石。
  无论鲜花或燕石,不必珍视,也不必丢掉,放在桌上可以做散步后的回念。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由幻境入门
  清画家戴熙论画每有惊人之语,他说:“佛家修净土,以妄想入门;画家亦修净土,以幻境入门。”这个“以幻境入门”,为画道一大因缘,也是中国艺术的一大关键。它反映了中国艺术独特的思想,这一思想至今仍然有价值。它和西方艺术史中讨论的幻觉是不同的(如贡布里希),后者主要指人的感觉中出现的虚假现象,是一种心理现象,而传统哲学和艺术论中的“幻”则是一个有关存在是否真实的问题。
  佛教从幻相、幻有、幻化三个方面看“幻”的特点。从性上说,一切法(包括可见的事象和大脑中的概念)都无实体性,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又由因缘离散而灭,所呈现的是假相,这叫“幻相”。故幻是与真相对而言的。从存在形式上说,万事万物以及人们的心念,都是幻的存在,不是真有,而是假有,佛教称此为“幻有”。幻有是相对于无而言的。从万事万物的产生过程看,一切显现的现象,都是幻象,就像魔术师点化一样,所以称“幻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幻是虚,是相对于实而言的。这种幻化现象,既是一种“乍现”——刹那刹那,忽生忽灭,都无暂住;又是一种“诈现”——以不真实的面目来迷惑人。如辽代僧觉苑《演密钞》卷四说:“幻者化也:无而忽有之谓也。先无形质,假因缘有,名为幻化。
展开
目录
美学的散步(代总序)
引言
前编
第一章 由幻境入门
一、幻化:关于变幻的思想
二、幻有:关于形式即幻象的思想
三、幻相:关于幻与真实的问题

第二章 超越美丑分别
一、以丑来质疑美
二、以丑来规避美

第三章 水不流花不开的世界
一、寂寞的云林
二、活泼在何处
三、总非人间所有,即是人间所有
四、至静至深的宇宙

第四章 最高的巧是天巧
一、超越机心
二、超越机巧
三、荡涤机锋
四、存养生命

第五章 萧散之谓美
引子:由《石门颂》谈起
一、关于“萧散”的概念
二、文人意识与萧散
三、萧散之美

第六章 生命的态度
一、是造境,不是比喻、象征
二、“生命的态度”的特点
三、发现意义的“生命态度”

第七章 以心源为洪炉
一、心源为本
二、妙悟玄道
三、造化心源不二
四、心源即生知

后编
第八章 顽石的风流
一、石的“秩序”
二、石的“美”
三、石如何“可人”
四、作为艺术品的“石”

第九章 假山是真的山
一、真假之间
二、假山的“南北风”
三、“散漫”的秩序

第十章 盆景的生意
一、盆景艺术的形成与“观生意”的哲学密切相关
二、盆景的以小观大问题
三、盆景的古拙和苔痕问题
四、捆缚的盆景是否有违自然的原则
五、境界是中国盆景的审美理想

第十一章 篆刻的天趣问题
一、汉印精神
二、文人之印
三、天的秩序

第十二章 明清印学的南北宗问题
一、朱简的印章南北宗说
二、浙派的印学南北宗分派观
三、印学南北宗论中的巧拙说

第十三章 瓷器的天青云破
一、开片:自然延伸的纹理
二、窑变:不可逆料的奇迹
三、色晕:瓷器上的水晕墨章

第十四章 中国画的荒寒境界
一、荒寒画境之体现
二、荒寒画境之特点
三、荒寒画境产生之根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