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孔子这个人与他所面对的问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75460
  • 作      者:
    邵耀成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邵耀成,1947年生于上海,5-18岁在香港长大,1969年英国雪尼大学数学学士,1973年加州伯克莱大学数学硕士,1976年同校文学硕士,1981年斯坦福大学博士。1983年下海从商,为三个公司总裁。并在香港《南北极杂志》发表连载小说《石龙王朝》,1985年由香港文艺书屋出版,论文《试论刘勰二层次的“创作论”》载上海古籍出版社《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五辑》,此后断断续续在香港与美国华人书刊发表了超过50篇杂文。2005年重新开始在北京作《文心雕龙》与孔子的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孔子这个人与他所面对的问题》尝试把孔子放在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的位置上,来看他所生活的社会,他所面对的时代和社会问题。对他的生老病死,学问的成长,思想体系的构建,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合乎人性化与历史史实为凭据的描写,尽量做到言必有据的程度,无论在文献上、考古学上、或者其他科学论据上。<br>    《孔子这个人与他所面对的问题》认为孔子是一个沉默的革命家,通过他的教育,一个贫贱的平民子弟能当上政府的高官,这在他之前是完全不可想像的一回事,那是一个贵族垄断的时代,《孔子这个人与他所面对的问题》对孔门弟子作了详细的分析与介绍。<br>    同时《孔子这个人与他所面对的问题》对孔子所承传的文化背景与他的伦理思想作了系统性的分析,分列标题如下:《以礼的眼睛看世界》,《以形容和分析的方法对‘仁’作概念性的探讨》,以及《构成文明的焦虑不安的父系社会与婚礼的关系》;以让读者耳目一新的近代哲学思维方式来分析孔子的思想。
展开
精彩书摘
    一 时代背景<br>    春秋末年的政治混乱与经济繁荣<br>    孔子出世时,中原有两大盟主国,一是晋国,一是楚国,前者是一个比较守周礼的国家,但君主的大权已旁落,国家的行政权掌握在贵族权臣的手里,权臣问的内争非常剧烈;后者则另有文化传统,虽然接受了周朝文化,但不太遵守周礼,有赤裸裸恶霸的味道,例如把邻国的蔡灭了还不甘心,还要人祭蔡世子①,后来虽然让蔡复国,却因为蔡昭公不愿纳贿,竟然让权臣把他拘禁起来,达两年之久,在蔡国人纳交赎金后才放昭公回国。不像晋国,楚君主在孔子时是掌握行政权的,其他君主掌权的国家,有秦国、齐国、吴国、越国和卫国。与卫国大小相当的鲁国、郑国与宋国则像晋国一样是权臣掌权。国与国之问战争不断,只有在孔子五岁的时候,产生了一个国际性的和平弭兵大会,最少有五年的时间,中原同盟国之间没有什么战争;最后是礼仪之邦的鲁国破坏了同盟国问的协议,攻打它近邻的小国莒国,那时孔子十岁。<br>    一般来说,在春秋期间,强国侵占或灭亡弱国,那是司空见惯之事;但也有例外,若果有任何诸侯国欺负宗周的话,晋盟主一定出来干涉。其他像杞国(大禹后裔)、宋国(殷商后裔)或鲁国(周公后裔)有外侵或内乱,其他诸侯国都会拔刀相助。<br>    ……
展开
目录
    前言<br>    目标<br>    体例<br>    鸣射<br>    一 时代背景<br>    春秋末年的政治混乱与经济繁荣<br>    鲁国的历史、政治与文化<br>    <br>    二 孔子生平<br>    孔子简历<br>    孔子与其年代——评论式的详细年表<br>    <br>    三 孔门弟子<br>    孔门重要弟子介绍<br>    孔门弟子年份、出身、籍贯、仕途分析表格<br>    孔门的教学课程与教育方式<br>    六艺的教学材料与工具、兼论弟子的出身与出路<br>    <br>    四 孔子所承传的文化与思想<br>    一个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色:以“礼”的眼睛看世界<br>    婚礼与以之而来的父系社会所构成的“文明的焦虑不安”<br>    论《道德经》中母系社会的价值观<br>    论伏羲八卦与文王易象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意义<br>    从缺乏神话到《易》卦变化程序的探讨<br>    <br>    五 孔子的思想<br>    以形容与分析的方法对“仁”作概念性的探讨<br>    以形容与分析的方法对“礼”作概念性的探讨<br>    孔子的伦理美学观——礼乐作为美的观赏对象<br>    从“天生我德/斯文”看孔子的“天命观”<br>    从“自我价值观”看君子<br>    附录<br>    一  论孔父孔母的野合与孔母的家世<br>    二  孔子不知其父与不知其父墓之辩<br>    三  孔子周游十四年中的时间坐标<br>    四  孔子的先世的介绍<br>    五  孔子在六艺中射御数的成就<br>    六  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看孔子问礼于藏室史<br>    七  青少年孔子佃猎之乐的构思<br>    八 孔子时的雅言<br>    九 孔子的衣食住行<br>    十  有新兴国味道的卫国与以郊礼迎孔子的卫灵公<br>    十一  弑君年表、简论春秋的特色与孔子言责的履行<br>    十二  论孔子晚年的忙碌与胜利<br>    十三  书中重要人物介绍<br>    十四  本书中出现过的重要人名<br>    十五  本书中出现过的重要地名<br>    十六  本书中的《论语》引文<br>    参考书目<br>    索引<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