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宋代新儒学的精神世界:以朱子学为中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770511
  • 作      者:
    吴震主编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宋代新儒学的精神世界:以朱子学为中心》主要讲述了:如所周知,宋明儒学的主流是理学,缘二氏(老、佛),特别是释氏的挑战而起,上接孔孟,开创了一个意义深远的精神世界。南宋朱熹(1130-1200)号称集大成,他的哲学格局恢宏,思绪复杂,1982年在檀岛召开国际朱熹会议,个别中国思想家受到这样的殊荣可谓空前。2003年余英时兄出版大著:《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域,2006年为他赢得了人文方面的克鲁吉奖(John W.Kluge Prize)。这书的出版也引发了新的一轮有关朱子的热烈讨论,一直到如今还余波荡漾。我和英时兄的辩论分别深化了各自对宋明理学与朱熹的了解,我之写作本文还是为了针对自己最近的思绪作一结算。
展开
精彩书摘
  主题演讲:宋明理学的精神世界
  朱熹与道学的发展转化
  【提要】  有两位美国的宋史学家在其近作中,似乎对我关于道学的演进和朱熹在此演进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看法有些误解。在这里,我打算进一步阐述并澄清自己的观点,以做回应。在我看来,朱熹的学生们在树立其显赫地位以及将道学传统演变得更具局限性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在道学圈子和道学传统的界定上,朱熹自身也下了非同寻常的功夫来提倡自己的权威以维护自己所认定的正统。自12世纪80年代初,朱熹深思熟虑,不仅开始把道学传统变得狭隘,而且一步一步将道学从社会政治同道群体变为一种仅仅以其眼中“纯儒”为标准的学派。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朱熹如此所想所为的背景和取舍,我们很有必要关注此前道学的演进过程。同时,如果我们仍旧只是简单地接受或一味地肯定朱熹对道学重建的作用,会继续阻碍我们深刻认识宋代的哲学和政治。当我们深入了解宋代思想和历史发展的诸多错综复杂性之后,或许可以以此为鉴,反思宋以后(甚至是今天的中国)儒学本身的演化及其在社会政治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我们认为,自己在写什么和别人以为我们写了什么,二者之间往往有一定差异。但当我看到某些人就我对道学及朱熹(1130-1200)在道学上权威地位的表述有种种错误解读时,我仍然颇为困惑,并想就我的观点作进一步的澄清。我之所以想要做这种尝试,是因为这些误解在两位资深宋史学家的主要著作中都表现得很明显,而且这是两位同行颇有水准的著述。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自己所做的澄清能够加强我们对道学和朱熹在道学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历史角色的认识与了解。
展开
目录
前言
主题演讲:宋明理学的精神世界
宋明理学的精神世界——以朱子为中心
朱熹与道学的发展转化

第一场:哲学与方法
当然与必然的交融:朱熹思想的内在趋向
Recent Western Studies of Zhu Xi
关于格物致知的若干问题——以朱熹的阐释为中心

第二场:心性与工夫
从朱子的“敬论”看朱子思想形态的归属
朱熹谈本体工夫的项目与义涵
“心是做工夫处”——关于朱子“心论”的几个问题

第三场:伦理、知识与死生
美德伦理的自我中心问题:朱熹的回答
意志、知识与道德:论朱熹伦理学中的几个问题
气化与死生:朱子视野中的关洛分歧

第四场:道学的演变
朱熹门人从其师那里得到了什么——黄榦所“表象”的学习
南宋前期的道学运动——洛学复振与区域思想的互动
张南轩与朱子之交往及胡五峰门人内部的学术异同

第五场:朝鲜理学的讨论
李玄逸的四端七情论与“道心、人心”问题
关于退溪的“四端理发说”
朝鲜儒者对朱子“心”以及相关概念的理解与诠释

第六场:来自东亚的视角
楠本正继博士的朱子学研究
十六世纪朝鲜性理学者对罗整庵“人心道心”说的回响与批判

第七场:政治、实践与史学
论周悖颐——人脉、政治、思想
应举与修身——道学的身心治疗之术
《朱子语录格言》考论

第八场:经典与文献批评
朱子论周、邵《易》学
朱子《中庸》结构说(中)
论杨龟山对《中庸》的诠释及朱子的批评
《中庸》怎样变成了圣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