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问题。何谓天,何谓人,在不同思想家那里内涵大不一样。同一思想家对于天、人范畴的使用在上下文之间也有很大区别。天道和人道的关联是天人关系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庄子所说的本源之道,既是万物存在的依据和本源,也是人生在世的依据和本源。
就天道和人道而言,儒家思想家比较重视人道。儒家的重视人道与西周直到春秋战国时代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的转型有关,随着人类知识的进步和理性的提高,固有传统中决定一切的“帝”和“天”不断没落,新兴的思想家关注的焦点越来越集中在人间秩序上。孔子的高足子贡曾经感慨:“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庄子曾经说儒家“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外是极其渺茫的宇宙时空,超乎人类的认识能力,孔子不主张把思维的重点放在这一方面。孔子关心的道是人能弘道的人间之道,所以种种怪力乱神的事,种种现实人生以外的彼岸之事统统搁置一边不置一词。当孔子的学生请教孔子关于死亡的问题时,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在孔子看来现实的此岸世界是唯一值得关注的世界,种种玄远之事无需顾及也无暇顾及。孔子的这一倾向为荀子所继承,荀子主张“明于天人之分”,声称“唯圣人不求知天”,认为天有天的规律和职能,人有人的规律和职能,反对用神秘主义的态度去知天。但孔子思想也有矛盾之处,重视人道是其主流,孔子偶尔也会讲到天和天道,比如孔子讲到“五十知天命”,称赞尧能够“则天”,则天是仿效天道来治理天下。孔子这一方面的思想为孟子所继承,孟子所说的境界极高之人能够“尽心、知性、知天”,一旦知天,就能处于“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天人合一之境。孟子所说的天是善的源头。孟子把天赋的善性称为“天爵”,天人之间的和谐其立足点在于人。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等人道价值,内在于人性,是人性固有的光辉,如果能够养护得法,涓涓细流可以发展为源泉混混,夜深人静时虚弱的平旦之气可以升华为沛然莫御的浩然正气。普通人如果能够尽力于人道,就可以尽其心、知其性,最终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知天境界。天道和人道在儒家那里是合一的,但合一的过程有赖于人的道德修养和努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