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做自己的救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3520084
  • 作      者:
    (英)塞缪尔·斯迈尔斯(Samuel Smiles)著
  • 出 版 社 :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自立者,天助之。畅销全球150年的超级励志经典,个人奋斗与实现梦想的动力源泉。
     外在的帮助只是昙花一现,自我的救赎才能持久恒远。
     成功学鼻祖的谆谆教诲,教你如何自己拯救自己。
     传播全球化智慧的汉译精品。

  

海报:

  

展开
作者简介

  塞缪尔·斯迈尔斯(1812—1904),英国19世纪伟大的道德学家、著名的社会改革家和脍炙人口的散文随笔作家,被誉为催人奋发向上的“人类精神导师”、“励志和自助之父”。
  斯迈尔斯1812年12月23日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附近的哈丁顿。14岁辍学。给一名医生当学徒,后入爱丁堡大学学医。一生阅历丰富,先后当过医生、商人、摄影师、随笔作家、历史学家、记者、编辑、社会改革家、铁路大臣、公众道德家、演说家。
  1859年,他的名著《做自己的救星》一问世。立即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并以英、法、德、西班牙、丹麦、日、俄等语言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先后出版发行,成为150年来全球最畅销的图书之一。
  在全世界许多国家,该书成了人们必读的人生丛书之首。成了对人们的生活和命运产生巨大影响力的人生教科书。

