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早期中国“人”的观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58418
  • 作      者:
    (美)孟旦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孟旦,1953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6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随即被聘为密歇根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1973年升任正教授,1991年开始兼任东亚系教授。孟旦教授现为密歇根大学哲学及中文荣休教授,并为该校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孟旦教授曾于2003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主讲新亚书院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孟旦教授的主要著作包括:The Concept of Man in Early China(1969)、The Concept of Man in Contemporary China(1977)、Images of Human Nature:A Sung Portrait(1988)、The Imperial Style of Inquiry in Twentieth Century China:The Emergence of New Approaches(1996)及A Chinese Ethics for the New Century(2005)。
展开
内容介绍
  像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数千年等级制度历史的文明,对于人的观念会包含“平等”的成分吗?作者聚焦于先秦时代中国思想家对“人性”的看法。作者区分出成年人和孩童两个阶段。作为成年人,在评价意义上人与人由于德性有高低,所以不可能获得平等的对待;但在人之初,所有人都具有人类普遍的特质,从描述意义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同样成为圣贤的潜质。不论道家和儒家都分享这一共同前提。
  由于这一观念,直接产生了中国主流思想对于教育和楷模的高度重视。因为人天生是平等的,所以通过教育和树立楷模,所有人都有可能成就理想人格。这一观念在先秦之后成为中国人建构社会和社会控制的重要内因。
展开
精彩书摘
  对世袭特权的否定有两个根源:西周(公元前1111-前771)的宗教观念以及春秋和战国时期变动的社会情况。这种宗教观念是,上天无偏私的容纳各种行为,对于任何人或部族都没有偏爱,行为具有德行的任何人都会被上天所知觉,并被提升到统治地位。周王室很好地利用了这一观念,以此来使他们征服商朝的要求合法化,但是这一权宜之计的运用并没有损害这一思想在早期中国的持久力量。由于天被看做是公正无私的,由于美德是占据最高位置的标准,由此可以引申说一切职位都应当如此。
  对于世袭制特权的普遍否认背后的社会背景错综复杂。大体上涉及两个因素:曾经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的紧密的氏族制度的日趋衰落,以及出现了向低等级的人们开放的新的职位。很明显,在这两个因素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内在联系,但是为了分析的需要可以把二者区分开来。
  商代(公元前1751-前1111)实行着相当严格的族外婚姻制度。据信,违反了“同姓不婚”⑥这条禁忌的人就会遭受疾病的侵袭。“同姓”这一表达方式可能包括“同一血统”⑦的意思。在商代,王室一般实行族外婚,尽管存在着一些例外。
展开
目录
总序
言前
第一章  人性与自然平等
第二章  天道与人心
第三章  儒家“人”的观念
第四章  通往特权之路
第五章  道家“人”的观念
第六章  通往明镜之路
第七章  道路的尽头
第八章  古典的遗产
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