展开
内容介绍

  《做自己的救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最佳读本》内容简介:人生最大的救星,其实就是你自己,坐等环境变好不如及早适应和创造环境,“天才出于勤奋”是最古老也是最实在的忠告,面对那些从奴隶到将军的伟人,你无法用出身做借口,世界上没有绝望的事,只有放弃的人,坚持!坚持!坚忍不拔是成功的最大动力。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是你打开幸运之门的通行证。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别指望制度能改变命运
  “天助自助者”,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箴言,具体地说,就是别等什么救世主来拯救我们,自立自助才是经过人们长期经验所总结的成功途径。自助精神是个人成长的根源,它体现在生活的众多方面,构成了国家强盛的真正源泉。外界的帮助使人更加脆弱,自助却使人得到恒久的激励。无论你为他人做了什么,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减弱了他们为自己干活儿的自主性与必要性。人们若受到过分引导和监管,其必然趋势是依赖性增强。
  即使是最好的制度,也不一定能给人积极的帮助。或许,制度所能做的,顶多就是给予人们发展自我与改进个人状态的自由。但是,人们总是趋向于相信他们的幸福和成功是通过制度而不是自己的行为来决定的。然而,再严厉的法律也无法使懒惰的人变得勤勉,使奢靡的人或嗜酒之徒有所节制。这种改变只有通过个人的行为、节俭和自我克制才能奏效,即通过好的习惯而不是大的权力去改变。
  一个国家的政府通常被认为能够反映其组成个体。事实上,所有经验都表明:一个国家的富强取决于其公民的天性,而不是制度本身。因为国家仅是社会个体的集合,而文明自身也只不过是组成社会的男人、女人、老人、孩子共同完善个人的问题罢了。
  国家的进步是社会个体勤勉、实干、正直的结果,正如国家衰败是社会个体懒惰、自私和邪恶的结果。我们通常所谴责的社会邪恶,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我们不断堕落的生活。尽管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尽量减少或消除它们,但是,它们却会以另外的形式重新复苏,除非个人生活和民族天性赖以存在的环境得到彻底的改进。如果这种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得出结论是:最高的爱国主义和博爱主义不在于改变法律和修改制度,而在于帮助和激励人们通过他们自己自由且独立的个人行为来完善自我。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由内因所决定,外因产生的影响则相对较小。最大的奴隶并不是被暴君所统治的奴隶(尽管这种统治是极大的罪恶),而是自身道义上无知、自私、邪恶的奴隶。一个充满奴性的民族仅通过当政者或制度的更替是无法获得自由的。只要这种致命的观念盛行,自由将仍由政府掌控。即使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代价也是巨大的,但这种改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曾经身处奴化幻觉的人们,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实际和持久的效果。个人的天性是自由的坚实基础,也是社会安定和国家进步的可靠保证。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说得很对:“只要允许个性的存在,即使是专制主义也不会产生最恶劣的后果:任何毁灭个性的东西都是专制主义,不论它以什么名义出现。”
  国家只是制定制度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更多的制度已经被制定或早晚要被制定。我们既不能指望那些已经被制定的制度给我们带来过多的新的空间和机遇,更不能期待还没有出台的各种制度是为我们中的谁度身订造的。实际情况是,当我们还没有能力来影响身边的生活、影响大众的生活,乃至于影响制度生活之前,制度就不是为了我们的机遇和发展而存在。但是我们必须要了解为什么制度要被掌控。所谓的制度,实际上就是为了维持某种秩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存在和发展需要秩序。一个人,也同样需要,“人生而无自由”,就是针对这个说的。我们必须在前行的途中顾及到这个那个的条条框框,相信我,那绝不是人们在无谓的自找麻烦,而是为了彼此的便利(当然了,也有可能仅仅是为了一些人的便利)而设定的行为规范。关键在于,我们没有必要为了已有的制度而感觉到被束缚,只要去适应。而为了发展去追求新的制度则更是不明智的。我们只要去适应,去运用,去为了我们的未来而了解。当我们有能力使自己进步,使民族进步,使制度进步的时候,就会发现,无论拒绝与期待,制度已经真真切切地在我们的手中了。
  关于民族进步,时常涌现一些古老的谬论。有些呼唤恺撤式的救星,其他人则希望国家成为救星,另外还有些人则寄希望于议会法令。我们在等待恺撒,然后我们发现“谁承认并听从于他,谁就幸福”这条教义简单来说就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由人们自己做主。如果以这样的教义为指导,社会的自由良知将被破坏,它将迅速为任何形式的专制主义铺平道路。恺撒主义是人类偶像崇拜中最坏的形式——对权力的绝对崇拜。其产生的效果与绝对崇拜财富产生的效果一样。另一个对人们起作用的更加健康的理念便是自立精神。一旦它被我们完全领悟并付诸行动,恺撒主义将销声匿迹。自立精神与恺撒主义是直接对立的,正如雨果对笔和剑的论述,“其中一个会杀死另外一个”。
  至于国家和议会法令的力量,其实也只不过是普遍的迷信。爱尔兰一位伟大爱国者威廉·达刚,曾在首届都柏林工业博览会的闭幕式上讲道:“说实话,在我的印象中,从未听到我的同胞提及独立一词。我听得最多的是,如何从这里、那里或其他什么地方去获取独立,如何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边的外国人身上等论调。当我以最大限度去衡量通过这种交流给我们带来的利益时,我的内心常深深地感到,我们工业的独立必须依靠我们自己。我相信,只要把精力放在勤奋刻苦和精益求精上,我们将会比任何时期都有更好的机遇和光辉的前景。我们已经迈出了步伐,但坚忍不拔才是成功的巨大动力。只要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前进。我深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将达到一个共同舒适、幸福、独立的状态,并把这种状态带给其他人。”
  任何国家都是无数代人思想与劳动的结晶。生活在各个阶层及条件下的坚忍的劳动者们,包括土地的耕耘者、矿山勘探者、发明家、探险家、制造业者、机械工、手工业者、诗人、哲学家和政治家,都为缔造自己的国家做出过贡献。他们一代接一代地努力,并把劳动成果不断推向更高的阶段。这些前赴后继的伟大劳动者,也就是我们文明的缔造者,在混乱的工业、科学、艺术中创造了秩序。所以,现存的民族在自然演化的进程中,成为我们祖先精湛技艺和辛勤劳动所创造的宝贵财富的继承者。这些财富在我们手中得以充实,并传给后人,在此过程中,它们非但没有损耗,反而会得到更大的完善。
  自立精神,既是个人充满活力的行为表现,也是衡量国家力量的真正标准。有一些非常优秀的个人,在做了群众的领袖之后,才获得公众的尊敬。但是我们的进步同样归功于成千上万的平凡个体。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战役中,尽管只有将军们名垂青史,但战争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是士兵们发挥个人的勇猛精神和英雄主义才赢得的。
  同样地,生活也是一场“士兵的战斗”。绝大多数的人终生默默无闻,他们对人类文明与进步的影响力虽然无法与那些有幸名垂青史的伟人们相比,但是,即便是最平凡的人,只要他在勤奋、节俭、对生活保持公正诚实的态度等方面做出典范,那么,他对国家的进步就产生了现实和长远的影响。因为他的生活和品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人,并在未来的时代被推崇为楷模。可能你会说:“哦,不必麻烦了,我只想做我自己——一个光荣的自由人,既不想去影响谁,更不想去成为什么楷模,被人推崇无论如何也是一件累人的活啊!”是的。这可能更符合我们大多数人的定位。我们毕竟不想活得太累,或者至少有一点是你无可否认的,我们仍旧需要他人的肯定——残酷的是,这也是制度的一部分。这种肯定有可能来自挚友,有可能来自爱人,也有可能来自父母、子女、师长、学生,乃至于一个路人。这种肯定无疑比任何的可见的资产和财富都来得珍贵,这样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活力和生机,让我们无缘无故的就觉得兴趣盎然,信心百倍。而这种肯定的源头,则是我们的自立与奋斗,以及由此而萌生的各种美德。
  日常经验表明,充满生机的个性对他人的生活和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真正的实效教育。与此相比,小学、中学、大学这些教育制度和条件给予人们的教育仅能算是最简单的文化启蒙而已。来自我们家庭、街道、商店柜台、生产车间、织布机坊、耕地上、财务室、手工作坊、拥挤嘈杂的人群的日常生活教育,却更加具有影响力。这是作为对独立个体的社会成员的最后指导,即席勒所谓的“人生历程的教育”,它表现在人的行为、品行、自我修养、自我驾驭等方面,所有这些都在于正确地指导人们,使他们在人生责任和事业上做出适当的行动。这种教育是无法从任何书本或大量学术训练中获得的。培根用他那惯有的颇具份量的语言说到:“学习并不能教会人们怎么用它们,那是一个属于学习之外并超越学习的智慧,它只能通过亲自观察实践来获得。”这句话既适用于实际生活,对才智本身的培养也是适用的。所有的实践都证明并增强了它的合理性,一个人的自我完善是通过工作而不是通过读书得到的——即是生活而不是书本,是行动而不是理论,是个体而不是制度,在永久地完善人类。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别指望制度能改变命运
“自古圣贤多贫贱”的启示
有钱人也得靠自己
承认“一个好汉三个帮”

第二章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天才也要有恒心
要绝望时,再坚持一会儿
经典案例系列之一
经典案例系列之二

第三章 先自信,后成功
达成目标的秘密
果敢和意志自由
经典案例系列之三
经典案例系列之四

第四章 量入为出让你永葆独立、自由
节俭是自助的最好办法
债务无异于灾难
抵制诱惑就是创造前程
不做守财奴
经典案例系列之五

第五章 经验从来不在书本上
成功的本钱
思维习惯训练
耐心的力量
拥有书籍和拥有智慧是两码事
失败教会我们
从笨蛋到伟人

第六章 行动起来才有效
榜样是最好的老师
从榜样中获得的行动力
选择与你志同道合的朋友
行动无止境

第七章 上天眷顾有品格的人
别忽视品格的作用
重视习惯和小节
性格,给你的魅力加分
品格,行动之源
风度,心灵的外化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